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寵物市場火得發燙,新品牌、新產品像雨后春筍似的冒出來,競爭早就到了貼身肉搏的地步。可越是熱鬧,藏在底下的亂象就越容易冒頭——虛假宣傳、夸大功效,成了不少商家和主播鉆空子的“財富密碼”。
最近,上海麗它貿易有限公司就栽在了這上面。他們在天貓經營的“加拿大品牌CRANIMALS克雷蒙旗艦店”,因為給一款叫“克雷蒙泌尿莓”的產品做虛假廣告,被市場監管部門罰了3萬塊!這可不是個例,是寵物行業又一個因“吹牛”被罰的典型。
一、“比肩抗生素”?吹牛吹破了!
這家公司具體干了啥?他們在產品詳情頁里寫得可“神”了:
第一段說,有“獨立獸醫研究”發現,按說明吃這產品,對“患有尿路感染的寵物有益”,還煞有介事地引用了《美國獸醫研究期刊》2016年的文章。
第二段更離譜,直接宣稱“獸醫實驗證實”這泌尿莓“對于尿路感染的作用與抗生素一樣有效”!這宣傳語,簡直是把保健品吹成了特效藥。
監管部門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一查那篇引用的論文,發現研究確實提到了蔓越莓提取物可能對預防大腸桿菌黏附有點作用,但根本沒提治療效果,更沒有和抗生素對比的數據!說白了,就是把“預防可能性”偷換概念成“治療效果”,甚至吹成“媲美抗生素”。品牌方也拿不出其他證據來圓場,這宣傳完全站不住腳。
處罰結果很明確:
公開“打臉”:要求在天貓店首頁掛出更正聲明,持續3個月,版面要夠大夠醒目,讓之前被誤導的消費者都能看到。
真金白銀罰款:3萬元,白紙黑字。
二、亂象背后:寵物行業的“老毛病”
這次處罰,又把寵物行業長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擺到了臺面上:
1、“嘴”比“腿”快,標準模糊:行業紅火,但統一的、嚴苛的準入和宣稱標準還沒完全跟上。有些企業賣產品,功能說得天花亂墜,科學驗證卻跟不上。更隱蔽的是,有些商家刻意模糊“飼料/保健品”和“獸藥”的界限,玩“療效暗示”的擦邊球營銷,誤導消費者以為普通食品能治病。
2、罰得輕,賺得多?虛假宣傳帶來的流量和銷量,可能遠超違法成本。3萬元的罰款,對一些企業來說,威懾力可能還不夠強。這“收益與風險失衡”的老問題,仍是行業規范的一大障礙。
三、監管趨嚴:想“混”下去?難了!
不過,風向已經在變!監管部門對寵物行業的關注度和執法力度明顯加大了。特別是涉及寵物醫療、獸藥這些敏感地帶,比如“人藥獸用”這類灰色操作,監管已經是查得更嚴、罰得更緊,給全行業都敲響了警鐘。
可以預見,隨著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寵物食品(包括保健品)領域的監管細則肯定會進一步收緊。以后想靠幾句“神乎其神”的廣告詞就忽悠消費者?沒那么容易了!對宣傳真實性的核查,只會越來越嚴格。
結語:靠“吹”走不遠,信任才是真金白銀
對咱們寵物行業來說,廣告說得實在、產品真有實力,不該是監管部門“逼”出來的,而應該是企業想長久活下去的自覺選擇。寵物健康這事兒,關系著小家伙們的生命健康,也牽動著萬千“鏟屎官”的心。行業要健康發展,終究得朝著更專業、更透明的方向走。
品牌想讓人信得過,靠的不是天花亂墜的廣告詞,而是實打實的產品力、經得起檢驗的科學依據和真誠的服務。只有把信任的底子打牢了,市場才能真正繁榮,企業的發展也才能站得穩、走得遠。這3萬塊的罰單,是警鐘,也是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