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哪吒2》火到什么程度?
開學第一天,我家兩個孩子的班主任都在班上問她們,有沒有看過《哪吒2》?看過的人請舉手。
老大上初三,班上看過的,和沒看過的各占一半。
老二上五年級,沒看過的人,不到10個。
不止是孩子們,最近,我被人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看過《哪吒2》嗎?
被問得多了,加上網絡上鋪天蓋地的熱議,好評,我忍不住想帶孩子們去看。
我老公的公司組織他們去電影院看《哪吒2》,對動畫片不怎么感冒的他,居然覺得這個電影不錯,強烈建議我帶孩子們去看看。
開學后的第一個周末,我帶孩子們去看了。
電影講述的親情部分,父母之愛,讓我哭了又哭,情不自禁地流眼淚。
沒看電影之前,我看一些評論說,看這部電影要帶紙巾,有很多讓人想哭的地方,太容易被共情了。
我是一個聽話照做的人,真帶了兩包紙巾,還真的派上用場了。
在觀影過程中,我隨著電影人物情感的變化而流淚,而動容。
哪吒隨太乙真人去玉虛宮取瓊漿玉液,臨走的時候,他媽媽一直追在他身后,叮囑各種注意事項。
明知哪吒身上的刺很扎人,他媽媽還是去抱他了。
龍王敖光在孩子長大后適時、體面地退出孩子的生活,放下自己對孩子的執念等。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看完電影,我的感受用一個詞可以概括,托舉。
02
父母對孩子的托舉,都是下意識的,可能連自己都沒感受到,更何況是孩子呢?
在過去的十幾、二十年里,我對我爸媽有許多的不滿,有許多的怨氣和怨言。
覺得他們重男輕女,喜歡兒子,不太關注我這個女兒。
覺得他們把全部的愛和注意力,都給了兒子,我這個女兒,連點兒湯汁都沒嘗到。
覺得他們盡全力幫助兒子,對我這個女兒不管不顧,任我自生自滅。
跟我弟一聊起爸媽,我總是有很多委屈要說,有很多苦要訴。說不盡,道不完。
我上初中那會兒,我爸對我說,你讀到初二就可以了,你的小學同學某某,上完初一就出去打工了,掙錢補貼家用,她媽可驕傲了。
我爸對我媽說,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干嘛?以后是要嫁人的,結婚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跟她同班、同齡的某某都出去打工了,聽她媽說,一個月能掙千把塊錢。
我爸媽聊天,我在旁邊坐著,我爸毫不避諱,直接了當地說了出來。
好像在他眼里,女孩子只有一條路可走,嫁人,結婚生子。
上學這事兒,我異常堅定,我要讀書,我不想出去打工。
對此,我爸媽拿我沒轍,怕我長大后埋怨、記恨他們,他們也不敢強行讓我不讀書。
后來,我想去上職業學校,我爸媽同意了。
我媽讓一個在城里的親戚先去學校給我報了名,等開學再去交學費。
到了開學那天,我喜滋滋地跟著我媽去了學校,到教室兜了一圈。
確認班級花名冊上,有我的名字;
確認她沒騙我,確實讓親戚給我報了名;
確認親戚確實把這件事情做了,且完成得很好。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03
從教室出來后,我媽直接把我帶出了學校,走到學校對面的馬路牙子上。
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頭,跟我說,不是我不愿意讓你上學,是你爸不讓。他說,他沒錢同時供兩個孩子上學。任我好話說盡,你爸就是不肯松口。我一個種田的女人,拿不出什么錢來。
那一刻,我是什么心情呢?一顆熱乎、滾燙、期待的心,變得拔涼拔涼的。
我能說什么?做什么?
沉默表示默認,反抗,我缺乏那樣的勇氣。
腦子里的想法早已百轉千回,但又不得不咽下心中的不滿,我假裝平靜地跟我媽回了家,一切如常。
我工作后,我媽會直接開口問我要錢,說她遇到什么困難了,需要錢。這個錢,不會還。
我結婚的嫁妝,基本都是我花自己的錢準備的。之所以用了基本這個詞,是因為我媽準備了幾床棉被,她繡的枕頭套、鞋墊。
這是我對我爸媽最不滿的事情之一,我覺得這是我的人生大事,一生只有一次,就準備這么些東西,太不重視我了。
我買房、買車,我爸媽什么表示都沒有。雖然靠自己的能力把這些事情完成,很酷,但是,我很在意我爸媽的表現,那是他們在重視我,愛我。
我媽幫我帶老大沒多久,我懷上二胎。跟我老公商量后,決定離職,安心待產。
在距離我辦理離職手續還有一周的時候,我媽悄悄地去找了一份工作,早上沒法兒送老大上學。
她這“悶聲干大事”的行為,打亂了我的生活節奏。
04
我早上8點上班,從我家到上班的地方,坐公交車大概要50分鐘左右,老大到幼兒園的最早時間是7:15,這就意味著我要遲到,要請假。
她急吼吼地去上班,讓我甚是無語,在工作上沒能善終。
還有其它一些零零散散的事情,堆積到一起,使我在心里面對他們產生了很多的不滿。又不敢直接說出來,只能憋著,自己慢慢消化。
有一個問題,時不時地在我腦子里閃現,我爸媽愛不愛我?
我得到的答案是,不愛。
近兩三年,在我不斷地學習成長之后,用我現在的眼界和知識來看,我爸媽是愛我的。只是,愛是愛,行為是行為,不能混為一談,要區分開來看。
我爸媽是有托舉過我的,只是在那個當下,我被怨氣和怨言包圍,根本看不到,識別不了,也不愿意看到。
我家兩個孩子,姐弟組合。這種情況在農村或是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女兒很容易被父母當成兒子的血包,無限期供血,可我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結婚就像是一道分割線,將我從原生家庭里剝離出來,我爸媽是我爸媽,我是我。
經濟上的來往,我媽算得很清楚,借錢一定要還。借錢前,一定要提前打招呼,說好歸還日期。
她經常說,我的小家和我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親兄弟都要明算賬,不能因為錢,讓我跟我老公、公公婆婆產生矛盾,傷了和氣,關系不和睦。
05
她像一道防火墻,將我和我的原生家庭隔離開來,讓我不受干擾,安心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我家兩個孩子出生擺酒時,我爸媽給我的紅包,超過村里跟我同期的人不少。
擺酒那天,她覺得娘家人要去得多一些,讓我在婆家更有底氣,她把我姑媽、表姐,能去的,都叫過去了。
用她的話說,人多,熱鬧,有面子。
我媽出來打工后,她的工資都放在我手上。最開始,是為了還我錢,到后來,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再后來,我爸也把他的工資放在我手上。
他們放在我手上的錢,讓我熬過了我家經濟最困難的時候。窘迫、無助、看不到希望的日子,我沒有嘗到過,都被我爸媽給我擋掉了。
插播一句,我爸媽的錢,我只是暫時替他們保管,他們需要的時候,我要還給他們,沒有據為己有的想法。
因為有我爸媽的錢打底,讓我變得底氣十足。
在我收入不是很高的情況下,我報了我感興趣的,想學的課程,從而有機會見識到更寬廣的世界,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豐盈,自在。
有的課真的貴死了,但我還是下單了,因為我非常渴望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只要我想,我就可以去做,不必考慮錢的問題,它不是困擾我的因素。
06
學到的知識反哺我,讓我變成了更好的自己,從而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這世界沒有完美的人,父母也一樣。就像人的生存法則,不是只有非黑即白,還有淺淺的灰色地帶,讓人感受到人間的真善美,和人心的復雜性。
說他們壞,不至于,好呢,前期我也沒怎么感受到。
很多東西,包括個人感受都受限于當時的環境,以及生活、經濟條件的制約,不能簡單地用當時的感受來解讀,要綜合著來看。
這里面,包含個人的成長和生活環境,認知的局限性。
情緒ABC理論里說,合理的信念有助于積極的情緒和行為。
現在,我反而是以一種感恩的心,來對待他們。如果沒有我爸媽的托底,可能很多事情的走向就完全不一樣了。
心態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自然就不同了,以前看到的是怨,現在看到的是他們的付出,和默默地托舉。
所以,遇到事情,多看看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心態和信念決定事情的走向,也決定著自己的生活質量。
愿我們都能遇見美好,看見美好,感受美好。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