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號寫別人的故事,也記錄自己的生活
這個新年參加了一次喜喪,過世的是我的一個姑奶奶,享年101歲,真的是高壽了。
姑奶奶生前沒經歷過大病大災,一直得到著很好的照顧,子女用錢和孝心為她延續生命。這次過世完全是因為身體像臺機器一樣,陳舊得無法運轉,最終擺停。
在我印象中,這個姑奶奶氣質好得不得了,雖是農村老太太,但一直干凈秀氣,和藹可親,身上還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很好聞。小孩子都喜歡親近她。
姑奶奶的老伴過世后,兩個女兒就為她在小城買了一套房,面積不大,一個人住夠寬敞了,雖在底樓,但方便老太太進進出出,而且還有一個小院子,夏夜乘涼,冬天可以曬太陽。
當初姑奶奶也不想進城生活,因為在鄉下既自由又熟悉。可姑奶奶沒兒子,四個女兒全部外嫁,兩個在上海,最近的一個在縣城,所以就被勸著進城居住了許多年,好在老太太適應了城里的生活,還找到了牌搭子。
在她漸漸不便照顧自己的生活時,女兒們也為她尋找保姆。可當她知道給保姆一個月的工資時,覺得太費錢了,就死活不同意請保姆了,把保姆一個個都氣走。
女兒只好輪流照顧她,在海門和上海之間往返,幸好女兒都孝順有實力,不厭其煩地付出和照顧。
不光是女兒有孝心,就連女婿在照顧丈母娘這件事情上也從沒有表露過嫌棄,也是盡心幫忙,在吃穿用度上一直很大方。
直到大女兒大女婿闖進八十歲的大關,也是步履蹣跚、精力不濟的老人了,才有了送姑奶奶進療養院的想法。
當時還有兩個女兒的身體也欠佳,所以他們就同意把姑奶奶送進療養院。她們首先是好好向老人說清楚原因,不是拋她在那就不管了,而是心力真的不夠了,在好一點的療養院能得到專業的照顧,而且答應她一定常去看她。
姑奶奶當時快要九十九歲了,但頭腦還是清楚的,能理解女兒們的難處,沒有任何吵鬧,乖乖地住進了療養院。
那療養院在崇明島上,遠離喧囂,環境優美,護理專業。除了高昂的護理費用,兩個女兒去看望時,還要給護理人員小費,逢年過節還會給個大紅包,每次給姑奶奶帶吃的東西,也一定會給護理人員一份。
這樣護理人員肯定盡心盡力照顧啊!據說是每天為她洗澡按摩,老人身上從來都是清清爽爽,從沒異味,而且飲食講究有營養。
所以姑奶奶能夠在療養院頤養天年,生命最終定格在完整的一百歲。
生前姑奶奶得到了兒女全部的孝心,生后事也是辦得風光體面,鮮花環繞,綠葉盎然,心形花簇高貴淡雅,人生最后一程真是風光秀麗。
參加葬禮的人都無不感慨:老太太真是好福氣。
人的衰亡是個自然規律,晚年行動不便,生活艱難那也是正常。如果能有個還算不錯的身體,還能有一筆養老費,那晚年生活還是能有保障的。
如果真的步入到了長壽行列,飲食起居完全要依靠他人了,那就看兒女了。
一看兒女孝心。確實有孝心的,就不會不管老人,至少會照顧好老人基本的生活,不會在言語上打擊老人,不會在行為上嫌棄老人,更會在情感上呵護和尊重老人。
二看兒女財力。如果子女在照顧老人時精力和時間都不充分的話,可以給老人找保姆或是進養老院。但這樣選擇的話,就要考驗兒女的財力和做人了。因為用錢可以買來的服務,質量的高低就和錢的多少掛鉤。
姑奶奶一生勤勞節約,一生精明能干,也有積蓄,但是在高昂的養老費用前也是杯水車薪。但她的女兒有錢,也愿意為她的養老生活一擲千金。
遇上有實力又有孝心的兒女,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但愿每個努力生活的我們,難免對生活流露出無奈和脆弱的我們,人生的每一程路都能有尊嚴又體面地活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