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去年的賬已經有很多數字出來了,其中居民醫保基金讓大家很是關注,畢竟這是帝都,根據《北京市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報告,北京居民醫保基金出現了當期缺口52562萬元。
通俗地說,花出去的錢,比收上來的錢,多了5.2個億,而這個數字在去年是盈余3.5個億,也就是收上來的錢比花出去的錢多,今年就赤字了5.2個億,這么一看,花錢不可為不猛。
缺口怎么彌補?用之前剩的錢填上去,所謂滾存結余彌補說白了就是吃老本,吃存款,但這是沒辦法的事兒,顯示出來的趨勢也已經名牌了,花錢的多了,交錢的人雖然未必減少,但趕不上花錢的速度,就得吃老本。
雖然趨勢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么多這么龐大的老年人群體擺在這里,但速度這么快,快到連北京(其實也包括天津)也出現了當期赤字,可能就是大家沒想到的。所以才令人震驚。
其實天津在2021年的時候,就出現赤字了,上海在2023年出現過,蘇州也出現過,這些發達地區無一例外都出現過赤字,缺口怎么解決呢?如果有存款就用存款,如果沒有存款,一般就是當地兜底(如果當地有錢的話),因為按照規定,如果不夠的話,是要縣級以上財政劃撥的 。
但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各地兜里也未必有這么多錢,而且其實需要補貼的地方很多,學校、養老、公共交通的基礎設施,然后公共衛生健康,醫保還要補,都需要錢。
錢以前是從房地產來,房地產現在比較拉,輕重緩急無論如何就得分分,再窮不能窮教育,學校的錢得保證,養老基金什么的更不可能了,所以公共服務漲價包括很多地方公交系統出現bug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省錢,醫保基金省錢的力度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砍價是直接照著腳脖子砍,對于這個事情,按理說患者應該開心,但患者如果用不到好藥就開心不起來,醫生也一樣,你看麻藥打進去都不睡,也是上海知名醫生說的,當然說了之后他就關閉微博了。
除了醫保用藥值得關注,還有一個領域一定也是非常值得大家關注的,就是過去很多年瘋狂上馬的諸多基建項目的運維。
大基建之后就是大運維,高速公路地鐵等等建起來就要運營賺錢,如果不賺錢也得要補貼,不要看 剛剛過去的春節高速客流爆滿,但很多高速特別是比較偏的地區的高速平時沒幾輛車的。
對于這個問題我一直很好奇他們靠什么來養運維的團隊以及付維修保養的支出等等,如果資金到位有難度,是不是會同步影響這些設施的維修保養,現在我出門已經養成了看天氣的習慣,前后惡劣天氣的話,爭取不出遠門。
總之,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生存策略,老年化趨勢對醫療資源的需求其實是增加的,而帝都以及很多發達地區都出現醫保基金赤字也在提醒一點,社會無法為這么多的醫療需求都買單,還是那句話,健康這兩個字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真正難受的其實是需要長期吃藥的慢性病或者基礎病,而且它們又會影響整個人的生存狀態,進而讓其它疾病的發病概率也增大。大s去世那天,我在文章結尾是這么說的:
30歲之后,要補充蛋白質,肉蛋奶給我吃,乳糖不耐受的話要尋找合適的蛋白質源和鈣源,蛋白質關系到肌肉,鈣關系到骨骼,這都是隨著年齡增加會流逝的,它們非常重要。 多元化飲食,以及控糖和控精制碳水的攝入,你看很多人的肥胖是向心性肥胖 ,四肢不胖但腹部胖,這是一個信號 ,即脂肪都堆在內臟,而不是在四肢的皮下脂肪,這種肥胖更危險。
我想,這些努力能夠提升我們不用和醫保基金發生糾葛的概率,愛赤字赤字反正和自己沒關系。
很多東西文章不能直接發,歡迎加朋友圈嘮嗑:
-END-2025年2月7日-
*本文封面圖來自《北平無戰事》
*全平臺賬號:挪威TALK
*歡迎左側一鍵轉發至朋友圈,同時右側在看與點贊
歡迎點擊下方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