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國內CRM賽道格局發生巨變。
2025年2月14日,銷售易與騰訊宣布戰略合作再升級,騰訊集團副總裁、政企業務總裁李強將兼任銷售易董事長,銷售易創始人史彥澤繼續擔任CEO。
根據官方資料,雙方將以「行業化+生態化」雙輪驅動,深入大制造、高科技、央國企、汽車等重點行業,加強銷售易在國內市場的快速滲透以及國際市場的布局與發展,共同開拓SaaS賽道增長新機遇。
成立于2011年的銷售易是國內CRM領域頭號玩家,服務大中型企業客戶超過5000家,也是唯一入選Gartner銷售自動化魔力象限的中國CRM廠商。
銷售易與騰訊的合作由來已久。從2017年開始,騰訊就持續投資銷售易,2019年銷售易獲得來自騰訊獨家的1.2億美元E輪融資,至今仍保持著國內CRM賽道單筆最大融資紀錄。此后,騰訊成為銷售易控股股東。
銷售易與騰訊的深度聯姻將如何影響中國CRM行業的競爭版圖?對SaaS創業者、投資者和客戶又將帶來哪些影響?
目前看,雙方通過"獨立運營+戰略生態協同"的模式,推動中國CRM行業正式步入生態博弈的深水區。然而,今天的變局并非偶然,只是CRM企業不同發展路徑的必然結果。
低價燒錢與客戶價值
兩條路徑與兩種終局
創業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淘汰賽。即使在相同的賽道,創業的路也會走著走著就分流了。
中國CRM初創企業多誕生于2010年左右,彼時大洋彼岸Salesforce向傳統軟件界發起顛覆式創新,國內資本開始逐漸發力to B賽道。如何將移動互聯網時代風口與企業服務賽道融合,成為很多中國CRM創業者的愿景。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CRM企業跨越了產品、PaaS平臺、連接、行業化等很多關卡,跌跌撞撞走出了一條更適合中國市場的路,也因此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
第一條路是低價燒錢模式。
這種模式的企業為了做大營收,靠低價搶單,相當于把to C互聯網領域的流量思維照搬到產業互聯網。
不僅產品環節低價搶單,為了提高續費率,實施交付、客戶成功賠本做。由于利潤太低甚至是負的,交付服務團隊積極性差,交付效果往往達不到客戶要求,導致客戶流失、人才流失。而企業虧損的窟窿,最終都由資本買單,企業只能靠不斷尋找下一輪融資續命,有的企業甚至頻繁到需要一年融一輪來填補虧損,不能停下。
在粗放式的產業發展初期,這種模式還能勉強維持。新經濟周期下,企業經營模式轉向精細化運營與降本增效,同時to B賽道投融資邏輯也發生重大變化,資方除了看估值更關注盈利能力,SaaS企業沒有那么多容易的錢可以燒,低價燒錢模式會越來越玩不下去。
從終局倒推,低價燒錢模式只是虛假繁榮,終有泡沫破裂的一天。被裹挾進這場“繁榮”中的投資人和客戶終將是受害方。
另一條路是注重客戶價值的長期主義。
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沒有捷徑。要真正獲得客戶價值,CRM企業必須圍繞客戶真正需求,長年打磨產品和服務,與優質客戶雙向選擇,同時積極發展生態與伙伴,讓出相當一部分利潤與伙伴共贏,而不是與伙伴爭利。
長期主義是選擇的力量。這種選擇并不是指某一天起決定性作用的某個重大選擇,而是長達十余年的創業長跑中,企業每一天的選擇積累而成。
當一些廠商低價搶單時,怎么選擇。當一些廠商靠低價和融資做大營收數字時,怎么選擇。堅守客戶價值的企業,可能會在短期內失去一些訂單,但從長遠來看,卻能贏得客戶的信任和市場的尊重。
更重要的是,認知與現實是相互影響作用的。價值觀決定企業的路徑,路徑反過來影響企業的發展,進而形成更強的路徑依賴。
CRM生態之戰拉開帷幕
頭部玩家已搶跑
不同的路徑,不僅預埋了不同類型公司的發展結果,也決定了企業能否拿到CRM下一階段——生態之戰的入場券。
對于銷售易,正是由于堅守客戶價值,才有機會成為行業頭部,借助更大的生態勢能,跳出SaaS行業的內卷式競爭,通過技術創新與生態融合擴展更大的增量空間。
銷售易創始人兼CEO史彥澤認為,中國SaaS燒錢追規模的打法已經是過去時,唯有深耕行業、聚焦客戶成功,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生態共建為支撐,才能實現SaaS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雙方戰略協同的升級,也是基于連接的生態協同。騰訊的產業互聯網布局自帶連接基因,銷售易創立之初就主張通過新型互聯網技術與CRM的結合,加速企業連接客戶、合作伙伴與生態。兩者在連接理念上高度契合,這為雙方的戰略協同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于騰訊,加碼銷售易讓其在企業級SaaS的關鍵垂直領域獲得主導地位,并進一步推進產業互聯網的戰線,加速AI、云計算等核心能力深入企業業務場景。
針對此次合作升級,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以銷售易為代表的CRM賽道,是產業互聯網的重要領域,騰訊布局已久,并長期看好。
在2024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湯道生就曾經表示,“企業的發展需要穩扎穩打,健康經營比撐大規模更重要,用虧損換來的規模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再次印證,雙方在長期主義的價值觀方面高度契合。
目前,騰訊的產業互聯網圍繞智能化、國際化、融合創新三大方向布局。智能化方面,騰訊的價值主張是做“離產業最近的AI”,目前騰訊混元大模型和元寶APP都處在國內第一梯隊。CRM也是騰訊AI能力在企業級場景落地的必爭之地。
同時,雙方戰略升級預示著,CRM從單點效率工具向產業生態中樞的價值躍遷,同時CRM行業競爭升維,提前進入生態之戰。
未來的市場格局中,這種垂直賽道TOP1玩家與生態平臺的強強聯合將越來越常見。
此前,Salesforce+阿里云走的是代理模式的生態布局。相比之下,銷售易+騰訊讓外界看到行業化+生態化真正落地的更多可能。
可以預見,銷售易的PaaS平臺+行業know-how,以及5000+中大型企業的標桿案例,與騰訊在云計算、AI、大數據領域的核心能力,以及企業客戶網絡和生態優勢相融合,對于中國CRM在產品、技術和生態能力方面都帶來進一步提升。
這對于CRM領域的企業客戶、投資人和創業者都將帶來積極影響。
對于數字化轉型旅程中的客戶,CRM行業格局進一步明朗,企業選擇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更要審慎,更要選擇專業玩家;
對toB領域投資者,資本市場用腳投票印證著價值回歸,低價燒錢模式不可持續、有暴雷風險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對于SaaS創業者,CRM賽道新的格局再次驗證,選擇長期主義不容易,但它卻是從野蠻生長到生態共贏的唯一通路。
在生態博弈的新格局中,企業服務賽道的終極較量已經從速度競爭轉向價值沉淀。
當時間成為最嚴苛的裁判,幸存者不再是跑得最快的企業,而是那些把護城河挖得足夠深、生態根系扎得足夠牢的長期主義者。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智能進化論」,作者小葳。
壹
貳
叁
肆
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