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醫保局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配備“雙通道”藥品的定點零售藥店均需通過電子處方中心流轉“雙通道”藥品處方,不再接受紙質處方。近日,多地醫保部門發布相關通知,不再使用手寫紙質處方,支持將電子處方打印成紙質處方,方便老年人等有需求的參保人前往定點藥店購藥。然而,現實中,仍存在核實患者信息真偽、處方流轉不暢等問題待解。
我國之所以要告別紙質處方、推行電子處方,不只是出于節約紙張和辦公經費的考慮,也是為了方便患者購藥,更是為了確保處方閉環流通或者內循環,以此來遏制處方亂象。比如有居民通過電子處方購藥后評價道,“減少往返奔波、歷史處方可追溯、還能自主選擇購藥地點……”再如,紙質處方的來源與真偽難以核實,而電子處方則能確保處方來源真實、可靠。所以,應支持電子處方購藥。
不過,由于上述新規剛剛實施,電子處方實施中遭遇“多面埋伏”:有人表示,因為醫院藥品目錄沒有他所需藥物,無法開具電子處方;有患者反饋,自己按規定提供了電子處方,但藥房方面系統還沒準備好;多個線上購藥平臺只需在提供處方頁面選擇“我有,不在身邊”“我已線下確診某疾病”等類似選項,即可實現開方購藥,這意味著違規賣藥依然不止。未來,還有可能暴露更多問題。
電子處方遭遇的每一種“埋伏”,不僅給患者帶來不便,沒有實現電子處方的目的,而且損害了電子處方公信力和形象,因為遭遇問題的患者,會對電子處方印象變差,從而產生信任問題。特別是部分老年人不習慣使用智能手機和相關軟件,使用電子處方問題更多,如果不能妥善消除老年人顧慮,電子處方很容易引發“怨聲載道”。也就是說,實行電子處方須解決數字鴻溝等配套服務問題。
這顯然需要一定時間。由于電子處方新規施行不久,很多地方還沒有來得及做足準備,特別是中小城市的醫院、藥店以及醫保部門,還沒有完全轉變思想,或者在系統、藥品等方面支持不到位,就造成電子處方遭遇各種“埋伏”,無法實現其應有的價值。但也不完全是時間問題,有的實施方為了自身利益考慮,比如為了違規銷售處方藥獲取不當利益,就會故意對抗或拖延電子處方實施的腳步。
當某些線下藥店或網上藥店故意拖后腿,受傷的是中“埋伏”的患者,想使用電子處方或者只能使用電子處方,卻無法買到想要的處方藥;或者說,仍需要上醫院去重復開處方,耗費時間和經濟成本。最主要的傷害是,某些網上藥店不用電子處方也賣處方藥,就會給患者帶來用藥安全問題。處方藥之所以要予以嚴格管理,要憑處方購處方藥,就是因為存在用藥安全隱患。必須消除監管漏洞。
對于電子處方實施中存在的多個問題,有醫保局工作人員表示,既要重視相關人員培訓,也要對各種違規行為精準打擊。還有人認為,平臺要進行定期巡查;通過技術手段確保處方的真實有效。這些建議無疑都是良好“藥方”。筆者以為,要全面梳理推行電子處方遭遇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逐一消除各種“埋伏”,為患者購藥真正提供便利,也為規范處方藥銷售提供更強有力的“猛藥”支持。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賬號文章,請訂閱并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