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米Su7訂單的持續高漲、Yu7上市前預熱如火如荼、消費者對雷軍個人IP的熱情擁躉,相信定價僅在50萬級的Su7 Ultra年銷量過萬的目標可謂是輕而易舉。小米推出Su7 Ultra看似又在追逐高端品牌夢,然而從綁定15ultra以及配合Yu7上市宣發來看,Su7 Ultra更大的意圖在于為新旗艦手機和雙7汽車充分預熱。即便是小米是意圖通過推出“超高端產品”建立“高端化品牌”,但里斯汽車事業部認為小米汽車仍然存在明顯的戰略風險:第一,“雷軍”>“小米”,雷軍IP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品牌高端化的成功,小米手機已印證了這一點;第二,更重要的是,高端品牌仍然需要找到高端品類最有價值的品類定義,目前小米汽車并未真正厘清。
圖源雷軍微博截圖
智駕時代的高端品類是什么?
汽車行業的高端品類定義是駕駛相關的核心技術的絕對領先和差異化。燃油時代發動機技術的領先是一眾高端品牌的基石,在智駕汽車逐漸替代電動汽車的今天,真正符合高端人群的高端品類是什么?是打造高端品牌的最關鍵戰略問題。智能手機行業中,華為依托自研核心智能技術,如麒麟芯片、鴻蒙系統、鉸鏈技術推出高端三折疊產品維系高端品牌認知。反觀威圖用黃金珠寶打造手機定位高端,如今卻只能做TCL的代工廠。
圖源網絡:華為三折疊 VS 威圖珠寶手機
小米汽車高端之路已然偏航
小米汽車以零百加速、陶瓷剎車盤等燃油超跑級配置支撐高端品類定義。反而在智駕上事實與心智已經雙雙落后于第一梯隊的特斯拉、小鵬和華為。首先是當下沖擊高端的核心技術與智駕時代的核心技術嚴重錯位,其次是傳播也尚未真正發力搶占智駕領先的心智。同樣的例子是百萬級的比亞迪仰望憑涉水亮相賺足眼球,但脫離智駕核心技術的加持難以真正支撐高端,當下不僅月銷僅200,對比亞迪其他產品的心智賦能更是微乎其微。
圖源小米SU7 Ultra發布會
里斯觀點
小米真正的軟肋,不是難以沖擊高端,而是戰略認知的偏差。放眼中國市場,核心AI智駕技術的競爭已經逐漸白熱化,前有小鵬汽車領先行業升級為AI汽車、后有比亞迪宣布全民智駕、特斯拉FSD正式入華。小米汽車若真想圓高端夢,不該執迷于堆料式的高端豪華,而該在智駕戰場上亮劍。畢竟智能汽車的牌桌上,只留得下判斷對趨勢的玩家。
到底是該順應客戶認知還是改變客戶認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