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李公麟《扶杖醉坐圖》(傳)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蘇軾進士及第。當(dāng)時,仁宗皇帝不勝歡喜說:“吾今又為吾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宋神宗時,蘇軾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 職。元豐三年(1080),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 曾任翰林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 ,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張大千《東坡居士笠屐圖》(款)(1941),紙本設(shè)色,98×53cm。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張大千《東坡居士吟望圖》(款),紙本設(shè)色,90×44cm。私人藏品
其中,蘇詞比較完整地表現(xiàn)出蘇軾由積極轉(zhuǎn)而矛盾苦悶,力求超脫自適而不斷追求的心路歷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個性氣質(zhì)。繼柳永、歐陽修之后,蘇軾進一步使詞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與創(chuàng)作主體由分離走向統(tǒng)一。
▲張大千《東坡玩硯圖》(1935),紙本設(shè)色,44×30cm。私人藏品。
在蘇詞中,既有向內(nèi)心的世界開拓,也有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詞所表現(xiàn)的狹小的生活場景,蘇軾不僅在詞中大力描繪了作者日常交際、閑居讀書及躬耕、射獵、游覽等生活場景,而且進一步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在此,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蘇詞里的春天——那些美麗的日子和深邃的思考。(特別說明:插圖為宋、元、明、清、民國五朝蘇軾畫像。
▲[北宋]李公麟《東坡笠屐圖》(款),絹本設(shè)色,66×27cm。
減字木蘭花?立春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fēng)來海上。
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fēng)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元代]趙孟頫《蘇東坡小像》,紙本水墨,尺寸不詳。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
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明代]曾鯨(款)《蘇文忠公笠屐圖》,紙本設(shè)色,108×34cm。
一叢花?初春病起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
東風(fēng)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
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
游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yīng)已爭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明代]陳洪綬《東坡行吟圖》,絹本設(shè)色,67.5×25.5cm。私人藏品
減字木蘭花?春月
二月十五夜,與趙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庭月午,搖蕩香醪光欲舞。
步轉(zhuǎn)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輕云薄霧,總是少年行樂處。
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明代]仇英《東坡寒夜賦詩圖》,絹本設(shè)色,20×237cm。私人藏品
浪淘沙?探春
昨日出東城,拭探春情。
墻頭紅杏暗如傾。
檻內(nèi)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綺陌斂香塵,雪霽前村。
東君用意不辭辛。
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
▲[明代]唐寅《蘇東坡小像》,紙本設(shè)色,121×49cm。私人藏品。
點絳唇?紅杏飄香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
水邊朱戶。
盡卷黃昏雨。
燭影搖風(fēng),一枕傷春緒。
歸不去。
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
▲[明代]張路《蘇軾回翰林院圖》,絹本設(shè)色,31×121.6cm。
浣溪沙?春情
桃李溪邊駐畫輪,鷓鴣聲裡倒清尊。
夕陽雖好近黃昏。
香在衣裳妝在臂,水連芳草月連雲(yún)。
幾時歸去不銷魂。
▲[清代]費丹旭《東坡居士像》,絹本設(shè)色,138×34cm。私人藏品。
南鄉(xiāng)子?春情
晚景落瓊杯,照眼云山翠作堆。
認得岷峨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淥醅。
春雨暗陽臺,亂灑歌樓濕粉腮。
一陣東風(fēng)來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開。
▲[清代]顧見龍《蘇文忠公笠屐小像》,紙本設(shè)色,33.8×56.5cm。
一斛珠?洛城春晚
洛城春晚。
垂楊亂掩紅樓半。
小池輕浪紋如篆。
燭下花前,曾醉離歌宴。
自惜風(fēng)流云雨散。
關(guān)山有限情無限。
待君重見尋芳伴。
為說相思、目斷西樓燕。
▲[清代]陸恢《東坡先生笠屐圖》,紙本設(shè)色,30×39cm。私人藏品。
桃源憶故人?暮春
華胥夢斷人何處,聽得鶯啼紅樹。
幾點薔薇香雨,寂寞閑庭戶。
暖風(fēng)不解留花住,片片著人無數(shù)。
樓上望春歸去,芳草迷歸路。
▲[清代]王素《朝雲(yún)小像》,紙本設(shè)色,131×31cm。
望江南?暮春
春已老,春服幾時成。
曲水浪低蕉葉穩(wěn),舞雩風(fēng)軟纻羅輕。
酣詠樂升平。
微雨過,何處不催耕。
百舌無言桃李盡,柘林深處鵓鴣鳴。
春色屬蕪菁。
▲[清代]余集《蘇文忠公笠屐圖》,紙本設(shè)色,77×37.5cm。私人藏品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陳少梅《東坡居士像》,紙本設(shè)色,127.5×33.3cm。私人藏品。
浣溪沙?風(fēng)壓輕雲(yún)貼水飛
風(fēng)壓輕云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沈郎多病不勝衣。
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陳少梅《東坡肖像》,紙本設(shè)色,36×31cm。私人藏品。
菩薩蠻?回文
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
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
夢回鶯舌弄,弄舌鶯回夢。
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
▲溥儒《東坡先生像》,紙本設(shè)色,58×34cm。私人藏品。
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fēng)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王素《東坡朝雲(yún)圖》(1923),紙本設(shè)色,129×66cm。私人藏品。
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王震《東坡行詠圖》,紙本設(shè)色,136×66cm。私人藏品。
蝶戀花?京口得鄉(xiāng)書
雨后春容清更麗。
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
一紙鄉(xiāng)書來萬里。
問我何年,真?zhèn)€成歸計。
白首送春拚一醉。
東風(fēng)吹破千行淚。
▲徐宗浩《蘇文忠公像》(1923),紙本設(shè)色,120×30cm。私人藏品
江神子?恨別
天涯流落思無窮。
既相逢。卻匆匆。
摧手佳人,和淚折殘紅。
為問東風(fēng)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歸鴻。去吳中。
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
寄我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