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現(xiàn)在是中國喜劇節(jié)目的“至暗時刻”。
因為在如何讓觀眾笑出水平、笑出風采這件事上,中國所有的喜劇綜藝,請注意,我是說在座的每一個,都輸給了另一個賽道的天賦型選手,那就是——
《演員請就位3》(下稱《演員3》)。
這個破節(jié)目好笑到我都有點負罪感了,一邊覺得它實在是太糟糕了,一邊又完全忍不住笑到在床上打滾。
而且它的好笑之中還隱含著一種恬不知恥的意味:
看了它你就會明白,內娛為什么總能如此穩(wěn)定地擺爛。
在點開《演員3》之前,我完全想不到一個“演技綜藝”的第1集居然能充滿這么多荒唐的笑點的。
演員集合時,制片人楊曉培一臉嚴肅地問所有人誰動臉了,還強調自己不愛用動過臉的演員。除了以蛇精臉聞名的劉梓晨起立之外,沒有人愿意承認。
楊曉培見狀就直接點名女演員熊乃槿:“您是沒動過嗎?”
熊乃槿頂著一張極富科技感的臉擲地有聲:“沒有。”
很有意思的是,只看這一段動臉問答也能品出某些演員們的演技。
被點名的熊乃槿別的不說起碼信念感十足,已經(jīng)幾乎認不出原樣的卜冠今眼里則是事不關己的冷淡,倒是旁邊的王佑碩欲蓋彌彰地找補“我臉上之前打過東西,但現(xiàn)在都弄回去了”,多少顯得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
后面還有一個歐亨利來了都未必想得到的“戲劇轉折”——
在這一整段動臉大問答之后,直接進了幾個女演員為金主爸爸美團醫(yī)美打的廣告:“我才發(fā)現(xiàn)美團上有專屬的醫(yī)美頻道誒!”
什么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這不就是!
而這一整段大戲放在《演員3》里也只能算是小小的喜劇開胃菜,畢竟之后的群戲面試才是這節(jié)目的“精髓”。
這一季節(jié)目的初面試跟以往不一樣,并不是演員規(guī)規(guī)矩矩地排隊上臺演戲,而是把首期46位演員放進一個大型的場景設置里,他們自由地在實景里演戲,導師則會在場地內隨意溜達,以一種更沉浸的方式審核大家的演技。
每個人只有一兩分鐘來吸引導師的注意,就導致全場的牛鬼蛇神都開始各出奇招,整個場地充盈著一種類似于大型瘋人院的癲感。
糊比愛豆張嘉元一出手就不凡,他直接沖到陳凱歌面前對他怒吼,扮演一個對父親發(fā)火的叛逆少年,老江湖陳凱歌都露出了一瞬間的不知所措。
一看場面很難收場,哥們又立馬掉頭怒奔20m,一頭扎進在隔壁張亮的道具菜攤。
他一整套動作行云流水又匪夷所思,真正考驗的不是自己的演技,而是旁觀同事的憋笑能力。
短劇演員代高政則是有種演技跟不上小聰明的喜感。
他取巧地針對不同導師的喜好設計了戲份,眾所周知章娘娘也有瑪麗蘇夢想,他就對著她大演愛而不得的苦情軍閥,陳凱歌明顯更吃真實歷史故事,他在凱歌導演面前就演的張學良。
結果他演軍閥演起勁兒了哐當一下跪下去,章子怡被嚇得深吸一口氣;張學良的part他又從頭到尾都像在詩朗誦,只得到了陳凱歌一句禮貌的“好,謝謝”。
但更驚人的還是楊子。
他演的是“西門小慶慶”,一上來就邀請于佩爾共度良宵,猥瑣到堪稱性騷擾的表演讓于婆都愣住了,他還自我找補是對方不理解中國文化。
我說人家都被嚇到把大衣領子裹起來了,明顯還是get到楊子表演的核心信息的。
后面他故技重施又來騷擾章子怡,人家繞了幾次都繞不開他,逼得旁邊打定主意當綠葉的吳鎮(zhèn)宇主動站出來當人肉隔斷。
后采時陳凱歌說楊子是“在系統(tǒng)規(guī)則以外的表演方式”,倒是見縫插針地展現(xiàn)了自己語言的藝術。
現(xiàn)在很多綜藝都是二創(chuàng)剪輯往往比綜藝本身精彩,但我必須要說,《演員3》是一個例外。
沒有二創(chuàng)能抓住原片那種沉浸式荒唐好笑的靈魂。
更諷刺的是,從《演員3》這里回望演技綜藝的發(fā)展過程,會發(fā)現(xiàn)演綜的下墜簡直就是最近十年內娛如何一步步擺爛的縮影。
想當初《演員的誕生》第一季出現(xiàn)時,雖然也有很多名場面出現(xiàn),比如章子怡怒罵流量、歐陽娜娜螞蟻競走十年了、黃圣依的海娃之死……
但同時也讓不少原本關注度不高的“遺珠”演員被注意到了,比如藍盈瑩和周一圍。
那一季里我印象格外深的還有彭昱暢,一開始他因為年紀小名氣低只能拿到完全不起眼的角色,沒想到正式考試時到了戲眼他分毫不讓,反而一下子脫穎而出。
那時候就有很多人對演技綜藝這個形式有質疑了,說演員在臺上就演那么一小段,并不足以用來判斷誰的演技更好。
但整體來說,我覺得那一季節(jié)目多少還是有點“發(fā)掘行業(yè)遺珠,整頓演員亂象”功能的。
當時大家還期待著之后的同類節(jié)目能改進這個缺點,殊不知越往后的節(jié)目反而越偏離最初的設定。
節(jié)目組看觀眾喜歡霸氣導師怒罵流量的戲碼,那以后都多多安排上。
找大導或者大花來罵年輕流量甚至成為一種固定的橋段,沒有愛豆被大佬罵出眼淚的演綜都不好意思自稱頭部。
糟糕演技被嘲往往比好演技被夸更容易出圈,這背后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能在競技比賽規(guī)則內驚艷大家的演員確實稀缺,另一方面也是觀眾對于誰更好可能有分歧,但對于誰特別不行都能同意。
但這也導致后面的演綜或許為了保證熱度,比起把更多精力放在找真正會演戲的人上,逐漸更偏向了選那些一看就能“引爆熱搜”的人。
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
這不就是演技綜藝最初宣稱想要改變的那種,行業(yè)里只看熱度不看業(yè)務的選人方式?
而不再真正關注好演技的演技綜藝,又跟那些只有標簽和口號金句的內娛爛劇,有什么本質區(qū)別?
這也導致了觀眾看節(jié)目的心情變了,從最初“讓我來發(fā)現(xiàn)一下滄海遺珠”,慢慢變成了一種“墳頭蹦迪”——
我們都知道這個東西很爛,我們只是好奇它還能多爛,還能不能爛出點新鮮勁兒。
更糟糕的是,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一旦開始,是很難停下的。
就像現(xiàn)在,你說《演員3》里都是瞎演的人嗎?
當然不是的。
之前跟陳飛宇一起演過《將夜》的宋伊人、金莎的小男朋友孫丞瀟、在《大江大河》中演了小梁思申的趙蘊卓在節(jié)目里表現(xiàn)得都算不錯。
第1期節(jié)目導師們一共選出8個演員,都可以的
可是大部分人根本不會知道他們上了這個節(jié)目,更不要說看到他們的表現(xiàn)了。
在演技綜藝的重點偏移之后,認真演戲的人能受到的關注,就是會遠遠不如嘩眾取寵的人。
演綜就這么從原本被寄予厚望要改善內娛的一味藥,變成了頑疾的一部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演員請就位3》截圖來自騰訊視頻)
本文作者:海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