2025年1月20日下午,由新疆宜格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主辦“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共話新疆敘事文化沙龍在新疆宜格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會展室舉行。
沙龍匯聚了新疆旅游、宣傳、藝術、人文、以及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學者代表和專家,共話新疆敘事,分享各行業視角中的新疆文旅發展,沙龍通過介紹、交流、展示、互動的方式實現各領域的了解與聯動關系,為講好新疆故事,挖掘本地資源,加強文化潤疆的踐行步伐揭開了新的一頁。
本次沙龍由宜格設計院院長、首席設計師魏小未主持。
魏小未就“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展開敘述了近些年宜格院的創作歷程以及感悟思考,提出希望通過多領域多視角的溝通與交流,共同為新疆文旅在新的一年啟程蓄能。
以下為本次沙龍主題發言嘉賓的精彩集錦,希望能給業界帶來啟迪和思考:
影視人類學教授、著名紀錄片導演 劉湘晨;“新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如克爾克孜、蒙古、哈薩克、維吾爾族五個代表性的民族風俗與新疆的海拔帶分布有著很大的影響,通過人類學視角來挖掘相關民俗文化的內涵會更加生動,這種表達的背后實際上就是他們對所在環境的體驗感受與理解,他們的文化沒有純粹的單一文化,都是融合的多元構成,就如新疆這個詞語背后沉淀的都是我們的記憶,一代兩代,甚至就是幾百年,這是共同的,我們在景觀里面,我們也是景觀的呈現...”
巴州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 巴州賓館書記 總經理 何 易;“巴州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巴州的美食也很有特點,如庫爾勒的香梨,博斯騰湖的魚,尉犁的烤全羊等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巴州做為國內行政面積最大的州,很多旅游資源也是獨一無二的,希望學者和專家能夠多去感受和體驗,通過你們藝術的傳播方式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們新疆的美...”
新疆教育學院傳媒學院院長、教授 魏凱旋;“在未來數字傳媒及動漫教育當時,新疆本地的文化資源與特色符號是很好的創作題材,動漫制作需要有很好的團隊協作,更離不開內容的充實表達,要對自然、歷史、民俗以及社會各領域的學習和認知,更重要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
自治區社科聯社科普及部調研員 王利華;“社會科學工作這個科目很大,他包含了哲學、人類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包括美術、音樂、體育等,社科聯的工作就是在承上啟下,我們就是為搭建一個良好的社會平臺,例如我們2024年組辦得首屆動漫藝術節,我們新疆教育學院的老師自己做的《張騫歸來》作品,得到了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這說明我們不缺人才,不缺資源,我們社科聯就是要通過聯合作用發揮,來調動所有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作用,共同做好提高全民素養的職責,給大家足夠的空間去展示...”
新疆旅游協會秘書長張曉宇;“新疆目前已有18個5A級景區,新疆的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都非常豐富,而我們的旅游商品還并未很好的展現出我們的文化旅游資源,今年來了很多名人、學者以及網紅大咖,我們新疆本身就是一個大IP,這是一種相互賦能的過程,我們協會也將成立多個分會來激活文旅市場的服務,已連續兩年舉辦的春季旅游博覽會和冬季旅游博覽會,吸引了中亞近100多家旅游企業的參會,希望通過我們共同努力,未來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旅游文化產品來...”
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援疆故事》編輯部總編輯、絲綢之路援疆書畫院副院長楊守德;“我們要講新疆故事,講援疆故事,今天看了宜格院魏小未院長的手繪創作作品,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對傳統文化很好的傳承和表達方式,如今電腦數字化的確實很多也很快,但這樣的手繪創作是包含了我們地域文化和對歷史民俗等的理解,包括宜格已完成的作品,例如鄧纘先紀念園,烈士陵園,古城景點等可以做為地州縣以及兵地文化交流的內容進行展出,這樣通過實際作品、通過案例加強宣傳,提高認知效果會更好...”
新疆潤疆國畫院院長,非遺《桑皮紙上的中國畫》傳承人 魏寶山:“桑皮紙的文化厚度以及它的歷史源淵還有很大的探究性,是展示我們絲路文化的一個很好的載體,從造紙工藝到文化呈現,從中原到西域,它可以承載我們新疆的歷史,承載我們的多元文化,承載我們的記憶與情懷,近些年我們通過桑皮紙上的中國畫活動,國內已有近千位畫家參與創作,這是我們繼續做好文化潤疆,做好一帶一路文化傳播的一個很好方式...”
烏魯木齊社科聯專職副主席楊凌云:“烏魯木齊做為新疆的首府,其人文精神與城市形象的打造,直接代表和體現著我們新疆整體的文化發展程度,如何塑造首府的文化形象是我們當下需要關注和努力的,希望各領域專家學者及時建言獻策,我們社會科學工作者作為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橋梁和紐帶,盡力給大家創造一些平臺,為大家更好的貢獻智慧做好服務和保障...”
新疆師范大學教授、人類學博士 劉明;“最美的還是我們新疆,如何是最美,我們看到《藏文化步行街》設計作品時,看到的是新疆與西藏文化空間的交流交融;當看到《鄧贊先紀念園》作品時,這又是百年廣東的第一代援疆人,是第一個援疆的故事,總之,新疆敘事,這種空間記憶,是一種世界觀,所以這里的最美是一個總的特征,當旅游+設計時,這個不僅是基于自然或生態,與此還有精神和審美,我們任何一個新疆的經典符號都需要通過旅游實現一個更廣范圍內的經典的對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