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會不知道轟動全球的小哪吒吧?來,先看視頻:
非常欣慰地看到這個受到億萬人關注的熱映動畫片中,竟然有了心肺復蘇的情節。
先別噴太乙真人做得是否標準、是否規范,至少它向大眾傳播了正確的急救理念:溺水急救需要心肺復蘇,而不是擠水、控水!
就沖這一點,我們就要給創作團隊拍手叫好!
應急能力是由4個方面構成的:
而在這4個方面中,意識又是排在第一位的。有了正確的意識,再去學習相關的知識,掌握熟練的技能,配備必要的裝備,才能最終具備完善的能力。
當然,我們不能把動畫片當成科教片來看。所以,太乙真人的急救意識雖然正確,但他畢竟是一個古代的仙人,知識和技能還是欠缺的,大家可千萬不要跟著他的操作去學習急救哦!
那么,太乙真人到底哪些方面做的不合規范、不準確呢?下面我們來截圖逐個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么要做心肺復蘇?我們給發生了什么情況的人做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是給沒有反應(意識)+沒有呼吸(或僅為瀕死樣呼吸)的人做的。此時他的心臟已經不能正常跳動了,無法正常泵血了。心肺復蘇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胸外按壓,擠壓患者的心臟,使其被動地泵血。
所以,娃兒還有脈搏,就是有心跳,就不需要心肺復蘇。而且,對于普通的非醫務工作者,評估是否需要心肺復蘇的方法是觀察其是否有反應、是否有正常呼吸?而不是評估脈搏(醫務人員才需要評估脈搏)。
再來看他的按壓:
正確的按壓手法是雙手指頭相互交叉,用掌根按壓患者的胸骨下半段:
當然,如果是太乙真人那么大塊頭、那么大手掌的人,去按壓一個胸廓還沒有他的巴掌大的小不點,要么用單手的掌根去按壓(1歲以上的兒童),要么用兩根手指頭去按壓(1歲以下的嬰兒):
真人吐真氣的人工呼吸也有瑕疵:
首先是不需要這樣大張著嘴深吸氣,因為這會導致過度通氣,而過度通氣是有害的。
正確的做法是按壓30次之后,正常的吸氣、正常的呼氣,連續吹兩口之后,然后繼續進行按壓。
不過對于溺水停止呼吸的患者,因為大多情況是窒息時間較長,更優的做法是先進行人工呼吸,然后再開始按壓。
當然,如果現場記不準確,先開始按壓也沒有大問題,畢竟按壓30次也就是15-18秒鐘的時間。與其糾結思考到底是先按壓還是先吹氣,不如干脆立即動手,先干什么都比猶豫糾結耽誤時間要好得多。
除此之外,搶救任何心跳驟停的患者,都應該讓人去尋找附近的AED。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做心肺復蘇的意義,就在于等待AED、等待120 。
總結起來,搶救一個溺水心跳驟停的患者,應該采取如下流程:
說到底,能力是需要四個方面共同完成的,你就算是認真看了這篇文章,理解的完全正確,也不等于能掌握救人的能力。
所以,去線下參加一個急救培訓班吧,因為技能是看不會的,需要手把手教、手把手練。不然,你連太乙真人也不如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