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哪吒2》后,番茄君被徹底折服。
這是國漫的又一高峰,是中國動漫與好萊塢掰手腕的扛鼎之作,也是一部足以載入動漫史冊的動畫電影。
觀眾都為之瘋狂了,上映7天票房已突破48億,并給出了8.5的高評分。
觀眾留言的也盡是5星好評和溢美之詞。
《哪吒2》的好是全方位的,我們細細看。
一、偏執的制作,精美的畫面
《哪吒2》的故事,緊接第一部。
魔丸轉世的哪吒,為了拯救自己的家鄉,也為了救自己最好的朋友,走上了“求仙”道路。
哪吒的世界觀,依舊是明顯分三派。
以陳塘關為代表的人族,以海底為代表的妖族,以及以玉虛宮為代表的仙界。
這個設定,沿用的是中國神話故事最經典的“人妖仙”三界。
而這個世界的規則,是既定的。
強如哪吒,也只能按照既定規則走向成仙路,甚至不得不隱藏自己身份,與各路妖怪交手,故事也因此而起。
如果說,《哪吒》在視覺上,已經小有所成,那么可以說《哪吒之魔童鬧海》,在視覺奇觀上,已經又上高峰。
電影從開場的陳塘關之戰便震撼登場,數以萬計的妖魔鬼怪傾巢出動,銹跡斑斑的鎖鏈、精細入微的盔甲紋飾,無一不彰顯制作團隊的“強迫癥”。
尤其是章魚將軍一角,破舊鎧甲與觸手相得益彰,過目難忘。
制作特輯中,主創曾說過,每一幀畫面,都經過了最為精心的設計制作,大多數設計師,都覺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連每一只小海妖的武器、衣服和形象,都歷經千錘百煉。
五年時間,大多數精力全都在畫面的制作上,最終呈現的效果,不負他們的努力。
尤其電影在水、火、光影等特效方面,更是不惜筆墨。
每一幀都經過精心打磨,無論是波光粼粼的海面、熾熱噴涌的巖漿,還是五彩斑斕的神殿穹頂,看上去十分精致,絲毫沒有復制粘貼的劣質感,震撼人心。
這主要取決于,特效團隊對材質、光感、質感的還原。
看一部動畫電影的沉浸感,有些場景甚至比真人電影來得更為兇猛。
時而仿佛漫步于瑰麗神殿,時而又如臨萬丈深淵——場景與角色的無縫融合,令人分不清虛實。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精致的動作制作水準,并沒有丟失中國傳統美學。
玉虛宮、陳塘關等場景設計飽含東方韻味,剪紙、國畫等元素隨處可見,年味十足,令人心醉。
導演餃子,對細節的執著,已經到達了偏執的地步。
甚至一閃而過的龍宮廢墟,斑駁銹跡,都歷歷在目。
看完后,番茄君認為,《哪吒2》以一流的制作水準和審美追求,再次拔高了國產動畫的天花板。
影片不僅在制作層面代表著中國動漫的崛起,更在全球動漫界,昭示著“中國力量”沖擊世界的野心。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動畫”必將成為世界動漫版圖不可忽視的一極。
二、極致的感染力,來自于極致的人物設定和豐滿的故事
《哪吒》第一部名句,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是《哪吒》系列“逆天改命”的核心主題和價值觀。
到了《哪吒2》,其主題依舊承接前作,雖然沒有代表性金句,但敘事結構卻更為豐滿,沖突也更加錯綜復雜。
電影并沒有簡單地樹立“仙、人、妖”的三足鼎立,而是深入挖掘各方勢力背后的利益糾葛。
所謂的“正邪善惡”,背后往往另有隱情。
哪吒雖然身為“魔丸”,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從被眾人排斥的“魔童”蛻變為守護百姓的英雄。
但這一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他要面對身份認同、自我價值的頻頻拷問。
尤其是申公豹揭露“仙魔有別”背后的殘酷真相后,哪吒對“修仙”之路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他發現,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不過是在迎合這個世界設定好的游戲規則。
而這個規則本身,就存在著不公與殘酷。
影片沒有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將抉擇留給了觀眾。
面對不公,我們是否應該努力去改變,哪怕代價是粉身碎骨?還是像申公豹一樣,明哲保身,利用規則為自己謀利?
這種復雜性,正是《哪吒之魔童鬧海》敘事的魅力所在。
電影還在主線之外設置了豐富的支線,幾大龍王各懷心思的暗中較量,敖丙、敖光的父子情,太乙真人的左右為難,都讓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尤其是申公豹的形象,從反派蛻變為眾人公敵,最后竟成了推動劇情的關鍵人物,可謂反轉不斷,懸念迭起。
相比于第一部,《哪吒2》并沒有陷入創新瓶頸,更沒有將自己束縛在“哪吒鬧海”的框框里;也沒有滿足于簡單重復前作的成功,而是力圖講述一個更有深度、更具現實針對性,更進一步的故事。
個人命運與時代大潮的交織,是非對錯背后的糾結,無不引發觀眾的思索與共鳴。
正是這種感染力,讓《哪吒2》無論在口碑還是票房上,都首屈一指。
除此之外,《哪吒2》在對其他角色的塑造上,也令人叫絕的。
電影沒有停留在第一部衍生出來的刻板印象上,而是賦予了每個角色獨特的個性與心理變化。
哪吒依舊桀驁不馴,但隨著閱歷的增長,他對“命運”有了新的理解——他逐漸意識到,真正困住自己的,不是父母、不是天庭、而是內心的桎梏。只有徹底接納“魔丸”身份,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敖丙則從循規蹈矩的乖孩子,逐漸成長為敢于反抗、勇于擔當的少年英雄。
兩人的成長軌跡交相輝映,成就了影片最動人的CP。
申公豹可謂本片最復雜、最引人深思的角色。
他看似為一己之利而出賣良知,實則是這個扭曲時代的犧牲品。
正如第一部中他的名句:“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動”。這句話,或許是餃子最深的埋線。
申公豹用自己的方式,控訴著這個世界的不公。
最后的結局,番茄君不劇透,肯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幾大龍王同為妖族,卻有著迥然不同的性格。
敖光作為東海龍王,背負著“復興龍族”的重任,卻也飽受掙扎。要教育兒子循規蹈矩,還是放手讓他去闖蕩?
南海龍王敖閏、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順,雖然戲份不多,但也各有特點,讓整個龍族更加立體生動。
此外,太乙真人作為“成仙”的引路人,殷夫人作為哪吒最堅強的后盾,都在關鍵時刻推動了劇情發展。
無論主角還是配角,都不是單薄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形象。
總體來看,《哪吒2》在故事上再度創新,在角色塑造上,將其復雜性發揮到了極致。
他們都身陷命運的漩渦,在時代洪流中掙扎求索。但也正是這種掙扎,讓他們顯得如此真實而可信。
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在“仙、妖、人”三界中徘徊?
三、深刻的內核呼之欲出,全面趕超好萊塢?
小孩看畫面,少年看熱血,中年看內核——這是看完《哪吒2》,番茄君最深的感觸。
如果說第一部,《哪吒》的內核,還停留在對命運的反抗上;這第二部,則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現實意義。
通過哪吒的成長歷程,《哪吒2》映照出了每個人在面對自我認同與社會規則時的困惑與掙扎。
首先,是對“身份決定論”的質疑。
這個點,其實跟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論是“魔丸”哪吒還是“靈珠”敖丙,都被先天的標簽所束縛。但他們的命運并非由出身決定,而在于自己的選擇。
哪吒雖為“魔童”,卻有一顆向善的心;申公豹雖為“神仙”,卻難掩欲望的丑陋。真正決定一個人的,不是他的身份,而是他的所作所為。
這是《哪吒2》的第一層,也是最淺顯的內核。
其次,是對看似正義的規則,背后荒謬的揭露。
所謂的“仙、妖”之別,不過是統治階層為維護自身利益而設置的隔閡。
“魔族”被妖魔化,實則不過是權力的犧牲品。
通過申公豹的視角,我們看到了制度的殘酷與不公。
這種反思,對于現實世界亦有啟示意義。
再次,哪吒的成長昭示著自我認同的重要性。
最初,哪吒試圖掩蓋“魔丸”身份,全力以赴地修仙。
后來,他卻發現真正困住自己,是內心的枷鎖,唯有接納自我,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這也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并堅持自己的價值取向。
最后,影片呼吁我們的,是勇于挑戰不合理的現狀。
面對“成見如山”的重重阻礙,哪吒沒有選擇妥協,而是堅持斗爭到底,他的反抗雖然艱難,但卻點亮了無數人心中的希望。
從這個層面看,《哪吒2》絕不僅僅是一部合格的商業大片,它更是一面照進現實的鏡子。
身份焦慮、制度困境、自我認同、反抗意識,無一不與我們息息相關。
正因如此,影片才引發了如此強烈的共鳴。
毫不夸張地說,《哪吒2》是一部標志性作品,它昭示著中國動畫在技術、審美、敘事等方面,或已全面趕超好萊塢。
影片無論從視覺、制作還是內涵深度,都開始有了自己的東方范兒。
首先,在視效技術上,《哪吒2》完全不輸于皮克斯、夢工廠等頂級動畫工作室。
宏大的場面調度、精妙的光影渲染、惟妙惟肖的質感還原,無一不彰顯中國動畫人的實力。
尤其是影片融入了大量中國元素,將東方美學發揮到極致。
在審美同質化,甚至開始扭曲的當下,中國觀眾在視聽盛宴中,更能感受到濃郁的文化底蘊。這是好萊塢無法比擬的獨特魅力。
其次,《哪吒2》沒有簡單照搬西方的英雄模式,而是立足于中國文化,講述了一個充滿東方智慧的故事。
影片沒有非黑即白的善惡二元對立,而是指出每個人都有善惡兩面,關鍵看你如何選擇。這種哲學內核,遠比“正邪大戰”更發人深省。
同時,影片沒有把“成仙”當作唯一出路,而是質疑這背后的權力邏輯。
這種批判精神,在好萊塢動畫中也并不多見。
除此之外,《哪吒2》的人物塑造,也開始飽滿,豐富,在很多人物形象上,都開始甩開與迪士尼單一公主的差距。
無論是面臨兩難抉擇的哪吒,還是洞悉人性而又無力改變的申公豹,都是血肉豐滿、矛盾重重的形象。
他們身上有太多時代烙印,也飽含創作者對人性的思考。
在敘事節奏上,《哪吒2》也明顯比好萊塢動畫更緊湊,更高潮迭起,不僅結構嚴謹縝密,而且線索交織,這在國產動畫中實屬罕見。
哪吒、申公豹、龍族三條線索環環相扣,每個情節都推動故事發展。
這種成熟的敘事功力,在之前的國漫里,確實很少見到。
看完《哪吒2》,番茄君整個人都神清氣爽。
它用光影述說著“人間事”,用想象照見著"心中景"。它不僅為中國動畫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門,更為無數迷茫彷徨的靈魂指引了方向。
有多少人,終其一生,就為了“成仙”那一條路。殊不知,在“修仙”途中,我們或許,早就不再是當初的我們。
那,捫心自問,我們能像哪吒一樣嗎?能成為全力向命運和不公開戰的“魔丸”嗎?
能喊出那句“小爺是魔,那又如何”嗎?
答案自在心中。
在我看來,《哪吒2》必將在中國電影史以及國漫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一筆。
它是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它不僅開創了國產動畫的新紀元,更向世界證明:中國電影已經做好準備,在世界舞臺上一展身手。中國電影作為文化輸出的一部分,已經準備好了。
未來已來,屬于中國動漫人的時代,正在到來。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淼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