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0日,廣東金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晟新能源”)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中金公司、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負責財務審計。
其實早在2022年,金晟新能源就曾啟動A股上市輔導備案,經過兩年的輔導,其卻在2024年8月終止了輔導協議。
如今轉戰港股,這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金晟新能源在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其招股書披露,按2023年再生利用銷售收入計,該公司是全球第二大的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業,也是全球第一大的第三方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業。
金晟新能源上市進程備受矚目,但目前金晟新能源的情況不算太好。
核心產品價格持續下滑,營收下滑、由盈轉虧
2010年,李氏五兄弟創立肇慶市金晟金屬實業有限公司,這便是金晟新能源的前身。作為中國最早從事鋰電池資源回收業務的公司之一,經過多年發展,金晟新能源目前聚焦于三元鋰電池及磷酸鐵鋰電池等主流電池體系的回收處理,建立了從廢舊鋰電池回收、拆解到材料再生的完整產業鏈。通過回收利用退役鋰電池和鋰電池生產廢料,產出碳酸鋰、硫酸鎳、硫酸鈷及石墨等關鍵產品,在鋰電池回收市場中逐漸站穩腳跟。
從業務構成來看,碳酸鋰、硫酸鎳和硫酸鈷等再生利用產品是金晟新能源的核心業務。招股書顯示,2021 到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這些產品的銷售收入在金晟新能源總營收中占據主導地位。其中,碳酸鋰和硫酸鎳作為重要的鋰電池原材料,兩者銷售收入在公司營收中占比頗高。
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鋰再生利用產品部分貢獻的收入分別為1.31億元、14.40億元、14.56億元以及3.81億元,占比總收入分別是11.5%、49.6%、50.4%以及38.2%;鎳再生利用產品部分貢獻的收入分別為7.03億元、9.25億元、9.27億元以及3.96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是62.1%、31.8%、32.0%、39.8%。
圖源:金晟新能源招股說明書
然而,近年來碳酸鋰、硫酸鈷價格的走勢卻給金晟新能源業績帶來了巨大沖擊。
報告期內,金晟新能源的營收和凈利潤呈現出明顯的波動。2021年,公司營收為11.33億元,凈利潤達6939.3萬元;2022年,營收增長至29.05億元,凈利潤也提升至1.51億元。但到了2023年,營收降至28.92億元,凈利潤更是大幅下滑至-4.73億元。2024年上半年,營收為9.95億元,凈利潤為-1.47億元 ,公司陷入虧損狀態。
這一業績變化與碳酸鋰、硫酸鈷價格持續下滑密切相關。以碳酸鋰為例,2022年碳酸鋰市場價格處于報告期內的高位,售價為39.63萬元/噸,這推動公司營收和利潤大幅增長。但進入2023年,碳酸鋰價格迅速下跌,其在2023年末的價格相較于年初跌幅超過50%。硫酸鈷、硫酸鎳的價格也呈現類似的趨勢。
由于公司產品銷售收入高度依賴鋰再生利用產品和鎳再生利用產品,碳酸鋰、硫酸鈷等產品價格的下滑直接導致公司營收減少。與此同時,原材料價格下跌使得公司庫存商品價值下降,計提的存貨減值損失增加,2021年年末存貨減值虧損一項的金額尚為644.5萬元,到了2023年年末,該項的金額達到了1.09億元,這進一步壓縮了利潤空間,導致凈利潤出現大額虧損,業績持續走跌。
圖源:招股說明書
現金僅剩6000萬元,償債壓力巨大
在下游產品價格大幅波動的影響下,報告期內,金晟新能源碳酸鋰、硫酸鎳和硫酸鈷等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也在大幅波動。
2021年,這些主要產品的產能利用率處于較高水平,碳酸鋰產能利用率達到了87.4%。但到了2022年,產能利用率開始下滑,碳酸鋰產能利用率暴降至67.1%左右,硫酸鎳和硫酸鈷的產能利用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在10個百分點左右。2023年,情況稍有好轉,碳酸鋰產能利用率一度達到91.2%;但2024上半年碳酸鋰的產能利用率又跌到了80%以下,硫酸鈷的產能利用率甚至只有62.0%。
圖源:金晟新能源招股說明書
在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滑的情況下,金晟新能源卻仍在積極擴產。截至2023年,公司已在廣東省肇慶、江西省宜春及贛州設有三個生產基地,年處理能力分別為退役三元鋰電池10萬噸、退役磷酸鐵鋰電池4萬噸和負極材料1.8萬噸。根據招股書,金晟新能源計劃在2025年將退役三元鋰電池的處理能力提升至28萬噸。
但是,目前金晟新能源的現金流狀況已經非常緊張了。
金晟新能源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22年末的2.11億元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末的0.39億元,截至2024年10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6228.2萬元,另有2.48億元的存款及現金受限。
圖源:金晟新能源招股說明書
與此同時,公司的債務規模卻在不斷擴大。截至2024年6月30日,金晟新能源于一年內到期或按要求償還的銀行及其他貸款為12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已遠無法覆蓋一年內到期的銀行及其他貸款,公司面臨著巨大的短期償債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成功上市融資已成為金晟新能源的關鍵。若能順利上市獲得資金,公司或可喘口氣;反之,公司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流動性困境。
下游廠商紛紛入局,毛利率和市場份額均承壓
更要緊的是,隨著鋰電池回收市場的發展前景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下游廠商開始涉足這一領域。寧德時代(300750.SZ)、比亞迪(002594.SZ)等行業巨頭憑借其在鋰電池生產領域的強大實力和資源優勢,紛紛布局鋰電池回收業務。這些下游廠商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從鋰電池生產到回收利用,形成了閉環發展模式。
與這些下游廠商相比,金晟新能源在毛利率水平和市場份額方面均不占優勢。
從毛利率來看,報告期內,金晟新能源的鋰再生利用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43.2%、31.2%、-3.0%、-2.0%;鎳再生利用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8.4%、1.4%、-3.1%、5.0%;鈷再生利用產品的26.6%、1.2%、-4.8%、-2.6%。金晟新能源整體毛利率分別為16.7%、14.3%、-5.6%、-3.1%。
金晟新能源解釋道,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受產品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毛利率出現負數。
圖源:招股說明書
但下游入局的廠商,憑借其規模效應和成本控制能力,能夠保持相對較高的毛利率。2023年,寧德時代的“電池材料及回收業務”收入達336.02億元,毛利率為11.38%;格林美(002340.SZ)的“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務”2023年的毛利率為4.24%。
盡管因為價格下行的宏觀因素,全行業毛利率普遍下行,但是金晟新能源的毛利率的降幅還是顯著高于同行業其他企業。
在市場份額方面,上文提到按2023年再生利用銷售收入計,金晟新能源是全球第二大的鋰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業。但是,其市場份額僅占3.8%,與鋰電池制造商的附屬公司——A公司的11.5%的市占率相比,差距巨大。
圖源:招股說明書
目前,碳酸鋰、硫酸鈷價格下滑導致業績走跌,現金流緊張以及伴隨的償債風險,下游廠商入局帶來的市場競爭壓力,這些都給公司的未來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對于金晟新能源來說,如何應對這些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理財周刊-財事匯》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