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導論》
作者:王勝光 胡貝貝 朱常海 韓思源 等
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
內容簡介
本書由王勝光老師團隊依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三年的深度調查研究為基礎編纂而成。全書深入探討了新型研發機構的概念內涵與時代成因,通過歷史與現實的比較分析,揭示了新型研發機構在科技創新體系中的新定位和新角色。另外,本書以豐富的實踐案例為依托,詳細闡述了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實踐過程。這些案例不僅展示了新型研發機構在推動產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巨大潛力,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還深入探討了政府在新型研發機構建設與管理中的角色與作用。通過分析國內外相關政策法規、扶持措施及其實施效果,作者提出了優化政府管理的建議,強調了政府在引導、支持、保障新型研發機構健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對于我們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提升科技創新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序????
在全球科技革命的加速推演中,新型科技創新組織迅猛興起,日益成為新技術經濟范式下科技創新組織演化的方向和趨勢。在這一潮流中,我國新型研發機構處在潮頭位置,它本身是科技與經濟“融合”的產物,對引領傳統科研組織、技術開發組織和創新服務組織的范式變革,乃至對促進我國科技體制的深化改革,都有極為重要的探索和示范意義。
然而,新型研發機構作為新生事物,目前在我國也仍處在早期萌發階段,該類組織在體制建設、目標功能、運行發展等諸多方面的規范性和自組織發展邏輯尚未建立,全國上下對新型研發機構“是什么?”“怎么建?”“如何管?”等問題也遠未形成廣泛共識。《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導論》一書對回答這些問題有奠基性貢獻。
近年來,我一直關注王勝光老師團隊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也有幸較早看到本書樣稿。閱讀后的感受是,他們基于三年多深度研究編纂的本書是對新型研發機構這一新生事物的全面解讀,是對科技創新組織發展和科技創新運行規律變遷的前瞻性思考,有對我國新型研發機構現實建設的方向探索,也為我國政府如何管理和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提供了框架思路。
本書從創新系統演化的視角探討了新型研發機構的概念內涵與時代成因,揭示了創新系統與科技創新組織互為因果的演化衍生關系,為我們理解新型研發機構在創新系統中的角色,以及認識在新范式下科技創新組織的形態轉變提供了有見地的理論闡釋。
本書基于我國現實情景、國內外廣泛案例調研,深度揭示了新型研發機構對新時代科技創新的作用和意義,剖析了我國當前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對這些案例和問題的解析,既為我國各類科技創新組織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經驗,也為目前全國各地的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
本書站在新型舉國體制和“有為政府”立場上,深入探討了政府在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用。基于組織分類管理、戰略分類管理、認定和評價管理、促進政策和支持方式等展開的研究和形成的建議,對當前各地和各級政府如何在新時期加強對新型研發機構宏觀管理和開展政策支持提供了框架思路。
總之,《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導論》集理論性、實踐性、前瞻性于一體,為我們理解和認識新型研發機構、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與發展,提供了豐富知識營養和智慧洞見。我相信,本書對創新政策研究領域學者、對一線建設者和參與者、對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都有啟發意義,也對拓展我國創新政策研究領域、建設和完善我國“科技與經濟融合”國家創新體系有重要參考價值。
我長期和勝光老師共事,親眼見證了他們團隊過去三年是如何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認真求實,深入調研,扎實工作的。這在今天較為浮躁的學術生態下實屬難得,也是我愿意為之作序的重要原因。在此,我衷心祝賀《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導論》出版,也愿意推薦給各界讀者。期待該書呈現的內容有助于促進我國新時期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有助于促進新時期國家尤其是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對我國加快走上“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產業發展”的目標路徑有所裨益。
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 方新
2024年7月于北京
目 錄
第一篇 新型研發機構的概念內涵與時代成因
第一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概念內涵3
第一節 概念引入3
第二節 內涵解析3
第三節 官方語境下的概念界定5
第四節 案例揭示6
第二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時代成因9
第一節 從創新系統(體系)談起9
第二節 創新系統演變中的科技創新組織11
第三節 美國科技創新組織的發展演變14
第四節 我國的科技創新組織與新型研發機構20
第二篇 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與發展
第三章 我國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概況29
第一節 新型研發機構組織建設29
第二節 新型研發機構的功能與運行34
第三節 新型研發機構的作用和意義39
第四節 推進建設的問題和著眼點46
第四章 地方發展新型研發機構的實踐探索50
第一節 廣東省發展新型研發機構的實踐探索50
第二節 浙江省發展新型研發機構的實踐探索60
第三節 江蘇省發展新型研發機構的實踐探索64
第五章 我國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案例72
第一節 廣東華中科技大學工業技術學院72
第二節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83
第三節 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94
第四節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101
第五節 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109
第六節 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116
第六章 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的國際借鑒128
第一節 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128
第二節 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139
第三節 美國制造業創新研究院146
第四節 英國彈射中心158
第三篇 新型研發機構的宏觀管理與促進政策
第七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組織與戰略管理177
第一節 深化對國家建設導向的認識177
第二節 組織分類與管理183
第三節 戰略分類與管理188
第四節 統籌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195
第八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認定與評價管理198
第一節 認定和評價工作現狀198
第二節 國際經驗借鑒200
第三節 規范推進認定工作209
第四節 全面推行評價管理212
第九章 新型研發機構促進政策與支持方式221
第一節 促進政策的演進221
第二節 面向新發展階段的政策建立235
第三節 政策框架與建設要點240
第四節 重點建議243
第四篇 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研討專題
第十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問題與發展策略探討249
專題1新型研發機構旨在解決哪些問題249
專題2如何看待新型研發機構業務運行與法人屬性的矛盾254
專題3新型研發機構如何做好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工作270
專題4新型研發機構如何做好創新的資本賦能274
專題5新型研發機構如何構建創新生態282
作者簡介
王勝光
1961年生,男,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有長達30余年的創新發展政策、科研機構和科技園區等的研究經歷,承擔過上百項國家和地方政府研究課題,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化科技與現代服務業專項“新型研發機構創新服務平臺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課題一“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理論與管理模式研究”的負責人。累計發表文章、論文和專著等70余篇,300余萬字。先后被授予“國家科技計劃(火炬計劃)實施二十周年突出貢獻獎”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二十年突出貢獻者”等稱號和榮譽。
胡貝貝
1984年生,女,博士,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副主任。專注于區域創新、新型研發機構、數字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高端智庫,以及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地方政府委托項目60余項,其中包括多項以新型研發機構為主題的研究課題。在《科研管理》《中國科學院院刊》《科學學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多篇政策建議被國家部門采納。
朱常海
1988年生,男,博士,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專注科技政策、技術轉移、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研究,在各類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我國技術轉移策略研究——技術、組織與創新生態》《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研究——經驗、模式與展望》2部專著,主持武漢、廣州、杭州、蘇州工業園等課題20余項。
韓思源
1993年生,男,律動(成都)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事科技政策、新型研發機構、國家高新區創新發展研究,主持過成都、廣州、重慶等高新區和地方政府研究課題20余項。現主要面向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創新驅動發展的咨詢服務,負責管理和運營面向新型研發機構交流和研討的微信公眾號“新研星空”。
文章觀點不代表主辦機構立場。
◆ ◆ ◆
編輯郵箱:sciencepie@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