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打算在老火車站周邊步行游覽,探尋綏芬河俄式建筑。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City walk。
①百年火車站開始,向北步行上,爬上這個制高點還真有點氣喘。
②新華橋,可以俯瞰一條條鐵道伸向遠東。1903年,中東鐵路符拉迪沃斯托克至綏芬河段開始通車后,中東鐵路貨運場站作為中國境內東方第一貨場開始設立,是中東鐵路沿線最大貨運站場之一,中東鐵路貨運站場見證了百年口岸綏芬河的發展歷程。
③鐵路工務段舊址,現在是契科夫咖啡館。百年鐵路工務段舊址建于1910年,屬中東鐵路附屬建筑,典型俄式風格,人字形坡面屋頂,大屋檐、黑色鐵瓦頂、窗口底部有腰線、山花墻體用突出的幾何圖案造型,外觀用黃白相間的墻體色彩。
中東鐵路全線通車,這里是鐵路工務段,專門負責鐵路線路及相關設備保養與維修,沿用至80年代。門口的火車頭廣場是個市民休閑廣場,設有中東鐵路運動場觀景臺。
④鐵路大白樓建于1903年,原為總理綏芬河鐵路交涉分局總理委員官邸,俗稱大白樓,后來成為蘇俄鐵路員工及滿鐵日籍員工宿舍,1945年后,為蘇聯駐綏芬河專家宿舍及辦公地,1968年后,成為綏芬河鐵路地區黨委辦公室及宿舍,后來改為賓館。
大白樓不僅是中東鐵路發展史的見證,更是早期紅色秘密國際通道的歷史見證。現在里面是中東鐵路歷史展覽。
⑤東正教堂,1898年沙俄在中東鐵路全線較早的一座東正教堂,是一幢典型俄羅斯木質小教堂,也稱協達亞?尼古拉教堂。1908年失火焚毀,1913年于原址重建磚粉結構,俗稱喇嘛臺,又稱協達亞?尼古拉教堂,高大鐘樓,單頭洋蔥頭圓頂設計,厚門高窗,上部曲拱形,墻上繪有壁畫,教堂活動至1945年終止。
由于戰事塔樓被炸了一部分,1960年將塔樓拆掉,改成魚脊狀屋頂,2013年3月14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⑥蘇俄僑民學校舊址,始建于1913年,1945年火災后修復,初為俄國僑民學校,日偽時期為侵華日軍第764部隊駐地,1945年八月,蘇聯紅軍進駐,1950年后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引水部隊營房,現在是綏芬河市博物館。
⑦青灰色建筑是百年蘇俄領事館舊址,建于1910年,為俄式二層樓房,平面呈凹字形,磚混結構、大屋檐、四坡面屋頂、清水磚墻,墻面用突出的條形圖案裝飾。1910年,沙俄政府在綏芬河設立領事館,隸屬于沙俄大使館和外交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1918年7月,中東鐵路管理局局長宣布成立“全俄臨時政府”,敵對蘇維埃新政權 。
蘇聯紅軍粉碎白俄在遠東地區的統治后,沙俄領事館解體。1924年11月,蘇聯再次設立駐綏芬河領事館。
⑧百年日本領事館建于1914年,俄羅斯人所建,三、四層間有突出的外檐,檐下有人面浮雕,故被稱為人頭樓。主要用于貯存、檢驗出口茶葉,當地人亦稱其為“赤茶果夫茶莊”。1922年,該建筑被日本陸軍購買。1927年,日本在此設立領事館。
⑨俄羅斯百年老味列巴坊,列巴是歐國人傳統的主食,俄羅斯每個農莊都有一個面包爐,1898年,俄國人在中國修建中東鐵路,大批俄國人涌進綏芬河。為滿足傳統飲食習慣,設立了面包等食品作坊,露西斯列巴作坊由俄羅斯技師露西斯的中國弟子創營,繼承了中東鐵路第一座列巴作坊的風味。
City walk在露西斯列巴坊結束,用時3小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