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一確實很平淡,平淡得讓很多媒體笑稱雙十一已經壽終正寢。
意思呢,是11.11這個營銷節點已經不再特別,已經引不起多少波瀾,淪為日常。
其實這是媒體的通病,不夠新鮮的事物,在他們眼里毫無價值。即使雙十一的影響力進一步延展到廣泛的消費群體,他們也視而不見。
但它們看不見,并不代表不存在。
前一陣,我發現周圍一些歲數很大的長輩們,以前他們用智能手機都費力,現在竟然加入了雙十一的搶貨大軍。
我不知道,這些七八九十歲的老人們,是怎么突然熟練使用購物軟件和直播平臺的,也許這有一個過程,我之前沒注意而已。
這些老人平時對自己很節省,但是對雙十一的便宜貨、秒殺價,他們的表現出來的渴望,絲毫不亞于年輕人。
更值得年輕人汗顏的是,老人們買東西明顯比年輕人更慷慨更無私,更為他人著想,他們在買這些東西的時候,就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別人、為分享而買。
比如他們的牙齒雖然大多已經退役,卻會搶一堆咬不動的食品送給兒孫和親友。
于是,我的家里這些天堆積了越來越多的,來自這些可愛長輩們的雙十一戰利品。
雖然本人對零食和各種山寨小商品不太感興趣,但好幾天看著這一大堆花花綠綠的包裝,我這品牌營銷的職業之魂情不自禁地燃燒起來。我開始以專業研究的目光開始審視起這些我幾乎沒聽說過的品牌們。
但我心中對這些品牌毫無輕視之心,甚至是很尊重的,我知道這些叫不上名字的小品牌,和他們背后的中小企業及加工廠,才是中國市場經濟真正的基底。
這些企業養活著大多數從就業機會越來越少的農村和鄉鎮外溢出來的勞動人口,也是無數草根精英和實業經營者拼搏一生的心血,或是這一群體中年輕創業者的機會和夢想。
借著電商和新媒體的一個個風口,尤其是現在的直播帶貨,這些本來就很拼的企業,似乎看到一種希望,他們在這股被流量裹挾的市場競爭大潮中努力生存,用比以前還要卷的經營方式,爭奪著平均下來并不算多的市場份額。
盡管平臺把他們當作營造促銷氛圍的豐富“邊角料”,主播們把他們當作利用信息差忽悠老鐵的“寶藏新品”,他們還是為了得到流量而拼盡一切,無限壓低自己的利潤空間和成本。只為抓住一切機會,把貨賣出去。
這種草根商業精神令人欽佩,也讓人遺憾。他們中的很多產品,隨著不斷賣出去的數量,不僅沒有積累任何品牌資產和價值,甚至可以說賣的越多,活得越苦,死得越快。
哪怕再多一點營銷上的專業考量,哪怕老板再多學習一點真正專業的營銷知識,這些企業本不應該生存得這么難,被流量壓的這么狠,幾乎每天喘不過氣來。
這些產品無一例外,形象和產品力都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先說形象,首先品牌名稱就不過關,很多一看就是無腦自嗨和不懂傳播的產物,還有很多像是為了注冊商標被中介代辦們忽悠的產物。生僻字、無意義的諧音字,這種品牌名稱禁忌,大量被使用。然后是廣告語和包裝設計,不是抄襲模仿,就是自以為個性,其實違背人性,給推廣傳播增加各種障礙。
再說產品力,這些商品里的食品,先不說工藝和品質,就說好吃,讓人想再吃,這種最基本的產品價值,一個都做不到。可以不夸張的說,拆開看著還像那么回事的抄襲包裝,里面的很多產品,狗都不吃!甚至有人拿這些叫不上名字的電商食品,用作各種懲罰游戲的道具。
品牌形象和產品你都沒做好,后面的事你再拼再卷,也注定是一場商業的噩夢。所以你犧牲那么多利潤和成本,換來的流量和銷量,對你毫無意義,所以你賣的越多,你活得越苦,死得越快。
而你之所以連品牌和產品力都不及格,就在市場上跟一只無頭蒼蠅一樣盲目的亂撞,是因為你的眼里,有對金錢的渴望,有殘酷的市場拼殺,有自己的血汗,卻唯獨沒有真正做好一件事情的熱愛和慷慨。
趕緊用心打磨的你的品牌和產品吧,不要繼續陷在這種你自以為的拼搏奮斗里,在一場場“大促”、“秒殺”中賭上你的生意和事業。
如果你其實本來想做好,但沒有條件學習營銷,或被線上自媒體平臺上的各路賣課大師忽悠,可以多關注這個公眾號,我們將不定期為你分享真正的營銷知識和成功之道,包括真正的營銷專家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案例。
關注我,更多改變你命運的見識,都在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