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東南橫跨運河的連鎮,是太平天國北伐軍堅守的最后一個城鎮。1854年至1855年間,北伐的太平軍在此與清軍殊死拼搏了整整10個月,其間歷經了無數次慘烈、悲壯的戰斗。
1854年5月5日深夜,被清軍圍困在阜城的太平軍約萬人,在林鳳祥李開芳的率領下,向東南方向突出重重包圍,占據了東光縣之東的地區。然后,在東、西連鎮安營扎寨,作為據點抗擊清軍。畢竟連鎮橫跨運河兩岸,這樣既便于太平軍的機動作戰,而對于大清騎兵而言運河則像是天然屏障。同時,也便于接應天京方面的援軍。當時的駐軍安排是李開芳住東連鎮,林鳳祥住西連鎮,二人互為照應。
主持圍剿北伐太平軍的清軍統帥僧格林沁也率騎兵尾隨而至。僧格林沁、西凌阿住河東,托明阿等人住河西。當時的太平軍被僧格林沁的騎兵死死地咬住,始終不得喘息。
5月15日,僧格林沁率騎兵、步兵向駐扎的太平軍直接包抄。然后火炮齊鳴,緊接著騎兵、步兵泰山壓頂般地沖向太平軍。后經太平軍英勇抗擊,打退了清軍的進攻,也就取得了阻擊戰的初步勝利。
5月19日,清軍的另一統帥勝保奉命回師直隸,扺達連鎮與僧格林沁部合圍太平軍。
5月25日,兩股清軍的聯合絞殺開始了。僧格林沁的部隊從東北和正北方向太平軍進攻,而勝保率部隊從西南方向同時合圍。當天,東北風大作,運河兩岸上是飛沙走石塵土遮天蔽日。交戰雙方都是頑強拼搏、前仆后繼,勝負難分!
此時,李開芳不知怎么得到北伐軍援軍將到的消息,他就帶手下的幾千人突出重圍迎接援軍。但在迎接途中又聽說援軍在北上途中已被清軍包抄殲滅。而此時的李開芳他已無法進入連鎮與林鳳祥協同作戰。無奈,折而向東于5月30日占據山東高唐州。清軍統帥勝保死咬不放,又跟蹤追擊包圍高唐州。這樣,不足萬人的北伐軍被分隔于兩地,彼此不通信息、無法救援。
后來林鳳祥、李開芳兩軍將士雖說浴血奮戰,期間經歷北方寒冬、食不果腹以及彈盡糧絕,但英勇的太平天國將士們還是堅持到次年的3月份,除2000余名降清之外,其余全部陣亡。
林鳳祥、李開芳被俘后在北京被凌遲處死,慷慨就義。
北伐的太平軍失敗的原因說起來林林總總的,歸根結底還是犯了孤軍深入的兵法大忌!
親,您以為呢?歡迎留言探討,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