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縣岱西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經舟山市人民政府(舟政函〔2024〕78號)批復同意,現根據有關法律要求,予以公告,具體內容詳見批后公告稿。
一、編制目的
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號),落實浙江省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兩個先行”的發展戰略部署,編制《岱山縣岱西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對岱西鎮行政轄區范圍內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詳細規劃以及實施全域國土治理和空間用途管治的重要依據。
規劃期限
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遠期到2035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
三、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岱西鎮行政轄區范圍,東至高亭鎮界,南至灰鑒洋海域,西至臨海岸線,北至王盤洋海域,規劃范圍總面積31.71平方千米,包含8個行政村,分別為青黑村、后岸村、前岸村、搖星浦村、火箭村、茶前山村、雙合村、海豐村。
鎮區范圍包括建制鎮(鄉)政府駐地的建成區和規劃城鎮建設用地集中分布區,涉及火箭村、海豐村、搖星浦村,面積 32.84 公頃。
四、規劃定位
落實上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對鄉鎮的主體功能定位、主要職能分工等要求,確定岱西鎮為農產品主產區,總體定位為岱山西門戶,以綠色農業為基礎,新型海洋產業和自貿物流業為發展重點的配套型城鎮。以綠色化工、新型材料為核心產業 ,承接滬舟通道,建設成融入區域發展的自由貿易橋頭堡。
五、規劃目標
目標至2025年,初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新型城鎮建設取得成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基本成型,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有效提升,高效運行,鎮村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目標至2035年,基本實現共同富裕示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國土空間布局更加合理,設施更加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基本形成,鎮區綜合服務與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
目標至2050年,全面建成現代化城鎮。全面建成富強、宜居、開放、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海島城鎮。全面實現城鄉高水平一體化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
六、發展規模
人口規模:規劃至2035年,岱西鎮常住人口1.45萬人,城鎮化達率 53%。
建設用地規模:規劃至2035年,岱西鎮新增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121公頃以內,其中新增城鄉建設用地面積控制在98公頃以內。到2035年,建設用地總面積控制在1500公頃以內,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771公頃以內。
耕地保有量規模:嚴格落實上位總規對岱西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相關要求,包括“功能+格局+指標+控制線+名錄”五位一體強制性管控內容等。落實耕地保有量3.16平方千米,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2.94平方千米。
七、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結構
構建“兩軸一帶,雙核一屏四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
“兩軸一帶”:即分別依托遠期滬舟甬鐵路大通道、526 國道、201省道及東前線形成的滬舟甬發展軸、鄉鎮綜合發展軸和產業聯系發展帶。
“雙核一屏四區”:即分別位于定岱高速入口的門戶核心、鎮區的服務核心;由山水林田湖草共同構成的生態屏障;鎮區品質生活區、搖星浦村耕地集中區域以生產為主導的農產品優質生產區,以及青黑、南部經開區以產業為主導的自貿物流服務區、臨港產業集聚區。
來源:岱西鎮
你可能還關注以下內容:
1、
2、
3、
4、
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