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傳統文化,
就會提到四書五經,
提到各種古代經典。
我國當代的大學,
很多校內的地名,
其實都取自古代典籍,
不可謂不用心良苦,
你知道有哪些嗎?
常說的四書五經。
四書指的是
《論語》、《大學》
《孟子》、《中庸》。
五經指的是
《詩》、《書》、《禮》
《易》、《春秋》,
也即《詩經》、《尚書》、
《禮記》、《易經》、《春秋》。
四書的說法,
其實源自南宋大儒朱熹,
因他的《四書章句集注》,
后才傳開了四書之名。
至于五經,
指的是五部儒家經典,
是在漢武帝時期,
設置了五經博士這個學官,
才有五經這個說法的。
學官,是主管學務的官員。
需要注意的是
四書中的《大學》和《中庸》,
其實都是五經中《禮記》的一部分,
準確說分別是《禮記》中的一篇。
我們當今國內的大學,
有很多校內的地名,
都取自古代經典著作,
筆者先來拋磚引玉一下。
比如被譽為
國防七子之一的,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本部的一校區內
就有這樣幾個建筑
是取自《大學》:
正心樓、誠意樓、
格物樓、致知樓。
《大學》中有云: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誠,
意誠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齊,
家齊而后國治,
國治而后天下平”
人們常說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也就出自于這一段。
格,推究。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道理。
致知,可理解為推極知識。
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簡稱。
清朝末年,對物理化學等
自然科學,就統稱為格致。
再如另一所985高校,
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
校本部內就有這樣幾個建筑
取自《左傳》:
立言廳、立德廳、立功廳。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提到: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太,有極最高大之意。
太上,至高無上。
立言,就是著書立說,
立德,就是樹立德業,
立功,就是建立功績。
大學中的這些地名,
是對學子們寄予厚望,
希望他們能夠
注重德行,潛心學問,
胸懷大志,建功立業,
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大家還知道有哪些
大學內的地名,
取自古代經典嗎?
歡迎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