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召開發布會(發布會熟肉視頻在結尾),公布了華盛頓空難的CVR記錄等細節:
1?? CRJ700上的兩個黑匣子(駕駛艙音頻記錄儀CVR和飛行數據記錄儀FDR)均由L3Harris生產的FA2100系列數字化固態存儲記錄儀。兩個黑匣子的數據均成功下載。FDR記錄了約400種不同的數據,涵蓋當事航班的整個航程正在由NTSB、FAA、PSA航空組成的工作小組共同分析。CVR包含2小時4分鐘的音頻,記錄了當事航班的后半段航程,由NTSB、FAA、PSA和ALPA代表組成的工作小組正在對CVR內容進行全面的文字轉錄。
2?? 黑鷹上的2個黑匣子在1月31日晚間找到,送到實驗室時同樣發現了進水的情況。這種情況并不罕見,NTSB正在使用離子水和真空烤箱進行處理。CRJ的黑匣子也經過同樣的處理,所以NTSB相信這兩個黑匣子的數據也可以正常讀取。
3?? 以下是事發前CRJ上的CVR的記錄(美東時間):
20:43:06 CRJ機組首次與DCA塔臺建立無線電聯系,塔臺詢問機組是否可以由01跑道改往33跑道著陸,機組討論后同意改用33跑道;
20:46:01,CVR記錄到塔臺管制員告知PAT25(涉事直升機)注意CRJ在威爾遜橋南側1200英尺高度繞飛至33跑道的無線電對話;
20:46:29,CVR記錄到CRJ穿越1000英尺(無線電高度)時的自動語音播報;
20:47:42,CVR記錄到塔臺指揮PAT25從CRJ后方穿越的無線電對話;
20:47:58,CVR記錄到CRJ機組看到什么東西后發出的聲音。FDR數據顯示此時飛機仰角開始變大,大約1秒后,CVR記錄到撞擊的聲音,隨后錄音終止;
4?? NTSB指出,黑鷹直升機使用的是UHF超高頻無線電,而CRJ使用的是VHF甚高頻無線電,而DCA塔臺則是同時收發UHF和VHF。也就是說,盡管塔臺能夠同時聯系黑鷹和CRJ,而黑鷹和CRJ也能同時聽到塔臺給出的指令,但是他們之間并不能聽到對方發出的無線電呼叫。而現在網上流傳的一些ATC錄音只包含了VHF的內容,并不完整。NTSB已經拿到了管制的錄音,正在對內容進行全面轉錄和時碼校對,有望在近日公布。
5?? 事發當晚,DCA塔臺上有5名管制員,包括一名本場管制員(負責跑道和機場周邊空域的直升機及固定翼飛機調度),一名助理本場管制員(負責協助本場管制員核驗數據、信息、觀察飛機動態等工作),一名地面管制員(負責管理地面上滑行的飛機),一名塔臺主管和一名見習主管。目前NTSB已對前三位管制員進行了問話,并計劃最晚在周一晚間完成對塔臺主管和見習主管的問話。NTSB特別提到,發生這樣的空難是管制員最可怕的噩夢,對他們而言沖擊特別大。問話之所以需要這么久,并不是問題很多很長,而是需要給管制員平復情緒的時間,讓他們能夠正常回答問題。
6?? 最后,NTSB發言人提到了飛機高度的問題。但是他強調,目前的高度數據還有待核實,CRJ的FDR上的數據是目前最細致的,而塔臺的數據需要進一步細化,黑鷹的FDR數據尚未讀取,調查過程中需要將三個數據源的顆粒度對齊,再對比是否存在誤差。
目前根據CRJ的FDR和ADS-B兩者校準后的數據,在撞擊時,CRJ的無線電高度(飛機機腹離地面/水面的距離)是325ft(+/-25ft)。而塔臺管制員在屏幕上看到的黑鷹高度數據是200ft,這個不是撞擊時的數據,而且是撞擊前最后一次刷新的數據,刷新間隔是4-5秒。
另外,NTSB也指出,目前的數據并不完整,尚不能確認黑鷹直升機的飛行高度是否超過了Route 4的200ft高度限制,但是水平方向上,黑鷹并沒有偏離航路。
以下視頻時長17:41,不含記者問答環節。原視頻來自NTSB官方頻道,校對了英文字幕,做了中文字幕翻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