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友溫先生投稿:
今年48歲的我,1998年大學畢業后,就留在省城工作,然后忙于工作,又結婚生子,在城里買房等等事情,讓我很少回老家。
以前過年過節還會回去,但自從把父母接到了城里養老后,回老家的次數就更少了。
雖然說一直在省城居住,但我內心也一直很回味農村的生活,尤其是回憶起兒時,我就覺得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生活。
小時候的我,很野,喜歡上山撿柴火、摘野果,下河游泳、摸魚蝦,鉆田里玩泥巴、釣黃鱔、過家家。
還有喜歡到處串門,人小鬼大的我,不管是比我高幾年級的,還是小很多歲的,我都能和他們玩成一片。
那時候的村子雖然很破舊,大部分人家都還是住著老瓦房,甚至幾家人住在一起那種,但我卻覺得這樣的生活很美好。
鄰里之間互幫互助,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不像城里那般,鄰居都是陌生的,冷淡的,互相避諱的。
每當想起這些,我就格外想回到農村生活,也一直很努力爭取回老家的時間,但過去回老家都是匆匆忙忙,甚至很多次都是回去掃個墓,待不到幾個小時就跑了。
直到去年,因為花了十來萬翻修了老瓦房后,父母就說今年要回去過年,說這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儀式。為此,原本年底最忙碌的我,也找了這個理由,回老家待了半個多月。
我以為這回家長住,會讓我再次體驗到兒時那美好的農村生活,誰知這次回家,卻讓我發現,農村環境再好,也很難回到從前的樣子。
為什么說回不去了?我總結了這幾點:
1、農村生活難以適應
剛回老家的那幾天,感覺一切都很好,可以吃新鮮的蔬菜、喝天然的井水、呼吸最清新的空氣,和最淳樸的老家人嘮家常。然而,多住幾天后,卻讓我享受不起來了。
農村的蔬菜是好,但種類不多,吃來吃去就那幾樣,想吃點其他的都得去大老遠的集市上買,而集市一周才兩次。
集市上的小攤小販賣菜,什么菜都帶不少泥巴,幾乎都說是自己家種的,然后賣的很貴,城里超市都賣二三元一斤的,他們敢賣五六元。
并且跟著這些小攤販買菜,還不能像城里超市那般挑挑揀揀,挑的多了,攤主就會不高興。
想吃點肉,比如海鮮、牛肉羊肉啥的,還得去鎮上。
買些生活用品和小零食質量的,雖然村里有小超市,但種類不多,并且很雜的品牌,價格也普遍嬌貴,省城一包鹽巴,也就2.5元,這里要賣4元。
2、沒什么人也沒什么娛樂活動
農村的環境變好,家家也建了新房,但還在村里常住的人卻越來越少。
青壯年都去了城里工作和定居,小孩也因跟隨父母或者為了更好的學習資源去了城里讀書,平日里就一些老人在家。
就算過年了,很多在城里安家了的,幾乎不回來過年,頂多就除夕上午,回來祠堂祭拜一下,放個鞭炮就匆匆回城里了。
只有一些條件一般,或者家里還有老人留守的,或許會在村里待得久一點。
而像我們這些在外生活了十幾二十年的人來說,即使村子里還有人,但一般都沒啥交際,見了面也會顯得尷尬,因為離家太久,有些人都變了模樣,有些人則忘了怎么稱呼,還有些人則是互不認識。
以前和我一起長大的小伙伴,在過去二三十年里,各奔東西,沒了交際,路上遇到了也只會客套的問候一聲,然后就無話可說了。
除了沒什么人,農村也沒啥娛樂活動,過去過年的時候,還有舞龍舞獅,過年拔河,還有放煙花鞭炮的活動。
而如今過年就像一個應付了事的形式,家家貼個對聯,年三十一起去祠堂祭拜,最后就各回各家,沒啥活動了。
以前總嚷嚷要回老家的老媽,今年回來過年,待了四五天,就表示太無聊了,沒有廣場舞,也沒有唱歌的,只有一群打麻將的老人家,每天只能在老家吃喝拉撒睡。
我的二寶,聽到我給說了我兒時的一些事,他也很想回去找小伙伴玩,但這次回來待了兩天,就鬧著要回城里去了。
究其原因,就是村里的小孩一放假,一個個不是捧著手機打游戲,就是刷視頻,要么就是騎著單車到處耍,沒幾個會像我小時候那樣,做一些有趣的活動。
3、看病買藥很不方便
以前村里都有一兩個赤腳醫生,開店賣藥,有個頭疼腦熱,感冒那些,都可以在村里看好。而如今,想看病,或買個藥,都得去鎮上的衛生院,以前那些赤腳醫生都不準行醫了。
雖然村里到鎮上,開通了公交,但一天就四趟,還是定時定點的,導致看個病都得挑時間。
就算去鎮上的衛生院,也不是所有病都能看得,就拿我母親的心臟疾病,去到衛生院都說他們沒這個能力,要我們轉到縣城的大醫院去。
甚至夏天的時候,有鄰居被老鼠咬了,要打狂犬疫苗,都說沒貨,要去縣城打。
真有個急病,叫來的救護車,也都是縣城大醫院派下來的。
4、人情世故特別多
我是年二十三回來的,到年初七才走,在這十五天里,村里就辦了五場酒席,三場婚宴,一場添丁酒,還有一場是搬家宴。
在我們這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如果沒人在家,一般都不會被人特意去邀請,但有人在家,即使沒有人上門邀請,都得一家出一個人參加酒席。
并且任何酒席都是要包紅包的,每個紅包起步100元。如果以前對方來參加過你的酒席,包了100元,這次你參加對方,紅包就要增加。
除了酒席,村里有人生了大病,挨家挨戶都要派個人,帶著紅包去看望。
如果不想去,但紅包一定要到位。人沒去,紅包也沒有,就會被人說三道四。
5、賭博風氣成災
過年回去,本想放松的,結果卻總被村里的人邀去打牌,我不喜歡,也得被硬拉去參加。而賭博玩法很多,有麻將、撲克、還有魚蝦蟹等等。
很多人都好像想靠著賭博賺錢似的,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賭博。
除了上午不賭,中午吃過飯,就會開始一場接一場的賭博,一直到半夜一二點,都還能在村里某地方找到有人賭博。
賭贏了的滿臉春風,賭輸了的,有些會垂頭喪氣,有些則會發脾氣,夫妻大鬧。今年回去,就看見兩戶人家,因為賭博輸了很多,導致夫妻之間大吵大鬧。
以前,我還想退休了,就回農村養老的,今年回來看到這些情況,我就斷了這念想。
兒時那些美好,早已不復存在,農村生活,也很難回到從前那個令人向往的樣子。
最后,讓我有點想不明白,明明社會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為何農村卻沒有隨著這春風,變得更美好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