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來了!
2025年1月20日,數十位外國領導人,以及包括埃隆?馬斯克、蒂姆·庫克、馬克·扎克伯格在內的數十名科技大佬在寒冷的氣溫中,齊聚華盛頓特區,見證唐納德·特朗普宣誓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
從就職典禮的種種細節來看,這次特朗普的回歸與以往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
特別是在就職演講中,特朗普用了整整30分鐘發表演說,這是自1929年美國總統胡佛以來的最長的演講。
而且特朗普在就職典禮上還平地起驚雷地宣布,“我的當選,就是為了徹底扭轉可怕的背叛。從這一刻起,美國的衰落已經結束。”
作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倡導者,特朗普入主白宮后有哪些不同尋常的舉措?全球政治和經濟格局將怎樣被重塑?對我們又意味著怎樣的挑戰呢?
一、特朗普上任的三把火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用這句中國的老話來形容特朗普再貼切不過。
自從他入駐白宮,幾把“火”就燒得全球膽戰心驚。
特朗普的第一把火,燒向了對外貿關稅領域。
2月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對進口自加拿大、墨西哥的商品加征25%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
與此同時,他還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征收25%關稅,取消部分貿易伙伴的免稅配額和豁免政策。
這一動作無疑像一顆“關稅炸彈”,點燃了貿易戰的導火索。
第二把火是在外交戰線重拳出擊。
特朗普在去年12月接連表態,要“控制”格陵蘭島,直言“不排除用武力解決問題”。
甚至還拋出“吞并加拿大”以及“拿下巴拿馬運河”的驚人言論
第三把火則直接燒向了自己人。
上任伊始,特朗普就簽署行政令,宣布以特斯拉掌門人埃隆·馬斯克為首,組建了一個名為“政府效率部”的顧問委員會。
這個“效率部”目標明確,就是要削減政府開支。
據馬斯克透露,他們計劃將政府6.5萬億美元的年度支出中削減2萬億美元,幅度接近三分之一。
而且,這一舉措還包括裁撤一大批政府部門,把目前的400多個機構精簡到僅剩99個,削減幅度超過70%。
特朗普的這“三把火”可以說燒得既迅猛又兇猛。
柏年最近在私密圈子里也分析過,2.0版本的特朗普將為世界帶來兩大變局。
首先,在地緣政治層面,從目前特朗普的種種舉動來看,他已決心將美國從單純的“世界警察”轉變為徹底重塑全球秩序的“黑手黨”。
回顧歷史,自二戰以來,美國幾乎主導了全球政治、經濟和軍事的各項事務。
這一主導地位不僅源自美國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更深植于其自建國以來便堅定推崇的價值觀——就是將民主、自由與人權推向全球。
無論是20世紀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海灣戰爭,還是21世紀的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乃至2022年初爆發的俄烏沖突,我們都可以看到美國的身影。
然而,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的美國,也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
目前,美國在全球擁有約750個海外軍事基地,分布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美國的國防預算占全球總軍事開支的三分之一,且軍費開支遠超其他任何國家,超過排名第二至第十國家的總和。
作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深知這種不計成本的全球擴張對美國而言意味著巨大的財政負擔。
因此,早在2016—2020年的第一個任期,特朗普便著手進行戰略收縮。
到如今重返白宮,隨著美國經濟強勁復蘇,高票擊敗哈里斯,這些因素無疑都增強了特朗普的施政信心,進一步推動了美國外交政策的轉型。
柏年將特朗普政府2.0的外交政策形容為“黑手黨式的脅迫”。
那么,什么是“黑手黨式脅迫”呢?
簡言之,就是通過恐嚇、威脅、操控和強迫交易等手段來謀取利益,迫使合作伙伴屈服,最終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第一任期中,特朗普就頻繁利用關稅作為談判工具,近期更是宣布對中國商品征收10%的關稅。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利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大力推動廣泛的征稅計劃,并依托《特朗普貿易互惠法案》對其他國家實施關稅脅迫。
甚至在就職伊始就通過恐嚇和脅迫等手段,宣稱要奪取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的控制權,揚言要將加拿大納入美國版圖。
他還脅迫美國的盟友為美國支付更多經濟補償和“保護費”,以及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核協議》。
在特朗普的政治世界里,強硬手段和美國優先的利益最大化是他的一貫策略。
所以柏年預計未來四年,不單單是中國,全球也要隨時準備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威脅游戲。
其次,目前特朗普的減稅和放松金融監管政策,很可能再度引發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
今年1月,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將實施大規模的減稅計劃。
據悉,這一減稅計劃包括三個主要部分:
首先,是大幅降低企業稅率,將美國的企業所得稅從21%下調至15%;
其次,是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減輕中低收入群體的稅負;
最后,是針對部分科技企業,實施有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鼓勵創新與投資。
這些舉措無疑為美國企業與民眾帶來短期紅利,但龐大的減稅規模也使得美國財政面臨更為嚴重的債務壓力。
目前美國的公共債務已經突破36.4萬億美元,占GDP的123%。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未來十年美國債務還將飆升25萬億美元。
減稅和大規模財政支出無疑將使這一問題進一步加劇。
此外,特朗普還在大規模取消金融監管。
自第一任期起,他就簽署了一系列旨在減輕中小銀行負擔的政策,甚至廢除了奧巴馬時代的多個金融監管條款。
如今,特朗普回歸后,預計將進一步削弱巴塞爾協議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并大規模精簡監管機構,并支持加密貨幣行業。
目前特朗普放松金融監管的舉措的隱患已經開始顯現。
2023年,硅谷銀行等多家美國銀行接連倒閉,而后來的調查報告指出,這一危機的根源之一正是特朗普時代的監管松綁。
而且伴隨美聯儲近期的降息政策,會導致大量資金涌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一旦泡沫破裂,可能引發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為嚴重的經濟動蕩。
眼看市場風險加劇,投資者紛紛選擇避險資產進行保值。
“股神”巴菲特從2022年四季度起就開始大規模囤積現金,去年9月他手中持有的現金和實物價值高達3252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約2.3萬億元。
他還大規模減持了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股票,從年初的9.05億股減到了3億股,直接砍掉了三分之二。
黃金價格也在節節攀升,預計將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的歷史新高。
這些風向標都表明特朗普的減稅和放松金融監管政策的“短期刺激”背后,隱藏著長期風險,可能會在未來掀起更大的風暴。
二、特朗普新政的目的
那么,特朗普新政的核心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從經濟角度來看,特朗普是在給美國國運續命,不至于讓美國美債違約,美元霸權崩盤。
根據預測,如果將美國的綜合關稅稅率提升至約10%,通脹的上漲幅度預計僅為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物價不會大幅波動。
更重要的是,增加關稅將為美國帶來每年3000億至400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再加上馬斯克提出的政府精簡改革,每年大約可以節省2000億美元。
這一系列“開源節流”的舉措,預計將幫助美國削減一半的財政赤字。
除了解決財政問題,特朗普還計劃通過提高關稅來縮小貿易逆差,使得原本流向外國商品的資金將轉而支持美國本土制造業,以此來掌握未來經濟和戰爭的戰略主動權。
2024年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的全球占比只有15.9%,中國制造業的全球占比是美國的兩倍。
美國制造業就業人數更是“慘不忍睹”。
2024年9月的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就業人數只有1292萬,這一數據比疫情時期的2020年還減少了81萬。
而此番縮小貿易逆差的舉動,每年將為美國減少3000億至4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恢復到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水平。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柏年認為,特朗普的種種舉動是讓美國徹底走向“帝國化”。
什么是“帝國化”?簡言之,就是通過一系列經濟、政治和軍事手段,對其它他想影響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控制、擴張,甚至剝削。
自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以來,他提出了一些令人驚訝的計劃:比如將加拿大變為美國的第51個州、收購格陵蘭島、控制巴拿馬運河,甚至提議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
盡管美國正在削減軍費、減少對包括亞太地區在內的多個區域的軍事影響力,但對于自己想染指的地區,其強硬的態度相較上一任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從而以退為進,真正夯實、強化自身勢力范圍。這或許也才是帝國再度崛起的正確姿勢。
年輕的特朗普與里根握手
三、特朗普新政對中國的重大影響
面對特朗普上任后的3把火,我們也將遭遇一近一遠兩重影響。
首先,短期看,中國外貿,特別是制造業,將受到相當程度的沖擊。
為應對巨額關稅,不少中國企業被迫將生產線轉移至東南亞、墨西哥等成本更低的地區,這對國內制造業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這兩年,我國制造業的不景氣已經產生了不小的問題。
以南方陶瓷業為例,去年已經有36家陶瓷廠因市場萎縮而停產甚至破產,其中廣東地區更是占據了近一半。
數據顯示,我國傳統制造業行業的失業率過去兩年攀升了近12%。
如果特朗普再度揮舞關稅大棒,甚至將關稅提高至60%,國內制造業將進一步陷入“價格內卷”,工廠倒閉潮或將再次出現,數以百萬計的產業工人面臨失業風險。
更嚴峻的是,歐洲很可能會與美國形成“圍攻”態勢。
去年歐盟委員會推動了一系列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制裁,包括高達38.1%的反補貼關稅。
經濟手段之外,歐洲在政治層面同樣施壓。
去年12月,歐盟將6家中國公司和1名個人列入黑名單,理由是他們涉嫌參與向俄羅斯軍隊供應無人機和電子元件,并凍結了他們在歐盟的資產。
歐盟還打算對額外25家中國公司實施制裁,理由是涉嫌與俄羅斯國防業掛鉤的企業輸送了歐洲貨物。
面對雙重壓力,中國制造業出口“遇冷”已成不可忽視的趨勢。
除了制造業領域,往長遠看,特朗普極有可能輾轉能源領域,對我們“卡脖子”。
美國財政部最近宣布,將對伊朗石油工業實施新的制裁,制裁對象為每年向中國運輸數百萬桶伊朗原油的部分個人和實體。
眾所周知,中國是伊朗重要的貿易伙伴,長期保持著穩定的巨大貿易額。
伊朗約 90% 的原油出口到了中國,去年八月,伊朗對中國的石油出口量更是達到日均150萬桶,創下了十年來新高。
如果特朗普通過能源制裁打壓中國的能源供應鏈,這將加劇中國的“卡脖子”局面,導致能源供應緊張,影響經濟發展。
距1月20號,特朗普上臺,僅過去一個月,他就對全球局勢產生了巨大影響。
未來關稅戰、科技戰、金融戰,這些“殺手锏”,無疑也將給中國經濟產生巨大的挑戰。
頭條:后續,關于特朗普推出政策對中國經濟和股票市場的影響,柏年也會第一時間在私密粉絲圈子里做詳細分享,歡迎感興趣的粉絲朋友加入。
當曾經全球的共贏局面,逐漸演變為一種“暗黑森林式”的赤裸裸權力博弈。
我們也必須保持警惕,提前布局應對這場可能到來的暴風驟雨。
最后,我還準備了一份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針對“美國政策攪動全球經濟”的內部分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柏年領取。
后續,關于特朗普推出政策對中國經濟和股票市場的影響,柏年也會第一時間在私密粉絲圈子里做詳細分享,歡迎感興趣的粉絲朋友加入。
感興趣的請加:tides2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