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01.
有家長抱怨:
感覺自己養了個天性冷漠的孩子。
孩子很少跟我們溝通,總是面無表情、語氣冷淡。
每天接送上下學,孩子只是坐在車里可以整個車程面向窗外,一言不發。還有,回到家就關房間門……
類似這樣“訴苦”有很多,比如:
“我家孩子也是這樣,說兩句就炸毛,哎。”
“他把自己鎖在房間里,一天都不出來……”
青春期的孩子,這種“仇親期”現象就尤為明顯。
很多家長不懂:為何孩子小的時候很乖巧聽話,突然就愛唱反調、發脾氣或者冷漠不搭理人?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與冷漠,似乎成了當代家庭教育中一道無解的難題。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一語道破了其中的秘密:
青春期的叛逆,并不是孩子天性冷漠,而是他們身心發展的自然結果。理解這一點,是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的關鍵。
在《心理撫養》一書中,李玫瑾這樣提及到,“許多父母向我訴說孩子在青春期如何失控、成年后如何失能時,我腦海里閃現的判斷是,他們的孩子一定是六歲之前的養育出現了不可逆性的缺失。”
為什么呢?
因為0-6歲是孩子性格、情感以及認知塑造的最佳時期,也是父母與子女建立良好依戀的關鍵時期。
倘若這個時期處理不好,那么“這些問題”就會等到在孩子青春期集中顯現以及爆發,變成一個冷漠仇親、讓人操心的孩子。
其實,孩子的冷漠不是天性,而是父母錯過了心理撫養的關鍵期。
此外,青春期的孩子受到體內激素的影響,變得煩躁不安,就像是困在牢籠里的猛獸,既渴望擺脫束縛,又害怕失去情感依托,矛盾不已。
有時候,孩子不是叛逆天性冷漠,而是被生理本能困住了。
02.
面對孩子的冷漠與暴躁,多數家長陷入兩種極端:
要么步步緊逼加劇對抗,要么無奈放任走向疏離。
李玫瑾提出的“不急”策略,具體怎樣做:
“若是孩子在青春期出現敵對情緒,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堅忍,記住“和善而堅定”的原則,更要有“船急不可猛掉頭”的意識。
若與孩子發生沖突,父母切記只表達自己的看法,不要用要求、命令、強制等方式,那樣會激發孩子的青春沖動。”
這種“不急”的心態與策略,正是讓無數家庭重獲生機的關鍵。
第一,情緒不上不急
有研究表明,讓叛逆最嚴重的20名學生每天放學后踢1小時足球。
一個月后,這些學生的皮質醇(壓力激素)水平下降37%,與父母沖突次數減少61%。
因此,父母親可盡量保證孩子一定輕度的運動量,可打籃球、跑步、游泳或拳擊沙袋等等,讓孩子的情緒得以釋放,減少沖突風暴的發生。
第二,管教上不急
一般來說,童年獲得安全感和愛的孩子,青春期叛逆程度總體會下降。
簡單來說,就是6歲之前,父母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戀關系,后續孩子青春期出現大問題的概率不大。
正如李玫瑾所說的那樣:
“依戀期是教育孩子最關鍵時期,孩子的依戀就是父母最大的教育資本。”
如果孩子出現青春期叛逆,可嘗試下面的方法重建:
l每天15分鐘“黃金傾聽時間”:不評價、不說教,只說“我在聽”
l每月1次“角色互換日”:讓孩子安排全家活動,體驗責任與掌控感
l用“我信息”替代“你信息”:“我擔心你熬夜傷身體”比“你怎么又玩手機”有效10倍
第三,期待不急
騰訊青少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72%的青春期沖突源于父母對“完美成長路徑”的執念。
而那些被允許適度試錯的孩子,成年后心理韌性指數高出41%。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記得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成為父母眼中“完美的小孩”。
放下你的期待,允許孩子成為自己,而不是你眼中完美的孩子。
請記得,嘮叨不是愛,過度的提醒和催促會讓孩子感到不信任和被控制。
父母應該學會點到為止,讓孩子自己承擔行為的后果。
03.
總的來說,青春期不是親子關系的終點,而是深度連接的起點。
當我們看懂孩子冷漠背后的吶喊,理解叛逆深處的成長訴求,那些摔門的巨響終將化作破繭的裂帛之音。
正如李玫瑾在《心理撫養》中所說: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方能天天向上。”
“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決定命運。”
“人的胃口是喂出來的,脾氣是帶出來的,觀念是嘮叨出來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無恥是百般遷就寵溺出來的。”
教育不是修剪生命的枝椏,而是傾聽根系生長的聲音。
如果你在科學育兒和家庭管理的道路上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交流,那么李玫瑾的《心理撫養》無疑是你的必讀之選。
書中沒有晦澀理論,全是保姆級教程。
無論是從嬰兒期的情感依戀到青春期的叛逆應對,還是從人性底層邏輯到具體場景話術,手把手教你用"心理撫養法"培養高情商、懂感恩的孩子。
翻開《心理撫養》,你會發現,那個“冷漠”的孩子,不過是等待被理解的追光少年。
讓我們一起,用心理撫養的方式,陪伴孩子度過這個關鍵的成長階段,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