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爸寶媽們!你們有沒有遇到過孩子愛發脾氣的情況呀?那真的是能把咱們愁死,感覺就像家里天天有個“小火山”隨時可能爆發,讓人不知所措。那到底該咋辦呢?
孩子發脾氣的原因那可多了去了。有時候是想要個玩具,咱沒給買,他們就不樂意了;有時候是心里有想法,可又說不出來,一著急就開始鬧脾氣;還有可能是受周圍環境影響,家里氣氛不好,或者跟小伙伴鬧矛盾了,這脾氣啊,“嗖”地一下就上來了。咱只有搞清楚他們為啥發脾氣,才能對癥下藥。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咱當父母的首要任務就是保持冷靜。你想啊,孩子已經像個“小炸彈”一樣炸起來了,咱要是也跟著炸,那家里不得“炸翻天”啊。咱可以先做幾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再去跟孩子交流。就比如說孩子想看電視,可到睡覺時間了,咱把電視關了,他們發脾氣。這時候咱可別立馬批評孩子不懂事,而是心平氣和地說:“我知道你還想看電視,但是現在到睡覺時間了,咱們明天再看好不好?”用這種溫和的語氣跟他們說話,孩子的情緒說不定慢慢就穩定下來了。
傾聽孩子的心聲也特別重要。孩子發脾氣其實就是在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咱得給他們一個傾訴的機會。咱蹲下來,看著他們的眼睛,耐心地聽他們把話說完。要是孩子因為和小伙伴鬧別扭發脾氣,咱認真聽完可以說:“我明白了,你是因為小伙伴沒和你好好玩才不開心的。那咱們想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好不好?”讓孩子感受到咱的理解和支持,他們的情緒就能得到很大的安撫。
給孩子設定明確的規則也必不可少。孩子得知道啥行為能行,啥行為不行。咱得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嚴格執行。就比如說規定每天看電視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如果孩子超過時間還想看,咱就得堅定地拒絕。孩子遵守規則的時候,咱要及時表揚和獎勵;違反規則了,也得按照事先說好的方式處理。不過呢,規則也不是死的,隨著孩子長大,情況變了,咱也可以適當調整。
咱還得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地表達情緒。很多時候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不知道咋表達自己的感受,咱可以教給他們一些表達情緒的詞和方法。比如說告訴他們“生氣”“難過”“開心”這些詞,讓他們能更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感受。還可以教他們通過畫畫、寫日記來表達情緒。孩子生氣的時候,讓他們畫一幅畫來表達心情,這樣既能讓他們釋放情緒,又能提高表達能力。
孩子愛發脾氣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咱當父母的不用太焦慮。只要咱保持冷靜、多傾聽孩子、設定好規則、引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就能幫助孩子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健康快樂地成長!
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多重背景,以真誠地、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態度解讀來訪者的內心與行為。從來訪者的角度出發,同感來訪者的感受、尊重來訪者的情感,讓來訪者感受到安全、接納、平等、尊重的咨詢氛圍,陪伴來訪者一起走過迷茫低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