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樓下的格力專賣店,可能一夜之間改頭換面,成了“董明珠健康家”。
這波操作,把一貫愛玩抽象的網友都整蒙了:
“一覺醒來,格力企業變微商了?”
“改名叫明珠,我媽還以為是賣珠寶的”
“國有資產變成了私人IP”
“雷軍妙妙屋我可能真的會去”
很多人都說,這是霸道總裁的任性操作,董明珠瘋了。因為啊,暫且不談微商和路邊攤即視感,單說對個人IP的過度依賴也存在著巨大的品牌風險。大家都非常擔心:一旦IP崩,格力君何以自托于趙啊?
這樣的質疑不無道理,然而董明珠能將一個年銷售2萬臺的破舊珠海小廠,做成市值2000多億的大企業,她的商業認知必有其過人之處。
正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試著看穿董姐姐的戰略豪賭,我覺得有明暗兩條線。
明線上,豪賭個人IP的流量護城河。這個時代的商業,本質上是流量生意。對于非常成熟的家電產業,個人IP帶來的流量壁壘則更為稀缺。好巧不巧,董姐姐在玩個人IP方面也是天賦異稟。
比如她多次掀起網絡輿論大浪:包括與雷軍的10億賭約、接班人計劃、自己為格力手機開機畫面、親手設計玫瑰空調等等。不僅于此,2020年她通過13場直播帶來了476億的銷售量。而2021年注冊的“明珠羽童精選”抖音賬號,也快速吸粉200多萬。
再聊回本次改名,“董明珠健康家”基本沒有花費任何傳播費用就引發極大關注度,微博話題量超30萬,格力微信指數日環比增長145%。
如果沒有這次事件營銷,“格力健康家”會有這么多的優質自來水嗎?答案顯然是NO!
所以啊,董姐姐可能希望在個人IP流量上繼續豪賭,實現個人IP與“健康家”在互動中雙向流量升級。
暗線上,豪賭“健康家”差異化品牌戰略。這個原因更為關鍵。如今家電行業正在面臨著系統化的轉型升級,核心是從產品到服務、從硬件到智慧系統、從空間到體驗的全方面變革。“美的智慧家”、“海爾智家”這樣的品牌升級,均是同行企業的應對之舉。
格力在這場品牌升級戰爭中,屬于最后出牌的玩家。雖然喪失了戰略先機,但可以看清其他兩家的動作,看清牌局后發制人。
如果直接抄美的海爾的作業,用【品牌名加上“智慧”中的一兩字】的格式,格力可以改名為“格力慧家”(“智慧”和“智”都不能用了),但顯然這樣缺乏創新,非常的粗暴枯燥和無聊,浪費了后發優勢。
所以在后綴上,格力選擇了“健康家”這個切入點實現差異化。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前綴為什么去格力而用董明珠?
格力早年以空調起家,時至今日,空調業務仍然強勢占據格力總營收的78.14%,其他業務營收占比不足10%,可以說,“格力=空調”的概念早已成為一個深深的品牌烙印。
當下,格力要推進冰箱、洗衣機等全品類拓展,深入布局健康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品牌形象的單一化帶來的挑戰日益明顯。
為了規避固有印象帶來的消費者認知局限,“董明珠”或許就成為了 既上得了熱搜,又下得了門頭 的最佳候選項。
總結一下:此次格力改名事件,或許并非是緣于顯眼包董姐姐的霸道人性,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反復論證的戰略豪賭。
明線上是在豪賭個人IP戰略護城河,暗線上卻是豪賭差異化的品牌戰略升級。
不過呢,話雖如此,新品牌的VI設計還是需要好好搞一下的,現在確實很挫,“潮”不沾邊,“土”也不極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