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無冕財經(wumiancaijing)原創發布
作者:小冕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資本市場開年“硬科技”投資盛宴上,再添新秀。
1月份,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下稱“科創綜指”),及其價格指數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指數(下稱“科創價格”)。
隨后,多家公司宣布啟動發行首批跟蹤科創綜指的ETF。日前,易方達基金發布公告,將于2月17日正式發行科創綜指ETF易方達(589803)。
這也意味著,科創板投資“工具箱”進一步豐富,投資者有了新工具選擇。
科創綜指到底是什么?
據上交所數據,截至2024年底,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已達581家,總市值規模超6.34萬億。
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提升,投資者對表征科創板上市公司整體運行情況的指數需求與日俱增,覆蓋度更高、樣本容量更全的科創綜合指數隨之誕生。
▲圖片來自投資知識1號事務所。
不過,在選擇ETF產品時,有些投資者可能會迷惑,有的ETF跟蹤的是科創綜指,有的ETF跟蹤的則是科創價格,這兩個指數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簡單來說,科創綜指屬于全收益指數,科創價格屬于價格指數,兩者成份股完全一致,且都采用實時發布,便利投資者從不同角度觀察科創板整體情況。
而與科創綜指相比,科創價格指數不考慮分紅,反映的是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的價格表現。
其實大家平常在行情軟件里看到的指數點位,很多可能都是價格指數的情況。價格指數以某個時點為基期,用點數變動反映一籃子股票價格變化。因此,價格指數僅計算股票價格的波動,不考慮上市公司分紅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舉個例子,假如指數的某只成份股在分紅前每股價格為100元,該股票進行了每股3元現金分紅,股價在除權后就會變成97元。由于價格指數直接反映成份股的價格變化,指數點位就會相應地自然回落一些。
為了讓投資者充分了解指數整體收益情況,指數編制機構可能還會發布全收益指數,即除了反映股票價格波動外,還會假定所有成份股的現金分紅用于再投資產生收益。因此,當成份股發生分紅派息時,全收益指數的點位不會因股票分紅除權而回落。
科創綜指從科創板中選取符合條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樣本,并將樣本分紅計入指數收益,反映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計入分紅收益后的整體表現,有助于讓投資者理解分紅再投資的長期價值,培養長期投資理念。
投資“硬科技”的新工具
自2020年9月首批科創板50ETF成立起至今,科創板指數體系愈發完善,投資“工具箱”不斷豐富,目前已發布20余條科創板指數,覆蓋規模、主題、策略等類型,境內外相關產品跟蹤規模約2500億元。
科創綜指定位于科創板市場綜合指數,最新樣本數量超過560只,市值覆蓋度接近97%,包含大、中、小盤各種類型股票,為科創板市場提供更豐富、更全面的表征工具。
從行業分布來看,科創綜指的行業分布與科創板全市場整體水平基本一致,半導體、電力設備、機械制造和醫藥等行業數量和權重占比較高。其中,半導體行業權重達到38.1%,電力設備和機械制造行業權重均為10%左右,醫藥行業權重為8.3%,其余行業權重分布較為分散。
▲圖片來自中證指數官網。
從歷史收益表現看,科創綜指自2019年12月31日以來,年化收益相比科創50全收益、科創100全收益,分別高出1.97和2.78個百分點。
有分析認為,科創綜指由于更及時納入新股、覆蓋范圍更廣泛、權重更分散,長期來看收益可能相對好于科創板50和科創100指數。
科創綜指ETF等產品的推出,為投資者布局“硬科技”發展機遇提供了新的優質工具,有望助力資金向創新領域聚集,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暢通“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可以預見,布局科技成長類資產,將有機會享受到正在到來的新一輪“時代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