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驟停,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搏動突然停止,瞬間喪失了收縮、舒張功能,導致以腦為代表的全身組織器官供血、供氧完全中斷。對于呼吸、心搏驟停的傷病員來說,最佳搶救時間窗口是“黃金4分鐘”。如果能在現場給予及時的徒手心肺復蘇,并配合AED的使用,可大大提高搶救成功率。
實施心肺復蘇
可即刻建立人工循環
目睹他人發生心搏驟停,該如何施救?
★第1步,確保現場環境安全。
立即評估現場環境是否安全,確保施救者、被施救者及周圍其他人的安全。如果環境有危險,應迅速排除危險或轉移到安全地帶。
★第2步,判斷被施救者是否需要進行心肺復蘇。
1.通過輕拍雙肩,分別在兩側耳旁大聲呼喚、詢問,判斷被施救者有無反應、是否意識喪失。
2.用5~10秒的時間,通過觀察其胸部有無起伏,判斷有無呼吸。如果被施救者既無反應又無呼吸,即可確認為心搏驟停,需要實施心肺復蘇。
★第3步,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請人幫忙盡快就近取來AED。
一旦發現有人突然倒地,通過檢查發現其無意識、無呼吸(或呈嘆息樣呼吸),施救者應該立即向周圍人求助,包括快速撥打“120”急救電話、取來距離事發地點最近的AED。
★第4步,胸外心臟按壓。
施救者將右手掌心對準被施救者胸部正中、兩乳頭連線中點,左手疊壓在右手掌背上,雙手十指相扣,掌根重疊,手指翹起,雙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傾,利用身體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壓患者的胸廓,確保按壓深度為5~6厘米,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120次。
★第5步,開放氣道。
當呼吸、心搏驟停后,全身肌張力下降,包括咽部與舌肌肌張力下降,導致舌后墜,造成氣道梗阻。施救者可將一只手的小魚際部位放置在被施救者前額并向下壓;另一只手的示指(又稱“食指”)和中指并攏,放在被施救者頦部(俗稱“下巴”)并向上提,使其頦部抬起,通常使被施救者下頜角和耳垂的連線與水平面垂直。
注意,如有跡象提示被施救者可能存在脊柱損傷,則不應采用仰頭舉頦法,需要改為雙手抬頜法開放氣道。
★第6步,口對口人工呼吸。
施救者用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捏住被施救者的鼻翼,用自己的雙唇把被施救者的嘴完全包住,向被施救者嘴里吹氣2次,每次吹氣的時間要維持在1秒左右,吹氣時應見被施救者胸廓隆起,但要避免過度通氣。吹氣完畢,施救者松開被施救者的鼻翼,讓其被動呼出氣體。
注意,施救者應先對被施救者實施30次連續心臟按壓,再進行2次人工呼吸。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布巾或其他物品來遮蓋被施救者的口唇,以避免直接接觸。
心肺復蘇成功的表現:被施救者出現自主呼吸;瞳孔由大變小,眼球有轉動;面色由發紺轉為紅潤;可以說話;四肢、頭部可以自主活動;施救者可以捫及被施救者頸動脈或者其他大動脈搏動。
盡早使用AED
把握黃金搶救時機
AED是一種便攜式、易于操作、專為現場急救設計、經內置電腦分析判斷傷病員是否需要電除顫,若符合指征則自動給予電除顫的急救設備。
心臟正常跳動時,呈有規律的收縮和舒張,以排出血液和回流血液。
當心搏驟停時,最常見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是室性纖維性顫動(室顫)。此時,心室肌會出現快速或微弱地收縮,不協調地快速亂顫,使得心臟喪失了泵血功能,導致脈搏和血壓消失,心、腦等器官和周圍組織的血流灌注完全中斷,危及生命。
胸外心臟按壓雖能為傷病員重要器官提供暫時的供血,但很難讓其恢復自主心跳。在符合指征的情況下盡早使用AED進行電除顫,可以極大提升傷病員的搶救成功率。
據統計,80%以上的心搏驟停都是因心臟室顫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室顫唯一有效的搶救方法就是電除顫。
如果能在發生心搏驟停1分鐘內,立即實施心肺復蘇和用AED開展急救,搶救成功率可高達90%,每延誤1分鐘,搶救成功率下降10%。
由此可見,把握AED的黃金使用時機,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核心要點。
如何使用AED
★使用步驟
第1步,開機。
拿到AED,打開蓋子,按下電源鍵,隨后按照語音及圖片提示操作。
第2步,貼電極片。
根據AED機身以及電極板的圖示為被施救者貼上電極片(注意位置準確),并將電極片的插頭插入AED主機的插孔中。若其胸部有水或汗水,需快速擦干,再貼電極片。
第3步,分析心律。
確保無人接觸被施救者,等待AED的心律分析結果以確定被施救者是否需要進行除顫。
第4步,放電除顫。
如果AED根據心律分析判斷被施救者需要進行除顫,則AED會通過語音發出操作提示。施救者在得到“除顫”的指示后,需等待AED充電,并確保所有人不接觸被施救者,隨后按照提示按下“電擊”按鍵除顫。電除顫完成后,應繼續對被施救者進行5個周期的心肺復蘇(約2分鐘),之后遵循AED的語音提示操作。如果AED提示被施救者不需要進行電除顫,則施救者應繼續為其實施心肺復蘇。
第5步,循環操作。
每2分鐘AED會自動重新分析心律,重復步驟3~4,直至被施救者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或專業救援人員到達現場。
★注意事項
不同AED的使用方法可能稍有不同,施救者可按照語音提示及圖示操作。
文:北京急救中心 賈大成、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院前急救部副主任醫師 趙金川
編輯:劉洋 李詩堯
校對: 楊真宇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