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衫女俠|文
財商俠客行|出品
圖片來源:AI創作
挪威人很喜歡吃沙丁魚,活著的沙丁魚總能賣個好價錢。
但在運輸過程中,漁民們卻遇到一個問題。這些小家伙生性懶惰,捕撈上來后,狹小魚槽里的氧氣越來越少,不少沙丁魚開始有氣無力,甚至死亡。
后來,漁民們就想出辦法,在魚槽里放進幾條鯰魚。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一進魚槽就四處游動。沙丁魚們瞬間被嚇得驚慌失措,為了躲避天敵,它們一改慵懶,拼命加速游動。神奇的是,隨著沙丁魚游動,魚槽里的水被攪動,氧氣變得充足,沙丁魚群恢復了生機。
這樣一來,當漁船抵達港口時,多數沙丁魚仍然活蹦亂跳。
正是鯰魚的出現,激活了沙丁魚的求生能力,這種現象也被稱為“鯰魚效應”。
DeepSeek的橫空出世,也被視為攪動全球AI格局的一條鯰魚。
01
先是在海外科技股中引發了“海嘯”級別的調整。
因為DeepSeek的開發成本相當低,大約只需要600萬美元,而大型科技公司開發類似產品往往要投入1億美元甚至更多。不僅如此,DeepSeek所采用的計算機芯片并非全球最快的,并且其軟件運行所需的電量也遠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多。
這個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一發布,立刻引發了美國科技股的拋售,英偉達的市值在一天之內就蒸發了6000億美元。
緊接著,醞釀了一個春節之后,A股的DeepSeek行情直接開掛。
上周,德意志銀行的一篇研報刷屏了,他們把DeepSeek的崛起,和蘇聯1957年發射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相提并論,標題就叫做《中國的,而不是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這個評價,直接點燃了中國科技股全面的AI自信。
2月5日以來,DeepSeek指數已經連續6個交易日錄得大漲,經過昨天的小幅調整,該指數蛇年以來累計漲幅仍然達到42.96%。(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2/13)
02
DeepSeek這條鯰魚,也激發了全球科技公司的“求生欲望”。
就在昨天,百度官微宣布,文心一言將在4月1日零時起全面免費開放。
而當天凌晨,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在社交平臺X上宣布,免費用戶可無限制使用基礎版GPT-5。
不僅如此,巴黎人工智能行動峰會期間,薩姆·奧特曼向媒體表態:“希望與中國合作。”要知道,這可是OpenAI在采取收緊措施近八個月后,首次做出的180度大轉變!
而在阿聯酋迪拜2月13日舉辦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阿里巴巴的蔡崇信也回應傳聞,確認阿里與蘋果合作。此前有報道稱,阿里巴巴正與蘋果合作,將先進的人工智能功能集成到在中國銷售的iPhone中。
這些科技公司“火力全開”,背后恰恰是由于DeepSeek的“刺激作用”。
03
DeepSeek引爆的熱點還在持續擴散。
短短幾天的時間內,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
這種場景,經歷過2013年“互聯網+”行情的老股民們是否覺得有些似曾相似?
當時,科技股掀起了一波行情,率先上漲的是電子這類上游硬件股票。
可沒多久,下游應用越來越多,開始落地了。行情就慢慢往“互聯網+”的方向轉變。從社交、電商、游戲,到金融、教育、醫療,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深入,把行情推向了又一個“高潮”。
當時那波行情中,除了TMT中下游產業鏈賺得盆滿缽滿,物流、零售、醫療、機械這些傳統領域,也冒出了很多牛股。科技股引爆了整個市場的牛市行情。
興證策略團隊認為,與“互聯網+”類似,AI作為一項通用技術,未來也將加速賦能各個行業,隨著AI應用“多點開花”,也或將推動行情向更多“AI+”的領域延伸擴散。
04
不過,連續大漲之后,昨天市場也出現了調整。
DeepSeek題材沖高回落,TMT行業全線回調。
調整其實也在預期之中,連續大漲之后,短線波動不可避免,重要的是趨勢是否還在?
招商證券表示,預計AI行情將從“寬、大”(各分支普漲)向“細、深”(真正具備價值增量的環節)轉變,整體呈“收斂”態勢,市場對業績能見度較高的環節開始充分定價,市場在AI方向的交易或將從“場景交易”向“商業模式交易”過渡。總體來看,今年2~3月,可能仍然是經典的做多A股的時間窗口。
也就是說,雖然市場短期可能會出現一些波動,但是AI主導的科技股預計仍然會是今年很強的投資主線。
外資也都在積極唱多中國科技股。
摩根大通直接喊話:“未來幾個月亞洲將迎來機會之窗,中國將再次出現戰術性反彈,推動股價上漲。”
他們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中國在人工智能應用領域占據了更強大的地位。人工智能的普及率不斷提高,加上估值相對較低,這些因素相結合,使得中國科技股具有潛在的優異表現。”
摩根士丹利也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有限關注后,全球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中國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價值。”“鑒于全球投資者的持倉較少,我們預計這種勢頭將在短期內持續下去。”
瑞銀證券復盤了4G、5G和云計算時代的經驗后表示,“現在似乎還不到DeepSeek推動的反彈的一半”,他們指出,充足的流動性和較低的利率應該有助于人工智能相關股票進一步重新估值。
05
對于很多節前沒有持倉的小伙伴來說,短期的調整反而可能會提供一次更舒服的上車時機。
在布局方向上,借鑒2013年“互聯網+”的投資經驗,當時那波科技股引發的大牛市中,創業板一直處于市場的C位。而在當前的AI行情中,科創板或許會是另一位新時代的主角。
科創板誕生于2019年,定位“硬科技”,對標納斯達克,目標是助力A股的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這幾年,科創板發展迅猛,已成為A股市場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924”以來的反彈行情中,科創板更是一路領漲,勢頭像極了當年的創業板。
數據來源:Wind,統計區間:2024/9/24~2025/2/13
創業板是在2009年開板,在6年后(2015年)成為了牛市主角,科創板今年也要奔6,從“924”以來反彈的表現和資金熱度來看,科創板或許很可能接過接力棒,成為A股新一輪行情的主角!
布局科創板,最近可以重點關注一下將在2月17日(下周一)正式發行的科創綜指相關ETF,包括科創綜指ETF易方達(589803)等產品。
這只指數有什么特點呢?
1?? 夠全面
科創綜指的樣本涵蓋了科創板里所有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股票,并且,作為一只“全收益指數”,在計算指數收益的時候,還會把這些公司的分紅算進去,能全面反映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加上分紅收益后的整體表現。
這樣一來,指數涵蓋的行業也相當全面,囊括了科創板全部17個申萬一級行業以及46個申萬二級行業中的44個,行業覆蓋度較高。
同時,科創綜指的行業分布相對較為均衡,第一大權重行業占比約45%,前三大權重行業合計占比約70%,集中度低于科創板50和科創100指數。
2?? 夠科技
作為科創板的最強代表,科創綜指也是科技感十足。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指數全部成份股都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權重達58%。此外,指數成份股研發支出較高,2023年平均研發費用率超過10%。
同時,科創綜指助力把握早期科技創新投資機遇。具體來看,科創綜指樣本市值平均數約110億元,市值50億以下的個股數量占比約50%,市值風格偏向中小盤,可與科創板50等指數形成互補,助力投資者布局科技創新企業早期發展機遇。
另外,費用也會對我們的整體投資結果也會產生影響,選擇費用低的基金總是好的。
易方達基金旗下的A股規模指數ETF都實行0.15%/年的低管理費率,科創綜指ETF易方達(589803)等也不例外,幫助投資者低成本布局“硬科技”機遇。
很厲害哦,全文都看完了呢!順手【點贊】【在看】,錢包跟著膨脹!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