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農歷九月初四,下午,時雖入秋,但天氣依然燥熱無比。
當天,蕭縣九區區武裝助理朱德華,領了七名揣著短槍的隊員們,從皇藏峪瑞云寺出發,翻過了幾個山頭,一路仔細行進,隨后來到了莊里(現宿州市蕭縣莊里鎮)東山頂附近。
朱德華看著斜斜墜入山洼的殘陽,向著身旁的眾人擺了擺手,沉聲道:
“時間尚早,咱們坐下來歇一歇,晚上再進去。”
朱德華他們當晚要去莊里執行一個鋤奸任務。
在當時,莊里控扼交通要道,位于蕭東通往蕭西主干道的咽喉位置,日軍在此專設有據點。據點分設了兩個院子,東面的院子住的是偽軍,西面的院子內住的是日軍,兩個院子中間隔了一條五米寬的牛車道,西院設有炮樓、機槍崗哨,所有院墻都是用石條堆砌而成,十分堅固。
眾人當天所要除掉的那名漢奸——邵雙喜,便住在東院偽軍所處的院落附近,想要干掉對方, 需要冒著很大的風險,一不小心,朱德華他們這些人,很可能會面臨著無法全身而退的風險。
但邵雙喜這個人,必須除掉!
日軍駐在莊里之后,便利用莊里當地的流氓、地頭蛇,讓這些人招募一批地痞流氓,組成擁護“皇軍”的維持會。
當時,這個邵雙喜便是維持會的會長,此人仗著日本人的勢力,作威作福,經常帶著十幾名嘍啰,跟著日本兵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十里八鄉的老百姓們,提起“邵雙喜”這個名字,無不切齒痛恨。
當時,蕭九區區隊初創,所有人加起來還不到三十人,眾人經過研究,認為以現有的力量,想要拔除敵人的據點,不現實,但設法潛入敵人的據點附近,悄悄除掉維持會首惡——邵雙喜,還是可以的。
隨后,朱德華便帶著幾名區隊隊員前去鋤奸,因為眾人此番前去據點,是入虎穴,殺虎子,要冒很大風險,因此必須提高警惕,配合得當。
在東山頂,朱德華再次給眾人強調,一,不準打槍,不準說話,防止被敵人發覺而進得去,出不來。
二,速戰速決,按照計劃各司其職,干掉邵雙喜之后,大家不可戀戰,立即撤出。
三,此番行動,由張慶云、王愛喜兩人持刀鋤奸,其他人負責在周圍監視敵人的活動,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開槍掩護撤退,定在東山坡下小樹林,是大家最后的集合點。
當天鋤奸分工,張慶云、王愛喜負責持刀鋤奸,考慮過張慶云這個人以前是個屠戶,剝過羊,是理想的持刀手,王愛喜這個人素來膽子大,刺奸、殺奸的任務執行過兩次,個人心理素質比較強,遇事穩重,不容易出差錯。
其他人則負責制止偽軍發現后喧鬧、以及在院外監視敵人崗哨活動。
眾人就這樣,待在東山頂,看著不遠處的村鎮,漸漸被夜色籠罩,待到后半夜,大伙兒紛紛站起身,隨后跟在朱德華的身后,下了山坡。
夜色深濃,四下一片黝黑。朱德華領著眾人來到莊里中間,距離日偽軍據點還有幾十步遠,朱德華擺了擺手,示意眾人小心行事。
又走了片刻,朱德華來到了偽軍駐地門口,門崗處站著一個人,對方見到朱德華出現之后,并沒有驚呼示警,而是湊近低聲道:
“邵雙喜今晚在院子里的涼床上睡著,你們進去后,看到的那個大竹床上躺著的那個人,就是他。”
原來,為了順利鋤奸,組織上還喚醒了我方潛伏在敵人內部的一條暗線,此人當晚對邵雙喜的行蹤特別留意,隨后便向朱德華等人,傳出了邵雙喜精確的位置信息。
幾人摸到邵雙喜的家門口,按照原先計劃,張慶云先進去,王愛喜緊跟其后,然而,當王愛喜剛進門,卻突然被擋門的托車絆倒,“噗通”一下,這聲響在寂靜的深夜里面,分外清晰。
“誰?!”熟睡的邵雙喜被驚醒,睡眼惺忪地看向門口,有些生氣地驚呼道,“怎么弄的?”
話音還未落,張慶云快步來到竹床跟前,二話不說,直接掏出剝羊刀,對準邵雙喜的胸口便是一刀。
“噗嗤”,鋒刃入體,邵雙喜吃疼,猛地一挺身,翻趴在床下,此時王愛喜也趕了過來,直接按住了想要掙扎的邵雙喜。
張慶云蹲下身,對著邵雙喜的后心一頓猛刺,連刺十來刀后,張、王兩人怕這個大漢奸還沒死透,隨即又用刀挑斷了邵雙喜的咽喉。
整個鋤奸過程,不過一分鐘左右,結束戰斗之后,眾人隨即撤出。大伙兒撤到鎮口之時,朱德華等人商量,覺得大伙兒要是這么走了,日軍那邊抓不住人,肯定要禍害村里的人,老百姓們可就遭殃了。
為了讓日軍這邊明確報復目標,朱德華讓楊永志、朱德熙兩人來到莊南,對著日軍炮樓開了幾槍,隨后拿著兩掛鞭炮,點燃后,扔到了炮樓不遠處。
“噼里啪啦”的爆炸聲,驚得據點內的日偽軍紛紛醒來,敵人們搞不清外面來了多少游擊隊,只敢縮在據點之內,把機槍、迫擊炮一頓亂打。
直到朱德華他們回到瑞云寺,還能隱隱約約聽到莊里方向的槍炮聲。
后來,朱德華他們聽到消息,第二天下午,日軍將附近幾個村子的老百姓們都綁了起來,從中間拉出了幾個青年,非要說邵雙喜是這些人殺的,要槍斃了他們。
結果,讓人想不到的是,邵雙喜的媳婦,卻哭著喊著給日軍頭目磕頭求饒,“不是他們殺的人,他們都是莊上的老實人,我丈夫是外面來的“毛猴子”(日偽對游擊隊的蔑稱)給殺的,求求太君放了他們吧。”
經過邵雙喜媳婦的一頓磕頭,最終這些年輕人被釋放,死里逃生。當年,不少人暗地里感慨,這個邵雙喜媳婦,倒是跟邵雙喜不一樣,至少還算不是一個糊涂人。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三輯)——第702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下面合集內的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蕭縣文史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