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究竟需不需要智能駕駛?就算到了2025年,仍有很多人認為它不過是噱頭,而也有很多人把它列為剛需。
近日,特斯拉官宣在中國發布FSD功能,更新名稱為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這一消息迅速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智能駕駛,作為當今科技與汽車行業最前沿的領域之一,其發展動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它未來將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為我們的出行與生活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改變?
智能駕駛是什么?
智能駕駛,是一種借助先進的傳感器、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系統,賦予車輛自動行駛和智能決策能力的創新技術。
在國際上,智能駕駛被劃分為六個等級,從L0到L5,自動化程度逐級遞增。其中,L3級別被視為自動駕駛技術的關鍵分水嶺。
目前,NOA(Navigate on Autopilot,即領航輔助駕駛)作為L2+級輔助駕駛功能的典型代表,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NOA功能能夠在特定場景下,自動完成變道、超車、進出匝道等一系列復雜的駕駛操作,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駕駛體驗,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智能駕駛技術向更高等級發展的巨大潛力。
從設計理念來看,智能駕駛主要分為兩大類,即模塊合成式和端到端式,這兩種理念各有特點,分別在智能駕駛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模塊合成式方法將智能駕駛系統拆分為感知、規劃決策和執行控制三大核心模塊。感知模塊通過各種傳感器,如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等,收集車輛周圍環境的信息,包括道路狀況、交通標志、其他車輛和行人等;規劃決策模塊根據感知模塊提供的信息,結合預設的規則和算法,制定出合理的行駛路線和駕駛策略;執行控制模塊則將規劃決策模塊的指令轉化為具體的車輛控制動作,如加速、剎車、轉向等,從而實現車輛的自動行駛。
端到端式則通過深度神經網絡的訓練,將感官輸入直接映射到駕駛動作,省去了傳統模塊合成式方法中復雜的中間環節。這種架構的優勢在于其強大的泛化能力,能夠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路況和各種未知的駕駛場景。例如,在面對一些特殊路況或突發情況時,端到端式系統能夠通過學習大量的實際駕駛數據,自動調整和優化駕駛策略,從而做出更加合理的決策。然而,它需要海量的數據支持以及超高算力的硬件支撐。
端到端?
根據量子位智庫發布的《智能駕駛2024年度報告》,智能駕駛技術在過去一年中取得了顯著進步,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
從技術層面來看,智能駕駛已經擺脫了對高精地圖的依賴,實現了無圖NOA,并逐步轉向端到端的技術架構。這意味著更多的車輛能夠通過自身的傳感器和智能算法,實時感知和理解周圍環境,自主做出駕駛決策。
在用戶體驗方面,截至2024年底,主流車企均已實現全國全量推送城市NOA。“車位到車位”成為最新的智駕體驗標準,背后包含全場景覆蓋、應對復雜路況、連接泊車功能。
《智能駕駛2024年度報告》認為,智能駕駛發展的第一性原理就是AI的第一性原理。而AI的第一性原理有三大關鍵要素:算法、算力和數據。算法上,端到端成為行業新技術范式。端到端取代了傳統算法中,數據在感知、決策、規劃各個模塊之間傳遞的過程,降低了信息傳遞的損失和延時。統一的端到端架構能夠自動學習從感知到控制的最優映射關系,實現全局優化。加速算法迭代,離不開海量數據的支持,但更海量的數據對云端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是2024年,主機廠和供應商開始強調云端算力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人們已經可以在一些城市看到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這些車輛通常配備了高精度地圖、攝像頭、雷達、超聲波等設備,能夠感知周圍的環境和交通狀況,并通過算法和控制系統進行路徑規劃、避障、加減速、轉向等操作。乘客可以通過手機APP或者語音識別等方式預約或者叫到自動駕駛出租車,并輸入目的地。自動駕駛出租車會按照最優路線將乘客送達目的地,并完成付款和評價等流程。
近日,小馬智行正式開通廣州自動駕駛示范運營專線,用戶可搭乘自動駕駛車,從廣州市中心相應地點往返廣州白云機場和廣州南站。此前,小馬智行在北京解鎖了大興機場、北京南站等重要交通樞紐的自動駕駛場景,此次廣州的開放無疑加快提升了他們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以及對商業化場景的探索。
拐點來了?
2025年將是智能駕駛的拐點,這一觀點在行業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認同。
有分析稱,憑借全局優化、更高計算效率、更強泛化能力等優點,端到端技術已迅速成為高階智能駕駛方案當前最優解。城市NOA等高階智駕經過2024年的大規模的落地應用后,在端到端大模型技術的加持下,有望在2025年從“能用”邁向“好用”。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博士曾表示,智能駕駛將在2025年迎來真正的拐點,未來三年智駕體驗將進入“脫手開”的時代,智駕行業也將進入競爭的關鍵時期。這背后是多模態大模型、端到端訓練和算力等方面的發展,為智能駕駛的普及與突破提供了條件。
《智能駕駛2024年度報告》也認為,在軟件、硬件、保障等多方面共同作用下,智能駕駛將逐漸具備通向L3的技術基礎、規范措施和賠付機制。2025年有望成為L3商用元年。
眾多車企也紛紛表達了在2025年落地L3級自動駕駛的決心和規劃,積極布局智能駕駛領域,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技術創新,以搶占智能駕駛市場的先機。
例如,近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稱,2025年中,小鵬將推出V6全新大版本,這個版本將具備準L3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到了2025年底,小鵬更是計劃推出真正的L3級別自動駕駛軟件。他還稱:“未來的10年,一定是L3智能汽車的iPhone 4時代,并走向全無人駕駛L4的10年。”
智能駕駛近年來從技術突破到用戶體驗提升,再到商業化應用的探索,都展現出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期待,未來隨著智能駕駛技術不斷向更高等級邁進,將對人們出行和社會發展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壹
貳
叁
肆
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