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的最后一個月,聽一位做市場調研的朋友說起,很多二、三線城市民企的真實工資已經跌破3000元,而且就是這樣“低廉”的工資很多小公司也堅持不住,老板想要收攤躺平了。
遭遇降薪和裁員,打工人自然有理由罵老板、罵公司。
但這樣的現狀,我們都要怪小公司不爭氣,經營不善、缺乏競爭力嗎?
世界營銷大師熊彼得,曾為占據市場絕大多數的小公司鳴不平,他講了這樣一件事:
他批評近代排名第一的天才科學家牛頓,把科學當作自己的游戲,用老天給的天賦只顧自己玩耍般的鉆研,一生只留下很少成果。
雖然這些成果已經對整個人類文明極具價值,但他就像一個任性的孩子,很少分享和交流,也沒有認真指導什么學生。
于是他將人類幾十億分之一才有的超級天賦浪費了,大量的思維過程和思考方法都沒有傳下來,成為歷史的塵埃和棺材板下的牛頓肉身一起消失。
另一位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可以不用任何資料和實驗,而將相對論憑空想出來。
但他仍然沒有把自己的思維過程和思考方法,更多的留給人類。
如果說思維天賦是這些天才科學家壟斷的資源和資產,那么生產資料就是巨頭大公司壟斷的資源和資產。
天才科學家占用了這些普通人難以想象的思維天賦,卻沒有幫助全人類進化思考方法,讓他們的恢弘成果如同一瞬間的火花,很快又讓文明陷入長久的沉積和瓶頸。
巨頭大公司占用了小公司們難以企及的生產資料,卻沒有幫助全行業優化結構、提高生產力,讓他們賺取的巨額財富猶如貨幣的海嘯,很快又讓社會墮入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危機。
盡管人性是自私的,但思想天賦和生產資料,究竟應該少數人壟斷,還是所有人共享,正是人類文明進步與落后的分水嶺。
既然看透天才們的任性和自我,以及大公司的貪婪和自私,作為普通個體經營者和小公司的老板,你能做些什么自救呢?
作為有20年經驗的品牌營銷創意人,我從大量在經濟大蕭條和危機中,小公司如何生存的成功案例中,歸納總結提供以下幾個清晰而實用的策略,希望能夠助力小公司在困小公司如何生存境中找到自己的一線生機。
1. 重新定義價值:從需求創造到需求重構
在經濟下行周期,市場競爭由需求驅動轉向價值驅動,客戶會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和情感連接。
你可以精細化定位客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你的客戶,聚焦那些仍然有購買力、需求穩定的核心群體。
例如,如果你是一個餐飲公司,與其試圖覆蓋所有人,不如服務于那些愿意為健康餐飲付出溢價的群體。
同時,你可以思考如何用有限的資源提供更獨特的價值,而非與市場巨頭拼價格。比如通過小批量定制、文化故事、獨特設計等方式提升產品溢價。
2. 學會“瘦身”:優化成本結構,靈活化運營
在蕭條中,現金流比利潤重要,活著才是唯一目標。
你可以,精簡非核心業務:將資源集中在最能創造現金流的核心領域。學會果斷放棄拖累財務的項目。
比如,放棄盈利一般,并且大量墊資的項目。
再比如:降低固定成本,采用外包或項目制合作的模式。
3. 形成聯盟:跨界合作,共渡難關
在危機中,孤軍奮戰的公司更容易倒下,而資源整合與協作能夠為小公司帶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你要學會共享資源,與同行甚至跨界公司共享渠道、技術和客戶資源。
例如:小型電商可以整合多個品牌的產品,統一打包成訂閱式服務,共同分擔物流和市場推廣費用。
你還可以打造微生態: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共享利益。
4. 數字化突圍:讓小公司比巨頭更靈活
數字化轉型不只是大企業的專利,小公司因為決策鏈短、執行迅速,反而在數字化中具有先天優勢。
你要充分擁抱社交媒體與直播經濟:以低成本快速接觸消費者,直接完成交易和互動。
但這還不夠,只是傳播數字化,相當于只有一條腿走路。
你還要學會使用數據工具分析客戶行為:即便是免費的數據工具,也能讓你更精準地觸達客戶需求,優化產品和服務。
比如,利用谷歌趨勢或國內的百度指數,洞察市場需求并做出快速反應。
5. 精細化現金管理:每一分錢都要用到刀刃上
現金流管理是小公司存亡的關鍵,資金鏈一斷,一切都將無從談起。
你要改變傳統的,動態預算管理:每月重新審視預算,將可調整支出隨時削減。
當然這可能需要你的財務人員做出提升和改變,一個有效的方式是老板和財務人員要在更多的財務事務上,進行緊密的交流合作,而不只是為了“合理避稅”的時候。
比如,營銷費用可以根據實際轉化效果靈活調整,不投“燒錢”但回報低的廣告。
優先支付對業務生死攸關的賬單:比如供應商款項、關鍵員工工資等,而不是“一視同仁”。
制定備選計劃:有計劃地留存現金,哪怕是放棄利潤也要保證活下來。
6. 打造品牌信任:在危機中成為消費者的“定心丸”
越是在蕭條時期,消費者會更加依賴信任的品牌,愿意為信任買單的小公司更容易生存。
在品牌工作上,你要學會講述真實的品牌故事:消費者更傾向于支持那些有溫度、有責任感的小公司。
比如,通過社交媒體分享你的團隊如何堅持品質,如何服務客戶,如何幫助員工渡過難關。
比如,展現注重服務的極致體驗:提供一流的售后服務,回應客戶的需求,比降價更能贏得口碑。
比如,提供無條件退換貨服務,讓客戶減少決策顧慮的同時,制造一些有溫度和正面傳播效應的事件和話題。
總之,經濟大蕭條是一場大浪淘沙的過程,但小公司并非注定失敗。
憑借靈活的策略、清晰的定位和敏捷的執行力,小公司也可以在大蕭條中找到生存甚至發展的機會。
當然,在這場“逆風飛揚”的挑戰中,只有那些敢于變革、善于創新、深諳人性的小公司,才能活下來并成功崛起。
關注我,更多改變你命運的見識,都在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