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度哥
傳聞許久的“雷克薩斯國產化”,終于照進現實,只是此時才低下高傲的頭顱,是否為時已晚?
日前,豐田汽車宣布與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國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相關舉措達成合作意向,其中決定將在上海市金山區成立LEXUS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生產公司,計劃2027年投產。
這一決策的出爐,意味著雷克薩斯將終結其維持了20年的進口身份。憑借該身份,其曾在中國市場創造了加價提車的“神話”,并多次坐上二線豪華車“領頭羊”的寶座。2021年時,雷克薩斯官方稱,品牌在中國市場已連續17年實現銷量增長。
然而,此時國產化,究竟是覺醒,還是無奈?畢竟從2022年開始,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處境就變得頗為尷尬。那一年,雷克薩斯在華銷量同比兩位數下滑,連續17年銷量增長的“戰績”被打破。盡管2023年和2024年又恢復了正增長,但整體表現仍不如早期強勁,銷量遠低于2021年的歷史峰值。
至于2027年才投產的雷克薩斯工廠能否復刻特斯拉的成功,恐怕還需要打個問號。其已經錯失了中國電動化發展的先機,在市場上擠滿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情況下,要想后來居上并非易事。
1
國產化傳聞已久●
資料顯示,雷克薩斯作為日本豐田集團旗下著名豪華汽車品牌,曾創造了不少輝煌,問世僅十多年時間,銷量在北美地區便超過了奔馳、寶馬,后又成功打入日本本土市場,成為在全球均有優異銷售成績的品牌。
雷克薩斯進入中國市場是在2004年,當年,其宣布單獨建立銷售渠道進入中國,只不過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采用的是純進口的形式進行銷售。
這一模式早期幫助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樹立了高端、豪華的品牌形象,因為那會進口車通常被視為高品質和高價值的象征。同時,進口模式還使雷克薩斯能夠維持較高的品牌溢價能力。由于進口車的稀缺性和高品質,消費者愿意為其支付更高的價格。
然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競爭的加劇,雷克薩斯的進口模式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高關稅和運輸成本導致的價格競爭力不足、依賴海外工廠難以快速響應中國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需求,以及依賴原廠配件和技術支持造成的售后服務不足等。
因此,外界對于雷克薩斯何時會國產化的討論不斷,市場上也多次傳出相關消息。早在2006年,雷克薩斯方面便表示,如果在中國市場的年銷量突破3萬輛將考慮國產化;2007年,品牌將國產化條件提升至年銷5萬輛;2012年再將國產化門檻提至年銷10萬輛。
可即便后來雷克薩斯在華銷量突破了20萬輛,消費者們仍未能等來其國產化落地,一直到2024年,“連續劇”總算有了更新。
先是去年6月底,有媒體消息,雷克薩斯將“落戶”上海,豐田正在尋求與特斯拉類似的待遇,包括稅收減免、政策支持、土地授予,以及無須當地合資伙伴即可直接運營的條件等。
后是7月底,又有消息稱,雷克薩斯在中國獨立建廠的前提下,將率先實現全新UX混動版和一款全新純電車型的生產,新車在中國地區銷售的同時,并同步銷往日本等海外市場。
接著12月,市場傳聞,豐田將在上海建立一家新的純電動汽車(BEV)工廠并生產豪華雷克薩斯電動汽車,該廠預計2027年投產。
最后相關消息得到印證,今年靴子終于落地。2月5日,豐田汽車宣布與上海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將在上海市金山區獨資設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的研發和生產公司,計劃于2027年投產,年產能10萬輛。這標志著雷克薩斯在進入中國市場20余年后,將首次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生產。
2
迫于銷售下滑壓力?●
上文提到,雷克薩斯長期以來的進口銷售模式存在一些弊端,這或是其最終選擇國產化的原因之一,但背后更多的可能還是迫于銷量壓力。
過往,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浪潮席卷之前,由于品牌知名度和好評度在二線豪華車陣營中始終排在前列,雷克薩斯銷售一直都異常火爆,哪怕加價都不擔心賣不出去。
在2009年10月30日,雷克薩斯官方曾發布“戰報”稱,截至該日,品牌在中國累計銷售突破10萬輛,成為國內最成功的豪華汽車品牌之一。2017年-2021年這五年,其在華年銷量又從13.3萬輛一路增長至22.6萬輛。
這樣的表現,使得雷克薩斯多次坐上二線豪華“領頭羊”的寶座,尤其是在謳歌退市、英菲尼迪被合并之后,雷克薩斯成為了日系豪華車中的“獨苗”。2021年,雷克薩斯官方稱,品牌在中國市場已連續17年實現銷量增長。
然而,花無百日紅,隨著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的崛起,尤其是紅旗、問界、極氪、蔚來、理想等國產高端品牌的快速進步,雷克薩斯等傳統豪華品牌的市場份額遭到嚴重擠壓,銷量慢慢被反超。
數據顯示,從2022年開始,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持續增長的局面就被打破了。2022年全年,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下滑22%至17.6萬輛;2023年和2024年雖然稍有回升,但最終銷量都只在18萬輛左右。
在2023年3月之前,乘聯會的月度零售銷量排名快報中會詳細寫明各類車型的銷量排名,不過彼時,不管是高端轎車榜還是高端SUV榜,都已經不見雷克薩斯的身影,反倒是競爭對手沃爾沃、紅旗、凱迪拉克,以及新勢力中的蔚來、理想等都有1至多款車型上榜。
另據新浪汽車以新車交強險數量為統計口徑的數據,2024年雷克薩斯的總上險數為17.89萬輛,遠不及紅旗、問界、極氪、蔚來等。其中,紅旗品牌去年的上險數達到了38.73萬輛,是雷克薩斯的兩倍有余。
因此,市場普遍認為,雷克薩斯所處的中高端市場份額被國內本土品牌逐步蠶食,迫使其最終決定推進國產化,以應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壓力。
3
錯失電動車東風●
雷克薩斯這幾年在中國市場的處境是由幾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過于依賴單一車型。在中國官網上我們可以看到,盡管雷克薩斯目前有12款車型在售,但真正支撐起銷量的只有中大型轎車ES一款車型,其他銷量都頗為慘淡。
有統計數據顯示,雷克薩斯ES(參數丨圖片)在雷克薩斯全球總銷量中占比份額達到四分之一,在國內更是占到了總銷量的二分之一以上。
新車交強險數據顯示,2022年-2024年,雷克薩斯的總上險數分別為18.23萬輛、17.48萬輛、17.89萬輛,而這三年雷克薩斯ES的上險數分別為9.84萬輛、10.94萬輛和11.22萬輛,分別占到了當年總銷量的54%、63%和63%左右。一旦雷克薩斯ES的表現出現波動,就會影響整個品牌的成績。
其次,雷克薩斯在電動化轉型方面也頗為緩慢。早在2005年,雷克薩斯就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混合動力SUV-RX400h,并將自己稱為奢侈品市場電氣化的先驅。
沒想到的是,直到2019年,其才提出了電氣化愿景。2020年,雷克薩斯推出首款量產BEV車型——UX 300e,只是這款車型曾被吐槽是“油改電”產品。
2023年2月,雷克薩斯終于上市了旗下全新中型電動SUV雷克薩斯RZ。這是雷克薩斯在e-TNGA架構下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共推出3款車型,指導價為36.99萬-45.99萬元。12月,全新RZ300e于中國市場上市。
然而,姍姍來遲的雷克薩斯RZ面對的競爭對手有理想L8/L9、蔚來ES6、寶馬iX3、奔馳EQC、凱迪拉克銳歌等,要想突圍談何容易,去年上險數據僅2954輛。
這種情況下也就不意外,為何此次雷克薩斯國產化會是電動車承擔著先鋒的角色了。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只有補足電動車這個短板,雷克薩斯才有可能重新奪回豪華車規模優勢。
不過,雷克薩斯將來的國產化之路能否走得順,還是個未知數,其需要面對的挑戰不小。比如,國產化后,消費者可能會對其品牌定位和產品質量產生疑慮,從而削弱品牌溢價能力;國產化亦可能讓消費者對雷克薩斯高端形象的認知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其在豪華車市場的競爭力。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經異常激烈,等到雷克薩斯上海工廠2027年投產或許又是另一番景象。到時候,雷克薩斯需要在電動化、智能化、品牌營銷、服務體驗等方面均有創新,才有希望爭取到一席之地。
作者丨度哥
來源丨車圈能見度(CarVisibilit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