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發布了2025財年第一財季業績:總凈營收為1243.00億美元,同比增長4%;凈利潤為363.30億美元,同比增長7%;每股攤薄收益為2.40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大中華區營收為185.13億美元,同比下降11%(蘋果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為2025財年)。
蘋果第一財季的業績說明中國去年“雙11”的一系列促銷活動,以及在各大第三方平臺的各種促銷舉措并沒有給蘋果公司在中國地區的營收帶來更多的收益,相反還出現了同比下降,說明在中國市場,蘋果產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都有一定的下滑。中國市場的競爭加劇,以華為為首的中國手機廠商的產品競爭力絲毫不遑讓蘋果產品,在AI應用等方面,要遠超越于蘋果,而且Apple Intelligence還沒有進入到中國市場。
庫克也表示,在已經推出Apple Intelligence的市場里,iPhone 16系列的同比表現確實要比那些沒有推出Apple Intelligence的市場要好。
對于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庫克表示,本財季我們在大中華區的收入同比下降了11%,其中一半以上的下降是由渠道庫存變化造成的,這種影響延續了整個財季。此外,“目前我們尚未在中國市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我們確實觀察到,在那些已經推出AppleIntelligence的市場中,我們的業績表現要比那些尚未推出Apple Intelligence的市場要好。”庫克也坦言,中國是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
庫克還表示,今年一月,中國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并對電子消費品發布了補貼。由于相關政策是在一月發布的,因此并未影響我們12月財季的表現。12月財季的時候某些省份發布了消費補貼,但國家級的補貼計劃是在1月20日左右官宣的。本次的補貼計劃涵蓋了蘋果旗下所有的產品類目,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PC電腦以及智能手表等等。所以這些經濟刺激政策的出臺是否會對我們帶來積極影響。
針對DeepSeek,庫克表示,“我認為能夠帶動效率提升的創新是件好事。對蘋果來說,我相信我們芯片與軟件的緊密集成能持續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我們的工作大多是在設備、私有云上完成的。”
中國市場會有一系列的刺激政策,雖然蘋果的系列產品在補貼范圍內,但聯想到雙11的時候,在很逗第三方平臺都出現了一定的優惠舉措,但蘋果依舊出現了同比下滑11%的頹勢,說明單純地刺激就指望有一個非常好的銷售預期,還是理想化的預判。而且,中國手機廠商的產品也在補貼范圍內,尤其是一些廠商為了能夠享受補貼,還調整了價位,此舉都是為了能夠搭上這趟車。用戶的選擇才是最關鍵的,哪一個廠商的產品能夠吸引到用戶是最重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