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一周雙休制。雙休制是為了讓職工平衡好生活和工作。然而,記者采訪發(fā)現,如今近30年過去了,還有一些勞動者在雙休和法定節(jié)假日難以休息。近日,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在這條新聞的評論區(qū),不少網友則留言呼吁落實“雙休”。
“雙休”源自1995年實施的《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該規(guī)定第七條明確: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實行統(tǒng)一的工作時間,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息日。企業(yè)和不能實行前款規(guī)定的統(tǒng)一工作時間的事業(yè)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周休息日。如今絕大多數用人單位實行“雙休”,但也有少數用人單位無視該規(guī)定致“雙休”近30年難落地。
之前廣受熱議的“996”、“007”、大小周工作制等,存在于不少用人單位,均架空了“雙休”,侵害了職工休息權益。即使一些用人單位允許“雙休”,但在“雙休”期間讓職工“微信加班”,本質上還是把“雙休”拋在腦后。所以,對于有關方面出臺的很多休息休假福利,無法享受的勞動者只能“望假興嘆”,希望先落實“雙休”再談“高階休假”。
對于部分職工“雙休”難休,有學者從法律方面找原因,認為企業(yè)并沒有被強制要求雙休。有知名互聯網公司人力資源工作人員表示,一方面是企業(yè)出于自身利益考慮,讓職工周六周日加班;另一方面是職工為自身利益希望周末加班,如為了就業(yè)、晉升、增加收入等。此前實行“996”的某企業(yè),有職工為多掙錢而自愿加班,即“雙休”難休原因復雜。
筆者以為,近30年來部分職工“雙休”難休,根源在于市場與法治。從市場角度來說,由于大多數時候就業(yè)市場供過于求,導致部分用人單位處于強勢地位,任性要求職工在周末加班,而職工為了保住工作被迫接受。同時,部分用人單位在收入分配環(huán)節(jié),讓基礎工資占比較低,導致職工只能通過加班費和加班提升績效來增加收入,即逼職工周末加班。
從法治角度看,除上述學者指出法律沒有強制企業(yè)實行“雙休”外,一些地方勞動執(zhí)法部門沒有主動排查“996”等違規(guī)工作制,也造成“雙休”難以落地。2021年8月,人社部、最高法聯合發(fā)布超時加班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明確“996”工作制違法。隨后,多省市人社部門出臺通知,集中排查整治超時加班問題。這種整治來得有點晚且未能持續(xù)。
解決“雙休”難休路徑有兩條,一條是增加就業(yè)崗位,盡力讓就業(yè)市場供需走向平衡,當企業(yè)與職工處于平等地位,職工權益被侵害將減少。另一條是完善法律、加強執(zhí)法。有學者建議完善勞動法規(guī),將勞動法中關于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guī)定與《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guī)定》統(tǒng)一起來,并結合不同行業(yè)、工時制加以細分,以進一步明確雙休制度。
從執(zhí)法角度來說,各地勞動執(zhí)法部門要積極作為,主動對“996”、“007”等違規(guī)工作制說“不”。除了經常性開展集中排查整治外,還應該鼓勵勞動者舉報以及深入企業(yè)主動普法、抽查。特別是沒有“雙休”更為普遍的服務行業(yè),應成為監(jiān)測和治理重點。對侵害勞動者權益的用人單位除依法查處外,還應納入侵權黑名單,以“曝丑”來倒逼用工規(guī)范。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