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春晚分會場和元宵晚會分會場兩度爆紅之后,進入新春的無錫將再度爆紅:南京、蘇州、揚州三市博物館(院)將攜文物珍寶匯聚無錫,與無錫博物院同臺展出,這場“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 的文化巡展活動,將以“見物、見展、見證、見面”四大板塊展出,計劃為2月22日至3月5日,兩周時間,給廣大觀眾提供精彩的觀賞機會。
無錫當地主流媒體和眾多自媒體,已經迫不及待的報道了這次展出,興奮之意難以抑制。據稱,無錫博物院將展出五件鎮館之寶,已經推出十件珍寶讓無錫民眾和文物愛好者投票選擇。
這次最吸睛的珍寶,可能是一枚“小粉爐”。這是乾隆皇帝最喜歡的小粉爐,學名“芙蓉石蟠螭耳蓋爐”,是清乾隆時期的一件珍貴文物。它由整塊粉色芙蓉石(粉晶)雕琢而成,原為斯里蘭卡進貢給乾隆的原料,后經清宮造辦處的精心雕琢,以其粉紅色澤和剔透質感,成為了乾隆皇帝的珍愛之物。
小粉爐造型古樸而隱含靈秀之氣,色澤溫潤均勻,展現了乾隆時期的高超工藝水平。其造型源自商代的簋,具有圓肚子、圓角以及兩邊有耳的特點,爐身上共有6只蟠螭(一種沒有角的龍),增添了威嚴與大氣。小粉爐內部有許多白絮狀花紋,這些花紋一部分來源于粉晶石天然的裂紋,另一部分則是工匠雕刻時被刻刀震出,雖然本質上是一種瑕疵,但結合香爐的用法,反而增添了一種煙霧繚繞的美感。
曾有自媒體大咖給小粉爐取了個名號:皇帝的少女心。小粉爐現為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吸引了大量觀眾排隊觀賞,是研究乾隆時期工藝美術的寶貴實物資料,同時也成為了文化傳承的象征。
“小甜錫”速報:
“小粉爐”要來無錫出差的
時間定啦!
“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 ”
環省巡展無錫 站
即將于2月22日在無錫博物院開展
網友們紛紛表示
“高低得來看看”
展覽以“數字展+珍貴文物+文創藝術”展示相結合的形式,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也能盡享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成果。
圖片來源:小紅書網友
聽說明明可以靠顏值
偏偏靠努力成了
文物圈的“勞模”
顏王+頂流的
也會現身
同時還能觀賞到
“東漢初錯銀銅牛燈”
“清中期掐絲琺瑯鎏金太平有象熏爐”
“明饕餮紋玉杯”
等珍貴文物
此外
無錫博物院還將選出5件寶藏
作為“小粉爐”的CP
在本次
“數見蘇韻·家門口看大展”中展出
“CP"候選清單:
1.元“鄧萬四郎”款連生貴子紋高足金
李白張口就來的那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沒想到走進了現實,元代江南富豪已經用上了傳說中的金樽,還是一件牌子貨,顏值與功能性兼備,細節感人,貨真價實的“小金杯”!
2.元“陳鋪造”款貘紋海棠形金帶扣
此帶扣由純金打造,元代土豪的炫富神器,盡顯高調的奢華,帶扣整體呈四曲海棠形,閃瞎眼的富貴氣里趴著一只萌萌噠貘獸——這貨可是古代"食夢神獸",相當于自帶驅邪Buff的奢侈品logo。
3. 唐人鹿圖青玉佩
“古之君子必佩玉”,玉和君子是標配。在唐代,有身份的人兒都會隨身佩玉,這件玉佩構思巧妙,左邊的鹿兄昂首挺胸,蹄下生風,中間的仁兄憨態可掬,右邊還有個不起眼的小童子,二人一鹿,看似平平無奇,而deepseek來了都要說一句:鹿(祿)從天降,真真是祥瑞之兆(背面還有彩蛋哦)。
4.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鬲式爐
領導內定的"小粉爐"CP名喚”小青爐“,“宋代小清新”巔峰之作,釉色比初戀還青澀,爐身雖像火鍋,爐腿堪比超模,超~~~講究的宋代文人可不就要用顏值超~~~高的香爐?不得不感嘆宋代匠人的超高技藝,放到今天也是圈粉無數!
5.明“石叟”款銅觀音像
這件藏品明代佛系頂流,觀音姐姐慈眉善目,飄逸瑞麗,端莊優雅,仙氣十足,表情管理滿分。石叟是明崇禎年間掃地僧一般的人物,是一位出色的煉金術士冶煉高人和雕塑藝術大師,英國大英博物館把石叟制的銅佛像、銅香爐列為重要東方藝術品。
6.春秋錯金王子于戈
看這把戈,它全長25厘米,寬15.5厘米,厚度0.8厘米,重量是346克,尺寸、重量都挺中規中矩。不過下部殘斷,好在上面的銘文完好無損。這戈上鑄著6個錯金銘文,字體是“鳥蟲書”,這字體在春秋戰國時期相當流行,就像現在的熱門字體一樣。經專家解讀,“王子于”就是還沒當上吳王的吳王僚。所以說,這把戈可是吳王僚當王子的時候用過的,妥妥的“王子同款”,歷史氛圍感一下就拉滿了有沒有!
7.民國顧景舟梨形朱泥壺
這是一把超厲害的紫砂壺,它是“壺藝泰斗”顧景舟的一把早年梨形朱泥壺!瞧瞧這身材,通長16.5厘米,腹寬10.8厘米,口徑5.5厘米,高10.5厘米,比例堪稱完美,是精雕細琢的藝術品。用朱泥制成,燒制成壺后,胎體致密還特別輕薄,上手一掂量,輕巧得很。再看這顏色,朱色純正濃郁,就像熟透的櫻桃,紅得透亮,特別迷人。
8.清康熙仿嘉靖款青花人物紋筆筒
此件筆筒口徑19厘米,底徑18.5厘米,高15厘米,方方正正、敦敦實實的,看著就很靠譜。它的胎體緊實潔白,釉色清亮,青花發色比嘉靖時期淺一些,又沒典型康熙青花那么鮮亮,青中有點發灰,專家說這是康熙時期仿嘉靖風格做出來的,妥妥的“復古款”。筆筒身上畫著十八學士圖,人物表情、動作都不一樣,文化味這就上來了。
9.五代楊凝式韭花帖
在書法的歷史長河里,楊凝式那可是相當關鍵,起著承唐啟宋的大作用!他年輕的時候,瘋狂癡迷歐陽詢、顏真卿這些書法大神,一路鉆研,還溯源到了書法界的“頂流”二王。楊凝式的書法作品,直接把唐楷的境界給拓寬了,還為宋代尚意書法開了個頭,這影響力,簡直絕絕子!沒成想傳奇書法家還是個吃貨。午睡被餓醒,恰逢友人贈送韭花,鮮香可口,肥嫩的羊羔肉配上它,不要太靈哦!
10.明朱元璋行書手諭卷
這份珍貴的詔令,是朱元璋傳世極為罕見的親筆手書之一,不拘繩墨,儀態生動,別具風神。全卷紙本,文14行,共118字,文意是告示手下大將徐達,日后擒獲敵寇不必再押解回來處理,可以直接在軍中就地處決,原因竟是之前被捕關押的張士誠部眾不僅成功越獄,還殺了獄卒,劫走了軍需船只,這一波真是血虧。
大家最喜歡哪件寶藏呢?
評論區說說吧~
你之前在其他展覽上看過“小粉爐”嗎?
歡迎帶圖評論~
信息來源:無錫博物院,無錫發布
關于江南文化播報
江南文化播報是一個關注江南,講述江南,播報江南的公眾號,文章部分來自江南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江南文化》雜志。歡迎廣大作者惠賜大作,以文會友,歡迎關注傳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點擊公眾號名片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