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高中圈里發生了一件大事,被總結成針對中招的“五條禁令”。分別是:嚴禁參加中招展,嚴禁舉行密考,嚴禁提前簽約,嚴禁過多搞開放日,嚴禁聯合教培機構宣傳。這五條禁令,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年后暗流涌動的深圳中招陣營里,產生巨大影響。
為何?因為市局所禁止的以上事項,都是深圳中招年年都埋頭在做的事,而且,隨著近年新建高中的次第落成,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遍地開花的中招展;頻繁舉行開放日甚至常態化開放;做客媒體和教培機構進行招生宣講等等,已成為許多高中中招宣傳的重要舉措,而針對考生直接舉行提前簽約與密考,則更是一項點對點提前鎖定生源的有效辦法。
與北上廣等許多大城市高中多為劃片招生不同,深圳所有高中都可以面向全市招生。這就給了深圳的高中足夠大的辦學自由和空間。一個潛臺詞是:只要你學校辦得夠好,就可以把全市最優秀的生源吸引過來,哪怕不能吸引到最優秀的,也可以吸引到較為優秀的。條件和環境都給你了,就看你怎么辦了。這種較為“市場化”的中招格局確實給了全市高中充分的辦學自由,但同時也催生了激烈的競爭。
近年來,深圳新建高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數據顯示,從2021年9月到2024年9月,僅新建啟動招生的公辦高中,就達30所。初生牛犢不怕虎,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馬。深圳的高中校長們,奉行著深圳版的生存法則:敢闖敢試、敢沖敢拼。大家各展奇招,將自身的優勢資源充分向家長展示,從而爭取信任。
很快,原有的中招格局被打破。研究近幾年中招排名可以看到,許多新建高中的中招錄取分數線以較高分數后來居上,超越了許多老牌高中,“一出生就風華正茂”,為其后續的辦學打下了良好基礎。這讓被超越的老牌高中們倍感緊張,于是,大家紛紛摩拳擦掌,爭先恐后……至此,深圳高中的競爭變得白熱化。
進化論的法則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充分的競爭帶來了互相促進,帶來了比學趕幫超。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不失為一件好事。對于為民謀福,旨在為市民提供更多優質學位的政府部門來說,省心不少,因為完全不用擔心新學校辦不好。
但是,當這種高中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之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效應。中招展參加得太頻繁,開放日舉辦得太多,以及不停歇的招生宣講,讓許多高中校長、中層干部疲于奔命。大家太累了,許多高中校長和主任上半年甚至連一個周末都無法休息。每天連軸轉,不僅要忙招生,還要忙教育教學,還有學校管理……其中甘苦,或許唯有親自經歷的校長與招生辦主任才最懂。
而當校長和中層干部將大量精力分散到招生中去,勢必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管理。對此,大家心里也都明白。但是,除了讓自己更辛苦一些,別無他法,因為不這么做又不行——大家都在向前沖,你停下來就等于放棄了競爭,放棄了競爭無異于放棄機會。
往年此時,深圳各大高中已經進入了忙碌的中招季,從2月下旬新年過完,至5月底中考志愿填報之前,都是高中招生宣傳的黃金季節。忙碌而辛苦的招生季,估計對許多高中校長來說,都是年年難過年年過,是躍升進步的契機,但卻伴隨著“超卷”的心理痛苦與身體疲累。
那么,對于初三家長來說,市局的這一禁令影響大不大?在大事君看來,影響并不大。不能去中招展,可以參加學校的開放日,畢竟,市局不讓高中過多搞開放日,但不是不讓搞。其它幾項的影響,也不大。了解學校的渠道有很多,不一定通過教培機構的宣傳。學校的公眾號與網站是權威途徑,還有學校專為初三家長建立的各種招生QQ群,另外,媒體針對學校的各種公開報道等等,都可以作參考。
作者:鹿鳴
編輯:vesp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