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一路高升的同時,魔童已然變成各地文旅的“福娃”。
這背后,離不開影片內外的父母托舉。
01 哪吒家
母愛是“刺猬”型小孩力量源泉
殷夫人如中國傳統母親一樣,她的愛無私且深沉,對哪吒是毫無保留的接納。
她深知哪吒生來便被視為魔童,遭受諸多偏見。
為了讓哪吒能快樂成長,即便軍務繁忙,仍擠出時間陪伴哪吒玩耍。
面對哪吒因魔性誤傷他人,她心疼孩子的同時,也堅定地維護他,四處奔波為哪吒尋找解脫之法。
殷夫人的愛,從不被外界看法左右,皆發自母愛本身。
而身為魔丸的哪吒,本質上是一個刺猬型小孩,外在表現惹是生非、桀驁不馴,內心卻極為自卑、敏感。
第二部中,哪吒為了幫助敖丙重塑肉身,在太乙真人的引領下前往玉虛宮進行修仙考核。
臨行前,殷夫人想擁抱自家的闖禍精,哪吒卻極為“嫌棄”地拒絕了。
那一瞬間,太乙和敖丙都看出哪吒“鬧別扭”的毛病又犯了,他其實不想拒絕母親的擁抱,但又覺得這樣“黏黏膩膩”的非常肉麻。
當哪吒通過升仙考核后,玉虛宮執掌者的無量仙翁特許他與兩位兄長金吒、木吒短敘話家長時,哪吒卻讓彼時共用一體的敖丙代自己見兄長。
那一刻,這只小刺猬躲進了自己的殼中,柔弱的內心蜷縮在角落里……
魔童自卑了。
哪吒知道自己不如敖丙豐神俊朗,他不想讓素昧謀面、已經在兩位菩薩身邊聆聽春風化雨教誨的金吒、木吒失望。
其實,越是乖張、越是離經叛道的人,越是在意他人的想看法。
反觀殷夫人,不僅不被他人看法左右,甚至都不在意哪吒豎起的尖刺。
即便是刺猬,也渴望無條件的愛吧?
在殷夫人深受重傷,即將被三昧真火煉化成靈丹的時候,竟不顧一切地抱住了中了穿心咒、滿身是刺的哪吒,她說:
“和你度過的每一天,娘都很開心,娘從沒在乎過,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兒。”
“最后了,娘只想再抱抱你,娘不能陪伴你長大了,今后的路你要自己走?!?/p>
那一刻,不僅哪吒泣不成聲,影院中的大人也暗自哽咽。
02 申公豹家
父愛如磨礪石,讓你價值連城
比起哪吒一家的直抒胸臆,申公豹一家要隱忍得多。
第二部中,申公豹父親申正道一出場,便以嚴苛形象示人。
雖然身為妖,但他只是一心修道成仙,將位列仙班視為理想與信仰;
同時,他身上也存在著中國式父母的刻板教條,認為妖天生低人一等,必須通過艱苦修煉,煉化身上的妖性。?
申正道像一塊磨礪石一般,讓兒子申公豹這樣的深山璞玉變得越來越價值連城,成功躋身仙界、成為玉虛宮某一任捕妖隊長。
然而,申公道不知道的是:申公豹為獲得父親眼中“人上人”的神仙身份,暗地里替這群神仙做了很多臟活錯事。
或許就因為申公豹天生為妖,即便跨越了階層,也是階層中最適合作孽的妖吧。
突然想起了申公豹在第一部中給敖丙講的話: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原來這成見的根源竟是自己的父親。
記得申公道對站在梅花樁上的妖怪們說:誰讓你們天生是妖怪。
是呀,妖怪們想跨越階級,成為令世人看得起的神仙,是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的。
這些成見成為妖怪努力的動力,也成為壓在他們心靈上的大山。
葉璇曾在《見字如面》欄目中,演讀了一封早在2004年便火爆網絡的信——《我奮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其中有幾段話令人印象深刻:
我的白領朋友們,如果我是一個初中沒畢業就來滬打工的民工,你會和我坐在“星巴克”一起喝咖啡嗎?不會,肯定不會。
比較我們的成長歷程,你會發現,為了一些在你看來唾手可得的東西,我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從我出生的一刻起,我的身份就與你有了天壤之別,因為我只能報農村戶口,而你是城市戶口……考上大學是我跳出農門的唯一機會。
讓騾馬們走入羅馬的浪潮背后,又有多少申正道呢?
他們傾注自己所有心血,督促孩子跳龍門,可龍門水的深淺,只有申公豹知道。
申公豹這類的孩子,懂事得讓人心疼。
家人遙望的地方有著鮮花和荊棘,他們擁抱著光環下的向陽而生,又承受著黑暗里的向下扎根;
可他們卻選擇了報喜不報憂,不想讓家人的濾鏡破碎,那是普通人長久以往對于光明和美好的殷切向往啊。
03 敖丙家
新時代父母,愿意讓你放手一搏
與申公豹、哪吒不同,身為東海三太子的敖丙本可以與父親敖光帶著龍族全身而退,在神魔大戰中明哲保身。
一向愛子如命的敖光看到兒子的猶豫后,竟然選擇了放手,他對兒子說:
“我可能是年紀大了,沒有勇氣再和這個世界碰撞。我以往對你的要求,都是以我的經驗,希望為你謀得幸福?!?/p>
“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得你去闖?!?/p>
敖光的話,是多少子女想從自己父母嘴中聽到的?
是啊,父母輩的經驗論已經不足以指導孩子的成長了。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都生活在信息繭房中。
除按照興趣推薦外,大數據嚴格進行年齡劃分,不同年齡層次觀看到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70后、80后、90后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樣了,何況00后、10后呢?
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中國父母漸漸明白了兩代人的相處之道:鼓勵、理解、放手。
他們開始摒棄以往的行為——打壓、貶低、攀比。
過年去舅舅家,他都在感慨:年輕人太不容易了。我去年已經立下規矩,工作的孩子不問收入,校園中的孩子不問成績,適婚年齡的孩子不問婚姻。
新時代的中國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
他們雖然不會做得和殷夫人一樣盡善盡美,但已經學著逐步從申正道往敖光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