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由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濮陽市作家協會會員王晨百創作的長篇小說《聞物知命》已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已登錄全國實體書店與電商平臺公開發行。此書是一部獻禮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的文學作品,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民族記憶與家國情懷。
《聞物知命》以真實人物經歷為藍本改編,講述了薄氏家族四代古玩收藏人波瀾壯闊的創業史。故事內容從民國時期寫到當下。四代人與民間文物的命運緊密相連,見證著民間古玩的歷史命運,更見證著中國古玩市場從無到有,由單純到魚龍混雜,由一度狂熱到眼下寂落的今昔變化,披露了鮮為人知的古玩圈秘聞逸事。故事情節一波三折,人物心理刻畫細致,角色塑造飽滿立體,時間跨度長達百年。通過描寫一個家族四代人的人生歷程,側面展現了近百年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凸顯了近百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
作為王晨百創作的第三部長篇小說,《聞物知命》歷經六年精心打磨,終于成書。作者長時間與古玩人深入交往,得以挖掘眾多背后的收藏故事。古玩是一門行業,常常以神秘色彩而著稱,原本屬于小眾的東西,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走進大眾視野,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曾掀起一陣收藏熱潮,從文玩核桃到海南黃花梨,再到新疆和田玉等,無一不成為收藏界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收藏界流傳著數不清的傳奇故事,電視鑒寶欄目的助推,拍賣行的天價成交,無不牽動著眾生相的神經,有關收藏暴富的新聞比比皆是,有不少人想通過撿漏實現財富自由夢。因為不專業不僅沒有撿漏,相反處處打眼。有人黯然離場,有人滿懷希望入場。古玩天地猶如一方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海洋,如果沒有過硬的知識儲備,必然會在收藏中敗得一塌糊涂。
古董真假難辨一直是困擾收藏愛好者的難題,收藏到底是什么,收藏價值又有幾何,而收藏最終的歸宿又將走向何方?或許《聞物知命》這本圖書可以給到不同困惑的人以不同的答案。
圖書《聞物知命》巧妙地借由小人物的獨特視角,映射出大時代下的波瀾壯闊與風云變幻。該書猶如一面棱鏡,通過聚焦一個行業的興衰起伏,折射出社會的原本原貌。四代人的不懈奮斗,撐起橫跨百年的歷史風云畫卷。書中不僅詳實地記錄了商業領域的傳奇故事,更深刻挖掘了家庭紐帶與人性的復雜面向,作者將這些元素合理地融入到歷史環境的宏大敘事之中。加之對過往生活足跡的細膩描繪,從而構筑了一部氣勢恢宏、敘事詳盡的鴻篇巨制。其故事內容真實可信,富含生活哲理與人生智慧,為讀者提供了寶貴的人生經驗借鑒,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與文學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