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號稱“捅過7億人嗓子眼”的男人又回來了。
這一次,他不再穿著防護服,而是西裝革履地坐在高鐵商務座上,對著鏡頭調侃:“我得舉報我自己高消費。”手機屏幕前,數萬網友看著這個曾日進斗金的“核酸大王”,在限高令下依然談笑風生,評論區炸成了煙花現場。
01
“限高令” 引發的軒然大波
2月10日,一則消息震驚全網: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張核子,因在勞動爭議案件中未履行20萬元給付義務,被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費措施。
這一事件瞬間點燃輿論,讓曾站在核酸檢測風口浪尖的“核酸大王” 張核子,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焦點。?
幾年前,給全國7億人做核酸,賺的盆滿缽滿,然后被傳追上風口搞預制菜的張核子,竟然連20余萬都拿不出來?很多吃瓜群眾表示不理解。
有網友就表示:又是核酸檢測,又是預制菜的,撈了那么多,還不知足嗎?
戲劇的是,深圳南山區法院的限高令文書墨跡還未干,張核子的抖音賬號就更新了。
2月12號元宵節這天,張核子和助手在抖音個人賬號,發布了一條自己乘坐高鐵商務座的視頻。回應此前深圳市南山區法院對張核子個人和公司采取的限高令。
該視頻中,張核子還特意將鏡頭轉向了「商務座」服務臺,在成功坐上高鐵商務座后,張核子和隨行人員談起了被報道的限制高消費的事。
張核子轉頭看了下商務座座椅,問道:「這限高了嗎?這個就是高消費啊,我得舉報我自己高消費,也就是說,張核子實名舉報張核子高消費……」?????
這個精明的商人完成了對公眾智商最赤裸的挑釁。
不過,?被限制高消費的新聞,很多官媒都下場報道了,而且這個被限制高消費的信息,也不是媒體編造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法院公布的生效了的法律文書,是公布在官方平臺的。
??但整個視頻中,張核子未直接回應被限制高消費的事。最后只是表示,這些內容,最好讓它一直留在那里,讓時間去證明一切,有些是非曲直,事件可以證明一切,真英雄、假英雄,讓歷史去評述。???
張核子這一舉動,引發了網友們的怒火,紛紛表示法院限高令對于資本家和普通人是否區別對待生效,并在視頻評論區下面喊話深圳南山區法院出來解釋,有人表示這太無法無天了。
事實上,最近關于張核子的熱搜可不少。例如:?員工發開工紅包、新業務瞄準保健品、直播帶貨銷售額為0等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每次熱搜下方的評論區都出奇的一致,網友們紛紛直言“不義之財終反噬”。
從曾經的風光無限到如今的限高困境,張核子的商業版圖正面臨嚴峻挑戰。
02
風口收割者,鐮刀永不眠
回溯過往,張核子在疫情期間可謂風光無限。旗下核子華曦實驗室承擔超7億人次核酸檢測,核子華曦的藍色帳篷在各大城市如病毒般蔓延,他也因此被稱為“核酸大王”。
穿著防護服的張核子站在某檢測點,對媒體說出那句載入商戰史的名言:“我們不是在賺錢,是在替國家分憂。”
分憂的代價是蘭州實驗室誤報陰性導致疫情擴散,是濟南分公司讓保安冒充采樣員,是深圳機構偽造檢測報告。天眼查數據顯示,核子基因三年內違規23次,累計罰款不足其單日營收的零頭。當普通人因誤檢被隔離失去月薪時,張核子正賺的盆滿缽滿。
疫情結束后,張核子試圖轉型,在當下這個時代,流量就是一切生意的根本,而張核子的生意版圖可以說四處開花。??????????????
比如在上面發文支持之前就進軍預制菜,比如打著“讓人類再延長10年壽命”的旗號涉足短視頻領域,更是建立了幾十個直播帶貨矩陣號,幾乎是哪個行業有賺錢前景,哪里就有張核子的身影。賺錢永不眠,在核酸大王這里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比如在2023年,張核子成立武漢核子農業,試圖在預制菜與農業領域開拓新的市場,并注冊了 「九谷益圣」商標,預制菜業務也不知為何,沒有進展,隨后回應稱,該公司主要專注功能性大米種子。
此外,張核子還在積極布局進口保健品業務。相關視頻內容顯示,核子基因或為日本WAKI制藥的中國總代理。項目推介會現場的櫥窗里,擺放有WAKI益生菌、斯里蘭卡五層龍屬(控糖產品)、Reveur洗護用品等。
從核酸檢測到功能大米,從日本保健品到直播帶貨,張核子的商業版圖像一張精心織就的網,每個網格都寫著“剛需”二字。只是這次,再沒有防疫政策為他托底。?????????????????
有網友直言:“我對預制菜沒意見,但對張核子搞的預制菜有偏見!”
就像三年前沒人想到棉簽會成為生意,現在誰又敢保證功能大米里沒有“科技與狠活”?
這種頻繁跨界、急功近利的操作,被解讀為“賺快錢”的慣性思維,公眾對其轉型動機充滿懷疑:“從‘捅嗓子眼’到‘捅預制菜’,他只想捅破消費者的錢包”。
消費者用腳投票的力量,正在重構商業世界的規則。
紙質報告可以粉碎,但刻在7億人記憶里的棉簽,早已筑成永不坍塌的審判臺。
03
試圖洗白卻遭集體抵制
曾經,張核子試圖通過短視頻來重塑個人形象,回鄉祭祖、捐款母校、分享創業故事,表演式洗白。
然而,他的這些舉動并沒有得到公眾的認可,評論區一條高贊:“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你的創業故事我們早看膩了!”直接把張核子的創業之路打入谷底。
事實上,公眾的不買賬本質上是對“劣跡企業家試圖用流量覆蓋污點”的集體抵制。
從張核子的動作來看,其頻繁活躍于社交媒體,或許目的也是希望能和網友建立直接溝通的平臺,打造新的人設。??????然而這條路,現在看來,對于張核子來說,異常的難走……
俗話說,互聯網沒有記憶,但對張核子這事兒,大家的記憶可深刻著呢。他的跌落,不只是個人的悲劇,也給所有想追逐風口的企業敲響了警鐘。在市場里,追風口本身沒錯,但要是沒有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正確的價值觀,就算一時成功,那也只是沙灘上的城堡,一點風吹草動就可能崩塌。
深圳這座城市記住了太多故事:記住過華強北的造富神話,記住過騰訊的QQ企鵝,也記住了核子華曦的藍色帳篷。當資本的游戲從棉簽轉向大米,從試劑盒轉向保健品,普通人終于看清——某些人所謂的“商業嗅覺”,不過是把民眾的生存需求做成饕餮盛宴。
我們或許改變不了鐮刀的方向,但至少可以讓口袋里的鋼镚兒說話。畢竟在這個魔幻現實主義的商戰劇里,每個消費者都是手握遙控器的觀眾。
希望以后那些想走歪路的企業都能醒醒,別再把消費者當傻子。只有實實在在做事,本本分分賺錢,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這樣的企業才能長久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