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歲至新元,蛇來運轉。
首個非遺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
據官方媒體《越城發布》報道,紹興年夜飯預訂情況火爆,部分餐廳甚至出現了除夕夜一座難求的現象。尋寶記紹興菜將春節期間正常營業的門店從去年的3家增加到今年的8家,咸亨酒店推出“自助餐年夜飯”,宋韻美食為顧客提供私廚上門,以各種形式滿足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需求。
(紹興的街頭披紅掛彩,年味越來越濃)
菜品也越來越卷,各個餐飲品牌不斷創新。咸亨酒店推出“外賣年夜飯套餐”,尋寶記紹興菜則推出用紹興紅腐乳和霉豆腐做成的腐乳芝士蛋糕,變著花樣營造紹興的年味。
除夕夜正在路上,紹興的年夜飯已經準備好了。濃濃的紹興味,召喚著游子的胃和心靈,歡迎著游客的好奇與期待。
【正文】
01
鮮,紹興風味的底色
諸味皆遜色,獨鮮占鰲頭。
吃鮮,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追求,也是紹興人的特長。
紹興十大風味,帶有“鮮”字的就有咸鮮、河鮮、霉鮮三大風味。魚茸、單鮑、田園三大風味也是“鮮”味。而糟醉、醬腌、干菜、飯焐等風味,則是為了保“鮮”而產生的奇思妙想。
尋寶記的年夜飯中有許多跟“鮮”有關系的菜品。紹興菜中的紹三鮮、白灼基圍蝦、油燜鮮春筍等,紹興宴中的伯府魚頭佛跳墻、大紅袍香茅乳鴿、家常時令燒冬菜等。
(紹三鮮有食材、技法、口感之三鮮)
其中的紹三鮮非常值得一品。宋高宗欽賜的菜名,讓它的出身很有背景。
有稽山、鑒水、田野食材之鮮。雞肉選用了正宗的走地雞,魚丸來自鑒湖的胖頭魚,用放養的豬肉人工捶打成肉丸,還有山筍、河蝦、木耳等諸多新鮮食材。
采用燉煮的古法,盡量保證食材之鮮。每一鍋湯底都會用十幾種食材熬制,用汽鍋燉制至成熟,各種食材的鮮味相互融合。
口感咸鮮,嫩滑。和大多數官府菜口感類似,中正仁和,不濃不淡,一切都是“正好”。湯鮮味美,從此豐富,回味無窮。
食材鮮,做法鮮,口感鮮。共嘗三鮮,團圓美滿。
02
霉、臭、醬、醉,紹興菜善于發酵之鮮
發酵,是一種讓食材發生變化產生新物質的方法,讓原來難以消化的食材變得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是一種全世界范圍內都常見的做法,比如日本的納豆、法國的奶酪、德國的酸菜等,中國的發酵方式就更多了,紹興人就比較擅長。
(發酵,是全世界通用的美食技藝)
霉、臭、醬、醉,都是紹興菜中的發酵方式。還創造了多道非遺美食:黃酒、臭豆腐、醉雞等。
霉,讓食材和有益的細菌或真菌結合以后長出菌絲,貌似發了霉,但這個過程讓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然后產生鮮味和香味。紹興菜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梅干菜燜肉。五花肉酥糯軟爛肥而不膩,瘦肉部分鮮嫩多汁入口即化,梅干菜吸收了油脂變得油潤而有光澤。醬油的咸香、黃酒的醇厚和糖的甜味相互交融,形成獨特的復合口感。
臭味入腎,而且微生物已經替人把食材化好了,吃起來有一種細膩絲滑的感覺,沒有任何消化的障礙,還能幫助消化其他食物,特別是一些肉類。臭豆腐就是典型的代表。尋寶記紹興菜的臭豆腐不但有傳統的油炸臭豆腐,還有榴梿臭豆腐等多種新吃法。
醉,也是利用微生物發酵而產生的特殊風味,其香味既清香又醒神,但又沒有十三香和咖喱的污濁和沉重。尋寶記紹興菜在媒體中出現最多的菜品就是醉蝦、醉蟹、醉雞等醉菜。得益于馳名天下的紹興黃酒,各道醉菜不但酒香濃郁,還保持了食材的鮮美。蟹膏細膩軟滑口感豐富,雞皮緊實爽滑,肌肉柔軟嫩滑,蝦肉爽滑Q彈,別有一番風味。2022年,全網超2000萬粉絲的美國網紅郭杰瑞,專程打飛的到紹興尋寶記紹興菜,品嘗了期待已久的醉雞,還現場拜師學藝。
(美國網紅郭杰瑞,推薦紹興醉雞)
醬,是曲霉、酵母及細菌等微生物在發酵期間發生一系列復雜變化,綜合作用生成的產品,是將食材交付于時間的產物。紹興醬菜的特點是:色澤紅亮誘人、質地軟硬適中、醬香濃郁醇厚,咸甜恰到好處。尋寶記的年夜飯中有多道醬菜,比如柯橋醬雙拼、醬肉牛肝菌等。
發酵,是古代勞動人民為保存食材之“鮮”而發明的技術,其特殊風味為意外之喜。近年來,發酵成為世界美食界的一大潮流。多次登上“世界50佳餐廳”榜首的Noma主廚René Redzepi,就是發酵的狂熱愛好者。紹興的霉、臭、醬、醉等系列美食,值得被世界看見。
(黃酒布丁,是本土智慧與外來元素的巧妙融合)
愛吃、會吃的紹興人,還在解鎖更多的美食想象力。尋寶記紹興菜就有黃酒布丁、臭豆腐文火小牛排等各種創新美食。
03
開放,善納天下的胸懷
流經紹興的大運河,讓它形成了開放包容、善納天下的胸懷。
運河帶來了外來的物產、文化、人物和各種想法。紹興的美食也得益于此,不再局限于本地的食材和做法。紹興的味道更加多元、立體、豐富。
紹興菜歷史上的多次變革,也離不開大運河的滋養。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帶來了北方的烹飪技藝和食材,與紹興本地飲食相互融合。據《紹興市志》記載,三國時期會稽已有腐乳問世。大量中原移民的到來,讓紹興菜在烹飪手法上增加了煎、炒等方式,菜品變得更加多樣。
(中原衣冠南渡,延續了中華文明,也促進了南北飲食的融合)
唐宋時期,紹興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飲食文化也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熟于北宋的中國烹飪技藝,又一次讓紹興菜進化。這一時期,紹興酒的釀造技術日益成熟,酒在烹飪中的運用愈發廣泛,“醉”“糟” 等獨特烹飪方法開始流行。
到了明清,紹興菜逐漸走向成熟和繁榮。烹飪技藝更加精湛,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味。遍布天下的紹興師爺,一方面把紹興菜帶到了天南海北,一方面也將外地的優秀元素引入了紹興菜。
尋寶記紹興宴的越州花椒鴨就是這樣一道菜。采用紹興本地麻鴨制作,以優質花椒烹制。風味獨特而濃郁,融合了鴨肉的醇厚、花椒的麻香以及多種香料的復合香氣,口感豐富且層次分明。
東星斑、帝王蟹、安格斯肥牛等多種外地食材,也出現在紹興宴的菜單中,有容乃大,果不其然。
04
文化,賡續千載的脈絡
紹興年夜飯的美味很多,規矩也很多。或許,規矩就是文化底蘊的一種具體體現。
入席時,長輩坐上座,晚輩依次而坐,遵循了長幼有序的傳統禮儀。不能提前離席,長輩用完餐后,大家才能離席,既是對長輩的尊重也是對團圓的珍視。
飯前祭祀祖先,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同時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幸福美滿。
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寓意“年年有余”,通常會留一部分到第二天,表示新的一年財富不斷。
還有其他一些習俗,和全國其他地方大同小異,比如不說不吉利話、不摔碗筷、發壓歲錢、守歲等。
(每逢喜事、節日,紹興人都會點上十碗頭)
紹興人認為,過年就要有過年的樣子。
正是這些儀式感,讓紹興的年味兒足夠濃郁,吸引了不少游客來紹興過年,感受千年越城的文脈綿延。
首個非遺春節馬上到了,尋寶記紹興菜的多道非遺美食也準備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