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美團即時零售的重要承載——閃電倉業務,當下的日單量已經突破并穩定在500萬單上方了。尤其是在美團的數字化中臺SaaS系統——牽牛花接入阿里巴巴的1688批發平臺后,美團閃電倉事實上正在基于即時零售這個消費場景,對快消百貨品類的流通體系做數字化、效率化變革。
這對整個快遞包裹電商及實體零售市場都帶來了影響。
有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稱:“目前看,電商市場還在快速增長的領域之一就是即時零售市場,尤其在2-4線市場,美團閃電倉實際上是在搶快遞包裹電商與實體零售的市場,這就是為什么京東會急著做外賣來架構同城配送網絡的原因之一?!?/p>
而據一些1688平臺上的商家稱,拼多多似乎看起來也有些按捺不住了。
一
迭代
在2024年第四季度,美團對外的宣傳口徑是:美團閃電倉已超過3萬個,到2027年,目標要超過10萬個。
從美團閃電倉一路走來的發展看,它經過了幾次迭代,每次迭代都會產生了一些“炮灰”,而未來則還會要迭代。
值得重點說的一次變化是:美團牽?;ㄏ到y打通并接入了阿里巴巴的1688批發平臺,這次合作對整個即時零售市場的發展,其實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它大幅提升了閃電倉的效率,并對整個快消百貨品類的流通做了比較深遠的優化。簡單說,閃電倉的運營商、加盟商不再需要雇傭采購了,不再需要自建供應鏈了,不再需要投資搭建大倉中轉倉了、不需要PDA設備用手機就可以了,也不再需要雇傭前端線上運營員工了。
所有的這些都自動化、數字化、社會化解決了。
閃電倉的加盟商則可以零基礎、非常低門檻地“進入”這行。
“現在每個加盟閃電倉,倉內一個時段只要一個員工就夠了,一天3個時段3個人,就可以把一家300平米、7000支SKU、月萬單左右的閃電倉運營下來。他們直接從1688上進貨(GMV算阿里的),包裹快遞配送到店,消費訂單從美團平臺上來,末端配送則用美團的既有騎手配送網絡?!?/p>
“1688其實做了一件很牛的事,就是從工廠開始,把商品條形碼、圖片的拍照上傳、文案撰寫等業務流程都整合打包解決了,前置倉(閃電倉)以往很費人力的一個環節就是前端運營,需要人工往線上錄入商品、撰寫文案、優化運營等,現在閃電倉的運營方不用做這些事情了,可以直接到1688上比價與進貨商品,圖片文案則都是現成的,拿來即用,也不用PDA,直接用手機掃條形碼即可。進貨后用原來的大件包裹配送網絡直接配送到店(倉)?!?/p>
這意味著閃電倉的運營方連采購都不用再雇傭了,不用自建倉配供應鏈了,倉端運營不需要雇傭線上運營員工了。
那么,閃電倉就能大力度大幅度去下沉,它的盈利性基礎能支撐它這么做了。
有市場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現在,很多閃電倉的進貨采購,8成以上都是從1688上采了,大量倉的6-8成進貨也都來自1688。這次迭代帶來的結果就是閃電倉經營及下沉門檻拉低,可復制及可盈利性大幅提升。當然,低門檻的同時,也意味著更卷了,最早的一批閃電倉玩家,哪些雇傭采購,搭建倉配,自建供應鏈的那批玩家,就顯得太重,有些被搞得很難受,有些都要被搞死了。”
“目前,在二三線市場,一個好一點的閃電倉,300平米、7000支SKU可以做到月1萬單,客單價能做到35元左右,從1688進貨,能做到35%左右的毛利。那么,除去鋪租、平臺扣點(現在的扣點在6-11個點左右,分KA和中小玩家),剩下的就是倉端運營成本。而月1萬單左右的門店(倉)全時段經營只需要3個員工,一個時段一個員工,下沉市場盈利的賬就能算得過來了,當然,前提是同類競爭不要太多、扣點‘穩定’?!?/p>
“美團方面,現在策略也是在扶持品牌商家,這就是基于盈利性與下沉市場?!?/p>
二
+生鮮
閃電倉的迭代可能還沒有結束,因為現在閃電倉的主流商品還是快消百貨,生鮮很少。而當生鮮加入閃電倉這個賽道后,可能又會對前批次玩家帶來沖擊。
實際上,已經有不少人在謀劃這個事情了。
主要是實體區域零售商,因為當下生鮮做得好的企業,有自有配送網絡及供應鏈能力的企業,主要都是區域實體零售商,生鮮很考驗運營能力。
《商業觀察家》接觸到的一些人的想法是,他們還是想做一個B2B業務,招募一批加盟商(附近夫妻店),快消百貨的進貨大部分還是會從1688上采,用它現成的那一套供應鏈,不做重(但1688線上貨品與線下貨品不完全一樣)。生鮮則是從自己的供應鏈、倉配走,總部做一些培訓、商業分析、運營指導等,整體做成一個+生鮮的業務模型。
“有生鮮后,你就可以理解為閃電倉出現了很多區域版、更低成本版本的‘小象超市’,原有那批從1688進貨的閃電倉,肯定競爭不過(快消百貨貨盤一樣,但多了生鮮),不過,這套模型也要磨合,因為生鮮運營很難,錢燒起來,搞不好也有可能做成類似社區團購的那波‘大消耗’了?!?/p>
美團閃電倉現在及過去的主流玩家,其實主要的構成都是些“老人”,比如百度外賣時期,與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曾同級的王耀弘(小象購),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曾斌(惠宜選),以及大量的美團餐飲外賣的原區域代理商,他們熟悉美團。有些人會同時在多個地方搞不同的閃電倉零售品牌,再招一批加盟商。很多時候,在區域,現行的一些規則制定,某種角度上說,也都有他們的參與。
而隨著即時零售,及閃電倉市場的擴容,毫無疑問,玩家也在擴容,新面孔也將會越來越多,比如做百貨的名創優品與美團閃電倉達成戰略合作了,這也是美團“扶持”品牌商家的又一次落地。
未來,生鮮領域的很多玩家可能會馬上要加入了。
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