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姐寨:南太行的隱秘世外桃源探索之旅
文/王世輝
在巍巍南太行那深廣幽邃的懷抱中,羅姐寨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存在,是一座安然寧謐的世外桃源,是一頁被歲月封存的歷史。
假期尚未結束,正是適合出游探訪的好時候,選擇一個天色晴朗、氣溫不高不低的日子,我決定成行,終于走進了向往已久的羅姐寨。
羅姐寨地處豫晉兩省交界,在南太行的紅巖絕壁之上,歸輝縣市沙窯鄉管轄,其組成有葫蘆芭、北窯、南窯、桃花溝和上峰邱五個自然村。五個自然小村落,像五顆袖珍型的星辰,散布于海拔千余米的山脊山梁,彼此呼應,彼此映襯,又各自閃耀著沉寂的光芒,結構出一幅獨特的景觀圖畫。總體的印象,既是少見的原生態,又是難得的古樸。有一段順口溜這樣說: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穿衣基本靠紡,糧食基本靠黨,媳婦基本靠想。幾個“基本”的描述,生動形象,詼湝幽默。當然,這番描述只能屬于過去,早已不是現在的寫照,而今的羅姐寨也在變,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前進的節律,其腳步正從落后的泥潭中抽離出來。它的心跳和脈動,都有了鮮活的聲音和色彩。
就地理區位而言,羅姐寨有著明顯的優勢:南接萬仙山郭亮村,西鄰山西陵川,北與上蠟江接界,從這里出發,向南可通向郭亮、南坪、王莽嶺、九蓮山等地,向北可抵黑風洞、齊王寨、秋溝及壺關林州大峽谷,向西可沿隋唐古道至山西陵川,向東可駛足川地平原林州、輝縣、鶴壁、衛輝等地。正因如此,這里在古代便是兵家的常爭之地,見證了無數的烽火硝煙:春秋戰國時期,曾有多個諸侯國在此擺開戰場;西漢時期,曾有諸多將領引兵來此駐扎……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是八路軍在太行山區的主要根據地,村里的司風梧曾和電影《平原游擊隊》里李向陽的原型郭興并肩作戰,被評為抗日英雄。
這里原來叫什么名字,我無從查考,亦不可得知,只能將其作為一枚問號,繼續在心頭懸掛。但我探得了“羅姐寨”之名的由來,有多個版本,每個版本都與一位叫羅桂香的奇女子有關。選錄兩個版本,呈現于茲。
版本一。
羅桂香的父親與唐高祖李淵是同窗好友,不幸英年早逝,將孤女托給李淵收養。李淵視羅桂香如同己出,便讓她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在一塊學文習武。羅桂香聰明好學,身手不凡,練出超人武藝,長大后成為一員名將,立了不少功勞。這羅桂香暗戀著李世民,卻一直開不得口,二人總以兄妹相稱。羅桂香二十歲那年,率軍征戰中原,獲勝返回途中,聽說李淵為李世民完婚,娶了另一個女子,心中十分痛苦,一氣之下,帶人馬鉆進太行山當起了與世隔絕的山大王。她來到這里,見山勢險峻,土地肥沃,水草豐茂,便在山上筑了主寨,在山下設了三個大營,一個是南營,一個是北營,還有一個營設在山下靠河邊,叫作水寨營。她還在山谷口設了觀察哨,一個叫南觀營,一個叫北觀營,在山邊開出操場,作為騎兵訓練場。這些場地至今還保留著,被后人一輩一輩地口誤相傳,變成了村名,分別叫作南窯、北窯、水寨窯、南觀窯、北觀窯。
版本二。
隋朝末年,李淵父子南征北戰,李世民在山西上黨地區結識了羅桂香,兩人日久生情,私定終身。然而,李世民登基后卻忘記了這段往事。羅桂香悲痛欲絕,于是招兵買馬,在豫晉交界的官道旁安營扎寨,劫富濟貧,專門與朝廷官府抗衡,并在山下修了一間佛殿,取名照龍庵,圈地為王。后來,羅桂香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擴展到五個營的兵馬,威震朝廷。李世民知悉后,茅塞頓開,深感愧對于羅桂香,就調撥大量黃金,資助照龍庵建設,并親筆題字,在官道旁修建一座靠山大佛。現如今,羅姐寨還留有許多與羅桂香相關的歷史遺跡,如藏寶洞、寨墻的殘垣斷壁、照龍庵大佛殿遺址等。
這些流傳的版本有差異,但差異全在細節,大體的梗概是一致的,相互之間并不矛盾,再加上那么多遺跡的佐證,我終于相信了,羅桂香并非傳說中的虛構人物,而是那段歷史上的確切存在。
探訪途中,偶遇一位放羊老漢,我便與他攀談起來。攀談看似漫無邊際,實則始終圍繞著羅姐寨展開。從他那斷斷續續的講述中,我也慢慢地連綴起一篇關于抗日英雄司風梧的故事——
司風梧是當地人,曾任八路軍太行區聯絡員。1942年秋季的一天,山西駐軍的兩名首長被日軍的一個小分隊追到平窯村附近,恰巧撞見了他。情急之下,他決定把兩名首長藏在村里,自己則把日軍引到山里。他在山林中穿梭,眼看日軍越追越近,甩不掉了,這時,他忽然想到了螞蟻山——這山上的螞蟻體形巨大,兇猛無比,能吃蛇,也能吃人。于是靈機一動,便把日軍引入了地形復雜難辨的螞蟻山中。也許是日軍小分隊遭到螞蟻攻擊后慌亂中在山林中迷失了方向,也許是螞蟻真的消滅了日軍,也許是日軍又遭到了八路軍的伏擊而被消滅,總之,他把日軍帶入螞蟻山后,成功地甩掉了日軍,自己又回到了村子,而日軍小分隊則再也沒有走出螞蟻山。這個故事一直在當地流傳,真假不得而知,卻為螞蟻山涂染上了一層更加神秘的色彩。
羅姐寨到處是陡峭的絕壁,望一眼那高可萬仞的險象,不覺便心驚肉跳。古老的山路在叢生的怪石間曲折蜿蜓,引導著我的腳步穿越著時空,領略著一份份由歲月賦予的厚重。當然,這里的自然景觀是奇絕的,八仙洞、太行豐碑、孫臏泉、神雕石、孝子峰,一處處各具特色,有的如利劍直插云霄,有的似巨人屹立山間,有的像謎團具象著莫測的神秘。山上植被豐富,四季景色各異:春天,萬物復蘇,萬木吐綠;夏天,蜂蝶飛舞,野花飄香;秋天,山果盈枝,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沉靜的世界寧謐而又安詳……這樣的描敘,應當出自卓越詩人的手筆,斷然不是拙于言辭的放羊老漢所能企及的。一言以蔽之,羅姐寨的自然景色四時皆美,無論何時到來,都能欣賞到天工的圖畫,都能領受到盎然的詩意。
午后的陽光透過稀薄的云層灑在山路上,灑在我的身上,心中蕩漾起一層又一層的溫暖,那么地柔和,那么地舒適熨帖。就要下山了,就要和羅姐寨說再見了,我突然感覺到一種情愫正在胸臆中滋生蔓延——那是對羅姐寨的戀戀不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