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 何
這是個靈魂拷問,但顯然不是矛盾的核心。
這兩天有個話題的討論度非常高,就是咱們文章標題的這個話題——
“究竟是騎手需要社保,還是社保需要騎手?”
起因是前段時間京東宣布進軍外賣領域,然后在2月19日宣布將逐步為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幾個小時之后,美團也跟進了,宣布將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早干嘛去了?)
由于兩家公司宣布的時間節點恰好是在那個最高規格接待會議之后幾天,所以網上有很多人都在yy是不是收到了什么風聲,進而慢慢演變成了現在這個話題。
不過,這個新聞仔細一想還有點黑色幽默。
咱就是說都2025年了,ld法正式實施也有30年了,
但當一個企業宣布合規繳納社保,都能成為一個帶新聞,多多少少是有點諷刺在的。
現實背景就是,社保的本質是稅,而稅就意味著零和博弈。
是社保需要騎手嗎?
顯然這是句廢話。
因為現在社保的制度是現收現付制的,大白話講就是現在年輕人打工賺到的錢留一部分出來來養老年人。
現在社保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年輕人養老人"這個模式快撐不住了。
以前5個年輕人養1個退休的,現在變成2個半養1個,外賣小哥這些靈活就業的要是再大規模不交錢,養老金這個大水池只會漏得更快。
雖然邏輯上是對的,但是數據層面上就顯得有點杯水車薪了。
發現一個問題沒有,無論是京東還是美團,說的都是給「將為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而并非是給幾百萬的騎手全都繳納社保。
網上查了一下,美團2023年有接單收入的騎手達745萬人,但是全職及穩定兼職騎手(全年接單天數≥260天的騎手)約82萬人(2023年數據),只占總數的11%。
十個騎手里面只有一個人繳納社保。
而京東就更賊了一點,繳納社保針對的是新簽約的京東外賣全職騎手,雖然京東的達達平臺2023年底活躍騎手超120萬人,但這些人多數也是沒有資格的。
還有就是宣傳時只說「覆蓋人數」,絕口不提繳費基數(很多按最低標準交)。
所以還是那句話,不看廣告看療效。
不管是京東還是其他宣揚這種行為的企業,表態是積極的,
但是實際效果還是要看到底雇傭規模有多大、五險一金繳納基數和總額是多少、對全職騎手的要求與門檻到底如何……
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是騎手需要社保嗎?
這個就很難說了。
至少我在網上看到,有很多一線的外賣小哥表示不太感冒,甚至公開反對的。
一直以來都流行一種觀點,即企業不給職工繳納社保是好事,因為交五險一金意味著稅前扣除,到手的錢就少了。
甚至有些地方,如果你說不要社保,工資還能給你加兩百。
社保也好,五險一金也好,即便是公司交了大頭,但外賣員自身也要交一部分,所以每個月到手的金額客觀上少了一截。
有機構23年算過一筆賬:北京23年社保基數下限是6326元,就算按下限交,騎手要承擔645元,平臺要承擔2043元。
你說我一個月辛辛苦苦也就六七千,一下就干掉10%的收入,我要社保干嘛,在北京買房嗎?
這對于收入本來就不寬裕,每一塊錢都要掰開來過的低收入人群而言是挺難受的。
還有就是現在的社保的一些規定也是有點問題的。
比如說如果你退休前沒有累計繳滿20年,退休時申請退費,那只能退個人繳納部分本金+利息,社會統籌部分即單位繳納的部分是不退的。
此外還得考慮在哪兒交,走了能不能遷移等一系列問題,去辦過相關業務的都知道有多么折騰人。
還有就是外賣騎手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靈活就業人員,本來就有很多不打算長做,大部分的外賣員甚至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干滿20年。
說難聽點,人都來做騎手了,還考慮65歲以后的事?
就算干滿了20年,但是人口老齡化加劇,少子化加重,撫養比持續攀升,誰能保證到時候領到的養老金還有多少含金量。
更何況現在科技發展這么快,誰知道無人機外賣和無人車外賣什么時候全面鋪開來搶自己的飯碗。
那什么保不保的,我只管落袋為安,能頂這個月的房租比什么都強。
而且吧,就國內目前的用工環境,但凡想找一個稍微體面點的工作,如果新單位HR看到你履歷上份工作是外賣員,能不能找到新工作還挺難說的。
種種原因之下,最終的結果就像“自愿”加班一樣,很多騎手也是被“自愿”不要社保。
但這樣的結果顯然就是劣幣驅逐良幣,最終其實坑的是整個打工人群體。
比如外賣平臺把騎手注冊成"個體戶"就不用繳社保,這種操作現在都快成行業潛規則了。
有數據說傳統行業里10個人只有6個能交上社保,外賣這類零工行業更慘,10個人里連2個都不到。
平臺自己也算過賬,不交社保的企業能把價格壓低15%-20%。
這可不是小數目,放在外賣行業里,可能就是每單能便宜3-5塊錢。
大家點外賣的時候,真會因為某家給騎手交社保就多掏5塊錢嗎?
現實是90%的人都會選更便宜的那家,哪怕配送慢20分鐘。
嘴上說著支持勞動者權益,真到付錢時還是錢包說了算。
再說騎手自己,他們難道不想有社保嗎?
當然想,但現實逼得他們只能先顧眼前。
在兩個平臺之間,他們肯定選單子多、賺錢快的,至于社保這種長遠保障,很多時候根本顧不上考慮。
這就像惡性循環——企業靠不交社保降低成本搶市場,工人為了多掙錢也只能配合。
最要命的是這種壞風氣會傳染。
就算外賣行業哪天都守規矩交社保了,他們成本上去后怎么和那些堂食餐館競爭?
要知道餐飲行業不交社保的情況更普遍。
結果就是守規矩的反而被淘汰,最后所有行業都開始比誰更沒底線。
說到底這不是外賣員要不要社保的問題,而是所有打工人的基本保障問題。
只要有一個行業能靠不交社保降低成本,其他行業就會被逼著跟進。
就像多米諾骨牌,推倒第一塊之后,最后所有底層勞動者都成了輸家。
要破這個局,光靠幾個企業自覺沒用,得整個市場規則大改才行。
所以回到咱們開頭討論的"社保需要外賣員,還是外賣員需要社保",這問題本身就走偏了。
就像兩口子吵架非要分誰對誰錯,其實該琢磨的是怎么讓全家人都吃飽飯。
現在的情況是:平臺把交社保搞成和騎手拔河比賽,跟買房人和開發商扯皮一個道理。
開發商喊著虧錢,買房人罵著黑心。
可你發現沒?總有該管事的人躲在后頭。
其實根本解法不是逼企業交社保,而是要把社保制度整個翻新。
社保不該是選做題,而是每個人都該有的必答題,好制度不應該讓人做算術題,而是給所有人發標準答案。
我認為好的社保制度該做到三件事:
第一,掃大街的大爺和送外賣的小哥,退休都能領養老金。大家都有了,就不用拼命內卷搶飯碗,年輕人也不用愁爹媽沒社保。
第二,別讓有的人每月領大幾千,有的人才幾百塊。不能有人猛吃海鮮,而有人只啃饅頭。
第三,現在年輕人交的錢,得保證等我們老了還能用。不能今天交錢養別人爹媽,明天自己老了喝西北風。
說到底,社保不該是打工人和公司互相算計的籌碼,而是國家給老百姓織的安全網。
這張網要是到處漏風,今天外賣員掉下去,明天可能就是你我在網眼兒里掙扎。
全文完,感謝閱讀,既然看到這里了,如果覺得不錯,隨手點個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