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N 驅動菊花小鎮蝶變
記者 劉凱華 樊朋展 文圖
2月15日,距離菊花的傳統花期還有大半年,但“菊花小鎮”——芮城縣學張鄉斜口村里卻已一派繁忙景象。黨群服務中心的裝修工地上,工人們忙碌不停,電鉆的轟鳴聲、錘擊聲交織……該村村“兩委”計劃讓這個“大本營”在2025年的菊花節上發揮更多服務功能。
2022年、2023年,芮城縣連續兩年舉辦菊花節,為當地旅游發展注入新活力。2024年9月20日,我市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芮城菊花小鎮開園儀式更是讓斜口村持續火爆。在菊花盛開的秋季,來芮城斜口村坐小火車、打卡千畝菊田,成為晉陜豫許多游客向往的“詩和遠方”。
產業蝶變:
小菊花鋪就致富路
走進斜口村,一望無際的菊花種植基地映入眼簾。在這里,菊花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
學張鄉黨委書記魏國艷回憶道:“幾年前,村民們大多種植傳統作物,收入有限。我們看到菊花市場的潛力,結合當地種植菊花的背景,決心將其打造為村里的支柱產業。”
為了發展好菊花產業,鄉、村黨組織的干部們邊干邊學,一頭扎進菊花種植知識的海洋。斜口村黨支部書記封國梁帶頭行動,不僅自己鉆研種植技術,還手把手教村民。如今,該鄉、該村很多黨員干部都成了“菊花專家”,都能給村民進行專業的指導。
有了各項經驗,為了讓菊花產業真正落地生根,黨員干部們走村入戶,耐心細致地向村民宣傳菊花種植的前景。
“最開始,大家對菊花種植技術都不熟悉,病蟲害防治和后期加工也是難題。”封國梁說,“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定期請農業專家到村里開展培訓,還組建技術幫扶小組,挨家挨戶為村民解決種植難題。”
在黨組織的推動下,村里不僅建成了智慧化苗木繁育中心,還通過政府補貼,為農戶免費發放優質菊花苗木。
斜口村一角
如今,斜口村的菊花種植面積已擴大到3000余畝,村民收入也大幅增加,每畝可多收6000余元。菊農劉東輝感慨道:“以前種莊稼年收入只有一兩萬元,現在種了菊花,年收入翻了好幾番。鄉里和村里給我們找銷路,還和我們簽了價格保護協議,我們再也不用怕賣不上價了,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三產融合:
金朵朵托起大產業
斜口村的產業發展,堪稱“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封國梁介紹:“斜口村的菊花產業,經歷了從單一種植到加工再到旅游的全產業鏈發展過程。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兩委’帶頭行動,不僅擴大了菊花種植面積,還開設了菊花深加工廠。現在,村里有25家菊花加工企業,開發了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點、菊花美容產品、菊花醋、菊花康養產品等20余種菊花系列產品。”
在斜口村的幾家菊花加工廠區,現代化生產線忙碌運轉,工人們將新鮮菊花清洗、烘干、包裝,制成各種菊花產品。該村還積極引入投資1000萬元的菊花加工項目,為集群發展增添動能。與此同時,斜口村布局了花海“打卡點”30余處,形成“產業區、展示區、示范區”三大核心區域。
“我們村的菊花產業,不僅帶動村民增收,還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去年的菊花節,村里接待了20余萬名游客,創收300余萬元。”封國梁說。菊農李東升說:“以前我們只種菊花,現在村里開了加工廠,我們既能賣鮮菊,又能賣加工產品,收入翻了好幾倍。村里搞起旅游后,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基層治理:
“黨建+”匯聚大能量
在基層治理方面,斜口村創新推出“黨建+網格”模式,把全村劃分為斜口、鐵王、董原3個網格,再細分13個子網格,所有村級事務實行網格化管理。依托“智慧數字鄉村”建設,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實現共治共享。
“我們村實行網格化管理后,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拉近了干群關系。”村民劉嚴昌說,“網格員經常上門給我們做衛生動員和反詐宣傳。鄉里和村里一心為咱老百姓著想,村子能發展得這么好,大家都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在斜口村的發展過程中,黨建引領貫穿始終。通過創新治理模式,構建 “黨建+產業”“黨建+網格”“黨建+直播”的發展格局,匯聚起致富大能量。
菊花產品展示
“黨建+產業”模式下,村里成立了芮城縣菊之韻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由村“兩委”負責運營,形成“黨支部+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不僅帶動全村產業發展,還讓村民享受到產業發展的紅利。
“黨建+網格”模式讓村里事務管理更精細化。依托“智慧數字鄉村”建設,鄉村人居環境治理等工作更高效。
“黨建+直播”模式為菊花產業發展開辟新渠道。村里組織開展了鄉村助農直播志愿者培訓,通過“線上推廣+線下運營”模式,讓菊花產品走出鄉村,走向更廣闊市場。
展望未來:
大治理打開新天地
在產業發展的同時,斜口村的基礎設施也煥然一新。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取代了過去的土路;新安裝的路燈讓夜晚出行更方便;村口嶄新的“芮城菊花小鎮”標識格外醒目,彰顯著村莊的新風貌。
為完善村莊基礎設施,斜口村利用打造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契機,投資2000余萬元進行整村規劃。下水道升級實現雨污分流;道路硬化和拓寬讓村民出行更便利;開放式黨群服務中心、菊花主題廣場和公園,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好去處。
斜口村堅持“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拆除殘垣斷壁、戶外廁所、田間危房50余處,建設3個公共衛生間,并栽植樹木和草坪6公里。如今的斜口村,環境整潔優美,空氣清新宜人,宛如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斜口村的成功實踐有力證明,黨建引領無疑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核心關鍵要素。斜口村巧妙地將產業發展與基層治理緊密融合,在鄉村發展的征程中披荊斬棘,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熠熠生輝的“和美鄉村”發展之路,為眾多鄉村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范例。
未來,斜口村將繼續毫不動搖地以黨建為引領,不斷深化三產融合的廣度與深度,持續創新基層治理模式,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步伐,全力以赴為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貢獻磅礴力量。
2025年02月18日運城晚報
編輯/董應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