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情,是誰之過#
婚外情究竟是真愛還是只是在解決需求呢?
其實陷入婚外情的人都誤以為自己進入了真愛,但基本都是把真愛當作借口去滿足私欲。
這里的私欲其實就是自我的需求。
它包括生理需求例如性的愉悅,也包括精神上的需求例如排解孤獨,空虛,挫敗,憤怒,無力。
而能夠消解孤獨,空虛,挫敗往往也是真愛具有的特性,所以這也是很多人在不了解全貌的情況下誤認為婚外情是真愛的原因。
只有一種情況下滿足自我需求的婚外情才有轉換為真愛的可能性,那就是意識到現實里的責任,但往往那個時候也意味著婚外情的結束。
01為什么說婚外情更多是在解決需求?
婚外情的發生其實一直圍繞著“需求”展開,而真愛不僅僅是滿足需求,它是一種更高階的體驗,這部分我們放在第二部分再講。
需求,一個需,一個求。
“需”意味著需要,這是向內的;
“求”意味著要求,索求,索取,這是向外的。
所以需求意味著我內心有一個愿望,我希望它能在外界實現。
如果一個人能夠準確的意識到自己的需求,并且可以辨別哪些可以在婚姻里實現,哪些在婚姻里實現不了,他也能用夫妻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去滿足那些婚姻里實現不了的需求,那這就是好的婚姻。
但你會發現各式各樣的理論在婚姻里具體實踐起來非常的難。
因為婚姻不確定性太強。
就單單說矛盾,婚姻的好多矛盾不僅僅是兩個人的親密關系里的矛盾,比如溝通,共情,理解,更多也是和親密關系無關的,例如人情世故,金錢,老人,孩子,工作,階級,這些也在婚姻里發生,它們無法短暫修復好,不僅無法短暫修復好,還會沒完沒了輪番上演,你只能忍受。
所以婚姻里需求不被滿足才是常態。
那如果一個人僅僅抱著滿足自我需要的追求進入的婚姻的話,他勢必會感受到一股長期不被滿足的難受,當難受的感受超出自己的承受力,便會失控,想背叛婚姻。
而婚姻中不被滿足的需求往往分為兩種:
一種是婚姻里其實可以被滿足的需求,這需要你們倆磨合和溝通。
比如一個人渴望被關注,但是婚姻伴侶習慣忽視我,我感覺到特別生氣。
但這是可調和的,二人可以一起在婚姻里通過覺察共同修復這一點,不用通過婚外情實現。
另一種就是你的這個需求放在哪里都滿足不了。
比如渴望一個我做了什么都永遠無條件愛我的人,這是妄想,不是需求,這樣的需求在婚外情里也滿足不了。
就像一個人感覺到渴,想要一杯純凈水,那這個需求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如果這個人感覺到了渴,但他也不想再體驗渴了喝不到水的折磨,所以他的需求是找到一杯喝了之后就再也不會渴的水,很明顯,這個就是不可能實現的需求。
而這也是大部分人進入婚外情的主要原因。
他以為只是婚姻里找不到這杯水,外面可以找到,但其實是在現實生活里的任何一段關系、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不到這杯水。
人們總是覺得陷入婚外情的人糊涂,嘆息你這是何必,出軌偷偷摸摸見不得光,你自己的婚姻能大大方方;婚外情有的,婚姻里也有,婚外情沒有的,婚姻里還是有,你圖什么?
可他也許圖的就是你看不上的那些東西,他從內心渴望一段見不得光的關系,藏匿于現實之下,因為不用面對現實里這杯神奇的水不存在的真相。
婚姻的真相也是生活的真相。
就像婚姻里存在著意見不同無法調和的常態,但又必須相處著的無奈,金錢拮據但又只能硬著頭皮為家人考慮生存出路的付出,吵架之后不能一味自我中心而是必須得學著低頭的謙卑。
和婚姻一對比,婚外情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吵架了哄一下立馬能和好,錢隨便花,想見面了一條曖昧的短信就能讓人感覺到滿足,不想見面了一個電話對方也會懂事的退下。
婚外情就像一個短暫休憩的中轉站,裝載幻想,讓人遠離現實的侵擾。它似乎處處充滿著滿足,愉悅,興奮,就是一場無窮無盡滿足自我需求的盛宴。
情人好像永遠都會哄你,體貼你,照顧你,也永遠不會把你推遠,讓你失望,你好像找到了一杯喝了之后就永遠不會渴了的水,然后你以為這是真愛。
但可別忘了,你們這段見不得光的關系依然是在婚姻的陰影籠罩下。
你們在發短信時感覺到愉悅,那是你們假想出婚姻里的伴侶是你們共同的敵人;
你們在一起訴衷腸時感覺到的心領神會,那是因為你們偏執地認為外界誰都理解不了你們。
為什么婚外情會讓人一直感受到愉悅和滿足?
因為婚姻默默地替婚外情承擔了那些不被看到的痛苦,悲傷,恐懼,最后還要被冠上婚姻不值得婚外情才是真愛的荒唐言論。
那些認為婚外情是真愛的人可能就是在自欺欺人。
02為什么婚外情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真愛?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想要看看婚外情和真愛的區別是什么。
我們剛才說到了,婚外情是圍繞著需求展開,他的本質是在追逐需求被滿足的愉悅感,這也很像索取。
01
婚外情是索取,但真愛是一種給予
索取的人內心是匱乏的。但給予的人內心是豐盈的。
婚外情是索取,因為他內心匱乏。
這種匱乏不僅來源于失敗的婚姻,而且可能也來源于他失敗的生活。
陷入婚外情的人往往是不得志的人,他自己也經常感受不到快樂,無法和自己平靜相處,所以就是需要多段親密關系的投喂。
而真愛是給予。
如果一個人感受到真愛,他不會一味地等待別人來滿足自己,他會主動給予別人愛。
例如給到第三者清澈的未來規劃,如果知道接下來兩個人要面對什么,便不會深陷婚外情,給家人也帶來傷害,他也會給到婚姻里的伴侶一份歉意,因為能夠作為一個人同理感受到了對方的痛苦。
婚外情里的人好像一個不知滿足的嬰兒,雖然眼里有媽媽,就像出軌的人眼里只有第三者,但他要的只是讓別人盡可能滿足自己,而不是給予對方愛。
主動給予愛的人才是真正會愛的人,他們懂這里面有責任,理解,陪伴,照顧,這在追求享樂、刺激的婚外情里簡直是天方夜譚,婚外情的人是在“依附”第三者,從第三者身上索取價值,這不是愛,更不是真愛。
02
婚外情創造痛苦,真愛卻包容痛苦
很多人總覺得追求婚外情的人是在追求快樂。
實則不然,據我所知很多陷入婚外情的人是非常痛苦的。
有人說但是你不是說婚外情是追求需求滿足嗎,需求滿足了就會快樂,為什么還會痛苦呢?
準確的來說,婚外情是有滿足愉悅需求的功能,但卻不具備承認且包容痛苦的的能力,它的本質是在否認痛苦,不承認痛苦的意義。
婚姻其實是會讓人痛苦的,因為他一般是延遲滿足的,而相比較婚外情就是直接滿足。
但正是因為婚姻里互不讓步讓人痛苦的瞬間,才會顯得二人之后的握手言和多么的珍貴,兩個人針鋒相對才會讓之后留下的淚水更加動人。
這也是需求被延遲滿足的意義。
如果像婚外情需求一直被即刻滿足,想發生什么就發生什么,并且總會被滿足,體驗不到不被滿足的經驗,這樣的親密關系也失去了某種樂趣。
所以婚外情越往后發展出軌者越痛苦,露出的問題比婚姻更大,只不過陷入婚外情的人還在裝傻。
它讓出軌當事人體驗愛而不得的痛苦,讓第三者卷入道德輿論的漩渦,讓婚姻里的伴侶感受被拋棄的怨恨。
但真愛具有包容痛苦的一面。它不帶著傷害性,不會讓三個人同時感覺不幸福,陷入到底誰更愛誰,誰不愛誰的爭奪里,把周圍人卷入內耗,這也是婚外情不是真愛的一個證明。
03
婚外情是在忽視世俗道德,
真愛卻在真的直面世俗道德
可能這也是為什么大家總認為婚外情是真愛的一個原因吧,因為看上去好像他們都在和道德、世俗為敵。
但你會發現一個現象,有些婚外情里的人只要被發現就會立馬分開,特別想和對方撇清楚關系;
或者還有一個情況就是第三者讓出軌者和伴侶攤牌,離婚,當事人就是支支吾吾辦不到,一拖再拖,如果你逼他他還會和你變臉。
如果他但凡對第三者有一點愛,他恰恰有面對真相的勇氣,便會收手,看到婚外情繼續下去的話會一發不可收拾。承認世俗道德的壓力是強大的,接著真誠地承認自身的渺小,給到被婚外情卷入的人一份保護。
但陷入婚外情的人往往對第三者的愛依然是從他自己出發的,他可能很難看到第三者要面臨的道德層面的難處,忽視世俗道德的威力,所以繼續和第三者越陷越深。
這么看下來,婚外情還是停留在需求滿足的階段,遠遠達不到真愛的特征,它在滿足自我的私欲,填滿自身的匱乏感,沉溺于自己能得一杯喝了之后永遠不會再渴的水的幻想。
所以婚外情和真愛本質上就是兩種不同的狀態,也許其中有重合的地方,例如需求的滿足,照顧,愉悅,但并不是說愉悅的關系就是真愛了,它和真愛依然在大部分層面是不相關和不重合的。
我提出一個大膽的推測,婚外情經常和真愛這個詞成雙成對出現,也許因為有人就是需要“混淆視聽”。
出軌當事人這么認為是在為自己背離道德開脫。
他覺得自己是真愛,也試圖說服別人自己是真愛,這樣就不用面對自己在于道德為敵的后果。
第三者認為自己是真愛,是在為破壞他人婚姻這個行為美化。
也許只是拯救欲在作祟,渴望通過在競爭中獲得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但絕不是真愛。
而婚姻里的被出軌者這么認為,是感受到無力想放棄自己這段讓人失望至極的婚姻。
反正這段婚姻我也有情感潔癖了,我也不想繼續了,那就相信他們是真愛吧,我退出,我放棄,行嗎。
就像“三人成虎”一樣,謊言被說的多了還真的就被當做事實了,傳到最后都不知道一開始開始傳的人是誰了。
真愛這個詞反復被套用在婚外情上和婚外情掛鉤,真的讓人忍俊不禁。
如果要說婚外情是真愛的話,也許就只有兩種情況:
如果真的愛第三者,就也會愛自己。那就意識到繼續陷入婚外情會給他和她帶來的悲慘命運,所以立馬結束婚外情,保持雙方最后的尊嚴。
如果真的愛第三者,那就給到第三者行為上的承諾,不要繼續深陷兩個伴侶之間。也看到離婚和第三者在一起真的要面對各種道德譴責和外界的蔑視,最重要的是,和第三者結婚后不要把被譴責下的怨恨加注在你那位真心愛的人身上。
但是大部分人做不到,他們想繼續無償享受那種無條件被滿足的幻想,管他什么尊嚴和體面,開心就好,所以他們做不到理智地斷開。
同時他們也做不到真的離婚和第三者結婚和她同甘共苦,體會被道德凝視捶打的考驗,耐受著世俗的眼光,不加怨言地把這些苦咽下去,不傷害現在的伴侶,也不貶低以前的伴侶。
大多數人最后的做法要么就是被迫回歸家庭,繼續壓榨婚姻里伴侶的價值,繼續讓伴侶滿足自己,意識不到他自己的問題;要么就是糊里糊涂、一時沖動離婚,繼續和第三者重復另一段失望、挫敗的婚姻。
無論是哪種選擇都不是真愛。
除非他開始覺醒,開始意識到他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但是現實是什么?道德準則是什么?哪些可以通過自己滿足?哪些需要外界的幫助?哪些又是根本滿足不了的?
那些滿足不了的就需要默默地自己去哀悼,而不是加注在其他不切實際的期待上。
本文首發知乎平臺:陳曼、王筱、張妍
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