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的局面看,俄烏戰爭達成停火協議的難度相當大。之前信誓旦旦的聲稱一天之內就能結束戰爭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也不得不承認,他可能無法促成俄烏兩國的和平停火。
造成特朗普特朗普無奈的主要原因是他低估了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的戰斗意志。
俄烏兩國在歷史和近現代的恩怨,以及戰爭潛力,造成兩國民眾和上層的戰斗意志都比較旺盛。
歷史恩怨
俄烏兩國都是從西元九世紀末(中國唐朝末年)的基輔羅斯王國發展起來的。基輔羅斯是北歐維京人瓦良格部為王族,東斯拉夫人為貴族和民眾的國家,主要信奉耶教東方正統教派(中國俗稱“東正教”),統治中心在烏克蘭的基輔地區。另外說一下,波蘭也是東斯拉夫人,不過主要信仰耶教羅馬普世教派(中國俗稱“天主教”)。
后來基輔羅斯分裂破碎成好多個公國,包括現在烏克蘭地區的加利西亞-沃倫公國、現在白俄羅斯地區的波洛茨克公國和現在莫斯科附近地區的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等幾個大的公國,以及其他很多附庸于這些大公國的小公國,其中包括莫斯科小公國。
后來加利西亞-沃倫公國被波蘭-立陶宛公國吞并,很多人逃亡成哥薩克后起義發展成烏克蘭國;波洛茨克公國長時間被波蘭統治,后來發展成白俄羅斯;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被來自東方的蒙古金帳汗國攻破后,莫斯科小公國投降并聯姻蒙古人,甘做二鬼子稱霸羅斯諸國,后來發展成俄羅斯國。
雖然俄羅斯實力強大,常以東斯拉夫正統自居,甚至妄稱是東羅馬大王國的繼承人。但在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蘭這些東斯拉夫族群看來是可笑的。它們常諷刺俄羅斯是披著斯拉夫外皮的蒙古。烏克蘭人以自己為東斯拉夫人正統,畢竟基輔在自己境內,斯拉夫血統也更加純正。
再加上俄羅斯侵略成性,占領后又實行蒙古式的殘暴農奴制統治,東斯拉夫各族都苦不堪言。
這些歷史恩怨造成東斯拉夫各國,尤其是烏克蘭和波蘭對俄羅斯的侵犯異常反感。
近現代恩怨
后來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俄羅斯為主體的蘇聯在大糧倉烏克蘭地區推行強制集體化,造成大饑荒,幾百萬人被餓死。烏克蘭的這場大饑荒是異常慘烈的,死亡比率達到了驚人的幾分之一的級別。
赫魯曉夫是從烏克蘭地區發展起來的,可能對烏感情比較好,就把克里米亞半島劃給烏克蘭作為大饑荒的補償。
八十年代蘇聯又在烏克蘭搞出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在烏克蘭北方造成一大片無人區。簡單封閉起來的核反應堆還在進行反應,至今仍然是烏克蘭頭上懸著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烏克蘭人一肚子委屈無處訴說,但想想好在得到了克里米亞作為補償,心理總算可以慰藉一些了。
誰知2014年克里米亞又被俄羅斯趁機偷襲搶了回去,2022年又被俄搶占了烏東南四州。烏克蘭人心里窩火的程度可想而知了。
戰爭潛力
俄烏戰爭已經維持很長時間的僵持狀態了,兩國當前的戰爭能力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下來比拼的就是誰的戰爭潛力更加深厚和更有持續力了。
俄羅斯作為大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尤其是東方貧窮少數民族是其廉價的兵源。能源和糧食等大宗物資又都可以自給自足,軍事工業很有基礎,所以俄羅斯的戰爭潛力不言而喻。
再加上從朝鮮獲得很多武器彈藥,與東方大國貿易獲得的經濟利益,俄羅斯的戰爭潛力就更加深厚和持久了。
烏克蘭雖然和俄羅斯比起來是小國,但是放在世界上來看,也是個大國。其人口有近四千萬,強力動員的話,組建幾百萬人的軍隊是沒有問題的。其自身也有較強的軍事工業能力,只要防空做好了,軍工企業就能正常生產。作為大糧倉名不虛傳,在戰爭期間烏克蘭還能大量出口糧食換匯。
所以烏克蘭自身也有較強的戰爭潛力。再加上歐美的經濟和軍事援助,其戰爭能力也是不容小覷的。最終的戰爭潛力有多大,還要看盟友的援助質量和援助數量,以及國際局勢的變化。目前看來,雖然美國的援助出現了波折,但其他歐美國家的援助很堅決。估計烏克蘭的國際援助一時半會還是不會中斷的。
所以看上去兩國的戰爭潛力都還都能維持一段時間。一般來說,陷入死斗的國家,只要戰爭潛力不枯竭,戰爭就很難停止下來。
戰斗意志旺盛
歷史上和近現代的深刻恩怨,以及戰爭潛力的深厚持續,造成俄烏兩國的戰爭意志都非常旺盛。
俄羅斯的戰意
一方面,俄羅斯人對領土的無止境的貪婪是特朗普這種沒學過多少世界歷史和國際政治的商人難以理解的。在外國人看來,俄國已經是嚴重的地多人少了。但它自己不認為如此,奪取領土的欲望還是難以克制,一有機會就會張開血盆大口。十年前俄軍的匿名突襲占領克里米亞和三年前的突然全面侵略烏克蘭,再一次證明了這點。
另一方面,俄羅斯還有個幾百年來的歷史愿望沒有實現——奪取不受限制的不凍港。俄國的彼得堡被波羅的海諸國擠壓限制,海參崴被倭國的和南北朝鮮圍堵限制,塞瓦斯托波爾的航線被土耳其扼住,摩爾曼斯克遠在北極……。這也是當年俄羅斯大力建造大連城,蘇聯占領大連就不肯走,一直賴到五十年代才戀戀不舍的撤軍的原因。
俄羅斯領土的形勢圖
如果從烏克蘭撤軍停火的話,俄羅斯這幾年的仗就白打了。俄國大多數民眾是不肯善罷甘休的。普京再專斷,在國內也無法交代。要真是這樣停火活的話,普京的位置也坐到頭了。
所以在當前還能支持的情況下,不得到巨大的好處的話,俄羅斯是不會停火的。
烏克蘭的戰意
烏克蘭人對俄羅斯是極不信任的。烏克蘭人普遍認為,自古以來俄羅斯就是沒有信用的,一直就有撕毀協議的傳統,而且撕毀的很快。比如三百年來俄羅斯在東方的反復侵略,侵占大片領土;以及二戰前剛與德國達成瓜分波蘭并且不得占領東歐其他國家的協議沒多久,很快就違約侵占波羅的海三國,又進攻羅馬尼亞威脅到德國的石油供應,造成德國不得不主動進攻蘇聯,嚴重擴大了二戰的規模。
不久前有個烏克蘭的街頭采訪,問一個平民老太太對于俄烏和平的想法。她明確的的說,不能相信俄羅斯,它們不會真的和平,會不斷的再來侵略的。
這反映出了烏克蘭民眾的心態。他們基于歷史和現實的感受,知道俄羅斯想要的絕不僅是克里米亞和烏東南四州,而是烏克蘭全境。俄羅斯即便現在暫時同意停火,也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在消化穩住占領區之后,俄國很快又會卷土重來侵占新的地區。這和烏克蘭持什么外交態度實際上是沒有什么關系的。烏克蘭的存在就是問題。若是烏克蘭真的被俄羅斯吃下并消化差不多的話,下一步有機會可能就輪到白俄羅斯(別看是盟友)和外蒙古了。
總是需要有個了結,烏克蘭人需要問問自己的內心:愿意被俄羅斯徹底占領嗎?如果不愿意的話,既然已經開戰了,那就要不停歇的打下去,晚打不如早打。
對于弱國抵抗強國來說,往往是更怕蠶食而不是鯨吞。鯨吞還可能硌了強國的牙,蠶食就會令其太舒服了。
這和中國抗倭戰爭時的心態是類似的。當時中國的大戰略也是寧可抵抗鯨吞也不要抵抗蠶食,以時間換空間的方略與倭寇打持久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八年全面抗戰期間,是倭寇一直追著中國要求簽停火和平條約的。但中國一直堅持不答應,盡管在戰場上被打的很慘。最終倭寇的戰爭潛力被逼消耗的近乎枯竭,快支持不住了,才不得已偷襲珍珠港擴大戰爭,搶占東南亞資源維持戰爭能力,也最終導致其全盤的失敗。
烏克蘭人與當時中國人的心態類似,戰爭的意志也是很旺盛的。
綜上所述,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戰爭短期內很難解決。恐怕只有到一方實在打不動了,才有和平的轉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