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多薄情,但也不是沒舔狗。
有錢又是舔狗,這大概是很多姑娘想要擁有的吧。
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古裝劇中,大多帝王薄情得讓人恨不得咬斷后槽牙,對后宮的女人多是利益牽絆。
但誰能想到一代雄主孝文帝,在開疆拓土、遷都行政方面毅然果決,不帶半點猶豫,自己的后宮卻亂得一塌糊涂。
娶了馮氏三個姑娘,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尤其是幽皇后,即便有諸多對不起他的地方。
甚至到了最后,孝文帝依舊保全了她的顏面。
孝文帝有多厲害?
在拓跋宏成長的年代,為了避免外戚干政,一旦立了太子,就會去母留子。
拓跋宏的生母同樣也死于這樣的制度,因而拓跋宏一直是由祖母撫養。
那個時候的他才3歲,5歲時他便坐上龍椅。
彼時他年僅三歲,但在五歲時便登上龍椅,但年齡太小的緣故,朝政之事還是太后說了算。
馮太后并非尋常爭寵女子,野心勃勃且擅于權術,北魏家諸多事務都被她治理得井然有序。
這也為拓跋宏后來的帝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期間,一切似乎都不能按照拓跋宏的意愿來,他只能得一再隱忍。
在拓跋弘在23歲之時,馮太后亡故,他這才迎來他的高光時刻。
遷都洛陽、革俗漢化、平定反叛,豐功偉績一件接著一件。
北魏于平城定都近百年,然平城地處偏北,和柔然相鄰,要是打起仗來,自家首都就直接面對敵人了。
要是被打,就很容易讓對方擒賊先擒王。
也正是因為如此,北魏用了六個鎮來作為北方防線。
洛陽地勢險要,如果把首都遷到這來,和平城想起來,可謂占盡優勢。。
其次,平城自然條件不是那么好,與之相比,洛陽土地肥沃,在物質保障方面無需過多憂心。
而且一直以來,孝文帝都有推崇漢化的意向。
洛陽漢文化源遠流長,以其為都,于漢化改革的推行大有裨益。
然而遷都豈是件容易的事,可以看出,孝文帝的執行力確實沒得說。
孝文帝與馮氏三姐妹的愛恨情仇
事業上風生水起的孝文帝卻被馮氏三姐妹狠狠上了一節人生大課。
但馮皇后心生用侄女鞏固權勢時這一想法時,只有兩個庶女已然成年。嫡長女馮媛才十多歲。
于是,馮潤和馮姍就這么被送進了宮。
本以為有了兩個自家的姑娘位居后宮,馮家的基業可以長盛不衰。
然而后宮妃嬪為了爭寵,罔顧親情的事時常發生。
本是親子妹,二人卻在明里暗里斗得不可開交。
也許她們自己都沒想到,二人后來的遭遇算不上好。
妹妹馮姍在產子時遭遇大出血,不幸殞命,最終竟是場一尸兩命的悲劇。
古時哪有那么高的醫術,女子產子發生大出血,幾無任何轉圜的余地。
而后不久,馮潤竟然也出事了,患上了在那時十分難治的咳血癥。
按理說,馮潤也算是馮太后的侄女,在這種情況下,馮太后不僅沒讓太醫極力醫治,反倒是怕馮潤的病在宮中傳開。
于是,明面上說是送出宮靜養,實則被送去家廟當了尼姑。
馮太后去世之后,孝文帝依循遺囑,將馮媛冊立為皇后。
但馮媛太不懂風情。
將大權完全掌控于己手之后,孝文帝便將漢化改革提上了日程。
馮媛對這一點極為抵觸,并且不肯學習漢語,孝文帝見此情形,對她越來越沒好感。
在這三姐妹中,孝文帝對馮潤始終更愛一些。偶然聽聞得她惡疾已愈,孝文帝竟連多問一句都不及,便將其迎入宮中,封為昭儀。
但經歷諸多事情后,馮潤早已不是當初不諳世事、單純可愛的小姑娘。
她變得心胸狹隘,嫉妒心極強,不僅嫉妒馮媛當了皇后,也容不下別的妃子。
為了得到專寵,后宮受寵的妃嬪被她暗中收拾了大半。
再加上有馮潤給孝文帝吹枕邊風,最終馮潤鏟除異己,成功當上了皇后。
然而囂張跋扈、濫殺無辜等等,馮潤全干過。
這些情形被大臣們盡收眼底,于是他們紛紛上書,勸諫孝文帝重新遴選皇后。
然而人一旦犯了戀愛腦,即便對方在自己的底線不斷上躥下跳,也能忍得下去。
甚至認為馮潤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妒防罷了,都是女兒家之間的小打小鬧。
但為了杜絕此類現象再次發生,于是孝文帝疏遠了不少宮妃,以免鬧出人命。
漸漸的,馮潤獲得了專寵。
臨死前孝文帝做了什么?
對于馮潤,孝文帝做到了很多皇帝都做不到的事。
也許馮潤也是深愛孝文帝的吧。
不然怎么會一次次給孝文帝戴上深綠色的帽子,用以御寒呢?
當年馮潤因咳血癥被趕出宮,于居家廟之時就已經結識高菩薩。
不得不說,高菩薩確實醫生高超,宮里沒法子,但在他手上治療后,馮潤的咳血癥慢慢痊愈。
但一來二往,她竟對高菩薩生了情。
高菩薩這人也并非善類,看到如此明媚漂亮的姑娘對自己投懷送抱,做不到如柳下惠一般。
兩個人就這么以治病為由,在家廟中發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后來,馮潤被接入宮中,對孝文帝卻沒有任何情愫,但卻在這個時候覬覦起皇后的位置。
孝文帝本就對馮媛心有嫌棄,再加上馮潤看似溫言軟語,實則從中挑撥。馮媛就這么被廢后了,只能說,孝文帝是真不喜歡這貨。
孝文帝御駕南征前,馮潤成功被封為皇后。
孝文帝可能也沒想到,自己常年征戰在外,可家里的好皇后在寂寞的時候竟然把高菩薩招來了宮中,一解寂寞空虛之苦。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皇后出軌之事很快便在宮中傳得沸沸揚揚,盡皆知曉。
然后由于皇后地位尊貴,眾人皆噤若寒蟬,生怕自己稍有差池說錯話,便會招來殺身之禍。
許是上天也看不過去這種做法,事情很快就被孝文帝知道了。
原因是馮潤的弟弟馮夙喜歡上了彭城公主,想要馮潤為其賜婚。
哪知彭城公主不樂意,在遭遇馮潤以皇后的威儀逼迫二人成婚時,她連夜跑去了孝文帝的軍營靠狀,順便說了皇后出軌的事。
孝文帝得知后,命心腹徹查此事,發現彭城公主句句屬實。
待得勝回宮之后,孝文帝密審馮潤,馮潤也只好如實招認。
然而,馮潤泣涕漣漣,梨花帶雨般的哭訴,使得孝文帝的心再度柔軟下來,最終并未對她施以刑罰。
甚至在自己死時,允許馮潤以皇后的儀制與自己合葬,尊其為幽皇后。
結語:
孝文帝的膽識和魄力是令人敬佩的,南征北戰、遷都洛陽無一不在證明他的雄才大略。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厲害的人物卻與馮氏三姐妹有著剪不亂理還亂的情感糾葛。
尤其是馮潤的背叛,可以看出他多少有些戀愛腦,但也有可能是為了維護皇家體面的體面。
畢竟身在帝王家,雖然手握至高無上的權利,但也都是犧牲自由換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