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中的一張截圖在閨蜜群里炸開了鍋。
相親角鄙視鏈曝光,未婚女不如離異帶娃。
35歲未婚女,學歷高工作好,但被相親男家長嫌棄年紀太大,生育風險高;32歲離異帶娃女條件一般,卻被夸贊更加會珍惜以后的日子。
35歲生日那天小芳收到了兩份大禮。一份是升職加薪的喜訊,另外一份是被告之前夫再次結婚的消息。前夫的新娘是一個25歲的青春少女。并且明確表示不再希望跟35歲的女人有任何的交集。
35歲未婚就成了剩女,離異就貶值成二手貨。
誰給的權力,清晰的用年齡和婚否就果斷的給女人貼上三六九等的標簽。
憑什么男人40一枝花,女人35豆腐渣?
這社會對35歲+女性的惡意到底還要持續多久。
一位叫林薇的網友,32歲即成為了外企市場總監,妥妥的都市麗人。
朋友圈里她是環球旅行家,也是高端餐飲的常客。但卸下精致妝容,深夜回到冰冷的家中。她也只是一個渴望被愛,卻在相親市場屢屢碰壁的普通女人。
在多次相親中遇見了無數的嘲諷。
相親男A:我年薪百萬,在北京有三套房,你呢?能為我們家帶來什么?
相親男B:精英IT,全程只聊比特幣和區塊鏈。結束相親時他最后總結:‘我覺得你挺優秀的,但可能不太適合結婚,適合做獨立合伙人。
相親男C:帶著老媽來相親,老媽全程審視。最后搖頭:‘太強勢,一看就不好生養!
林薇通過網絡訴說道: “我努力工作不是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女強人。只是想靠自己過上想要的生活。 我也渴望愛情,但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更不想降低標準委屈自己。
另外一叫陳靜的網友離婚后獨自帶著5歲女兒。曾經她以為離婚是解脫,但現實比想象中更殘酷。
經濟拮據及社會偏見和情感創傷,讓她在泥沼中掙扎看不到光。
小區里總有人指指點點,你看她離婚女人,生活肯定有問題。
一次深夜輔導女兒作業,女兒突然問:‘媽媽,為什么別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 她瞬間淚崩,離婚的傷疤再次被撕開。
她也曾傾訴道: “離婚,是我人生的一次失敗嗎? 我曾經那么努力經營婚姻,為什么還是走到這一步?”
林薇的不將就被相親市場解讀為太挑剔。仿佛女性的價值必須依附于婚姻。年薪百萬又如何?在一些人眼中,一旦貼上30+未婚”的標簽,就自動貶值。
陳靜的離婚更像是一場社會性審判。經濟的壓力,旁人的側目,女兒稚嫩的提問,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她失敗的身份。難道女性的價值要由婚姻的完整度來定義嗎?
憑什么一句剩女就要抹殺一個女性的獨立與奮斗。憑什么一句二手貨就要否定一個女性的付出與成長。
社會可以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但沒有任何人有資格用年齡和婚否去定義一個女性的價值。
在當下婚姻中我認經對女性而言,濟獨立是鎧甲;精神自由是利劍;情感自洽為盾牌 。
未來的日子,林薇們不再需要解釋為何不婚;陳靜們坦然面對離婚的生活。請社會收起那套過時的標準,撕掉標簽的束縛,讓每一位女性都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