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東京謝社長
很多人都說,日本在互聯網行業“失去了30年”,遠遠被中美甩在了身后。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公平的。
互聯網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行業,前期研發投入較大,產品的新增用戶邊際成本幾乎等于零,所以互聯網天然適合人口規模超大型國家來發展。而一些人口較少的發達國家,都不適合發展互聯網行業,除了日本,大多數發達國家,在互聯網行業都缺少亞馬遜、臉書這樣的案例。
不過,日本在互聯網行業并非一無是處,一些小而美的項目,也是值得研究的,下面為大家盤點幾個日本這些年,比較成功的互聯網項目。
首先就是市值最高的互聯網項目樂天。樂天是日本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員工達到3萬人,市值達到1.87萬億日元。
雖然樂天的銷售規模無法和中美兩國的電子商務平臺相比,但是樂天對平臺商家的審核力度,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在樂天,只要一個人的信用記錄出現問題,就會永遠失去在平臺開網店的資格。像那種一個人可以在平臺開很多家網店的現象,在樂天是不允許的。
其次是日本最大的移動支付軟件PayPay。PayPay是軟銀推出的支付軟件,日本人長年對于移動支付比較排斥,認為用現金更能保障隱私,所以PayPay的發展速度不快。
但是到現在,PayPay在日本的使用人數占比,還是超過了50%。
移動支付用戶占有率一旦超過50%,就是其他移動互聯網項目發展的前奏,可以預見,日本未來幾年將有一次移動互聯網創業的機遇,在10年前就已經體驗過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中國IT工程師,可能會有更大的機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軟銀和阿里的親密關系,PayPay和支付寶的互通做得是非常好的,基本上在日本,PayPay的支付二維碼,支付寶都可以掃碼支付。未來隨著中國游客到日本越來越多,PayPay的發展會獲得更多助力。
第三想介紹的是日本的煤爐(Mercari)。煤爐是日本最大的二手電商平臺,并且現在發展勢頭較強。
這主要還是得益于,日本已經進入節儉消費市場狀態,長達30年的經濟停滯,讓日本人不再追求虛榮,而是更加愿意使用二手物品。這對即將面臨同樣問題的中國經濟互聯網創業者而言,也是一種可以借鑒的案例。
第四是在日本相當有名的商業名片數字化運營商Sansan。Sansan提供的產品主要是,通過集中管理名片資料、公司信息和銷售歷史記錄,實現在全公司范圍內共享,從而同時促進銷售額并降低成本。
能圍繞名片成就一個上市公司,這個案例也是相當有日本特色了。在日本的商業社交中,交換名片仍然是初次認識時最重要的商業社交方式,日本人并不喜歡通過添加社交媒體來結識商業伙伴,因為日本人堅持認為,社交媒體屬于私人領域,商業伙伴的交流還是應該主要用名片和郵箱。
目前,Sansan已經是東證上市公司,員工大概有2000人左右,上一年度的銷售額已經高達338億日元,凈利潤達到9.53億日元,業績還是相當出色的。
最后要介紹的是LINE。LINE雖然是一家韓國公司,但是已經成為了日本的國民社交軟件,相當于日本的微信。LINE在日本的發展是非常值得借鑒的。
目前,日本IT業對LINE的發展,已經總結出了“LINE模式”。LINE的創業團隊,充分借鑒了中美社交軟件的發展經驗和教訓,然后在日本和東南亞突圍,避開了與中美巨頭的劇烈競爭,從而也獲得人口數億的市場。未來IT從業者繼續在日本AI創業,完全可以借鑒“LINE模式”,復制中美的項目模式,到日本獲得發展機遇。
以上就是日本互聯網比較優秀的項目,日本作為一個1億人口的小國,能有上述成就,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吸取日本互聯網創業團隊中的精華,而不是盲目貶低,才是智者的做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