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連載02
上篇文章,我們說了唐史的梗概,倒出了“唐烏龜”的內涵,從今天開始,就詳細開說大唐289年的具體歷史。
一切從大唐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說起。
李淵,字叔德,老家在隴西成紀,也就是今天的甘肅秦安。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第七代孫。到了李暠兒子李歆時,被北涼滅了。
西涼國滅了,但強大的家族還在。李歆生李重耳,李重耳生李熙,李熙生李天錫,李天錫生李虎。
轉眼到西魏時期,立了大功的李虎,被皇帝賜姓大野氏,官做到太尉。后來他因擁立宇文泰建立北周,和李弼等八個人,號稱“八柱國”,封唐國公。
李虎死后,兒子李昞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李昞的妻子獨孤氏,和隋文帝楊堅的獨孤皇后是親姐妹。所以隋文帝和李昞,名義上是君臣,實際上是連襟。李昞繼續在隋朝做大官。
李昞生子李淵。史書記載,李淵這人天生異相,胸前有三個乳頭,額頭中間隆起像太陽,天庭飽滿。他小姨夫,也就是隋文帝楊堅曾夸他不一般,特別喜愛。
李昞死后,李淵繼承了唐國公爵位,先后歷任譙(今安徽亳州)、岐(今陜西鳳翔)、隴(今陜西隴縣)三州刺史。
隋煬帝楊廣上臺后,先后提升李淵當滎陽(今河南滎陽)、樓煩(今山西靜樂)兩個郡的太守,后來又征他入朝任殿內少監。不久又調任衛尉少卿,掌管宮廷禁衛事,開始由文官轉任武職。
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時,李淵負責押運糧草,供應前線軍隊。正趕上前宰相楊素的兒子、楚國公楊玄感起兵造反,圍攻東都洛陽。李淵趕緊寫信報告。
隋煬帝慌忙撤軍回來,任命李淵為弘化(今甘肅慶陽)留守,兼知關右諸軍事,防備楊玄感。
后來楊玄感兵敗而亡,李淵繼續當弘化留守。他對手下管得寬,人緣不錯,很多豪杰都來結交。
這時候隋朝政治腐敗,“桃李子有天下”“楊氏將滅,李氏將興”等讖語滿天飛。起初只在街巷流傳,后來竟傳到宮里,連隋煬帝都經常聽到。
于是,朝中那些有背景的李氏家族就倒霉了。首當其沖的,是曾為北周八柱國之一的李弼的曾孫李密,靠著祖上功勞在朝廷撈了個左親侍的小官,活躍在隋煬帝眼皮底下。
隋煬帝看李密額頭尖下巴方,眼睛黑白分明,就說他眼神不正,有反相,當場把他撤職了。
此時的李密有沒有反心不知道,但后來是真反了。楊玄感造反時,李密就參與了謀劃。兵敗后他逃到瓦崗寨,投奔了翟讓,就想借著“李氏當興”的讖語稱王稱霸。可哪知道真命天子另有一個姓李的,不是他李密。
再說隋煬帝,趕走了李密,又懷疑到郕國公李渾頭上,誣陷他謀反,把他全家都殺了,可謂冤枉。
趕走李密,殺掉李渾后,隋煬帝又忙著造新龍舟,到處巡游玩樂。這時忽然聽說李淵很得軍心,又開始猜忌他,派人到弘化召李淵進京。
李淵正因為李渾全家被殺而心驚膽戰呢,突然接到召見命令,感覺隋煬帝肯定沒安好心。就決定通過裝病蒙混過關,一副病懨懨的樣子見了使者,還塞了好多金銀財寶當路費,求使者回去美言幾句,就說自己病好了立刻去行宮朝見。
使者拿了錢,樂得做順水人情,滿口答應就走了。使者回到行宮,當然按李淵說的,報告說李淵病重暫時來不了。
隋煬帝正沉迷享樂,也沒心思管李淵,這事就擱了好幾個月。這天,碰巧李淵的外甥女王氏在后宮當差,被隋煬帝看見了,突然想起李淵的事,就問王氏:“你舅舅怎么回事?好幾個月不來見朕?”
王氏趕緊回答:“恐怕是病還沒好吧,所以耽擱了。”
隋煬帝冷笑一聲:“死了倒干凈了!”說完就走了。
王氏惦記舅舅,趕緊偷偷寫了封信寄給李淵。李淵拆信一看,嚇得魂飛魄散。左思右想,想不出脫身的辦法,只好故技重施,拿錢開路,賄賂隋煬帝身邊的寵臣,求他們幫忙周旋。自己則整天喝酒裝糊涂,免得被人盯上向隋煬帝打小報告。
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富貴逼人來啊!李淵正擔心著呢,圣旨下來了,不是讓他回朝覲見,而是因為隋煬帝要巡幸汾陽宮,所以擢升李淵當山西河東(今山西)慰撫大使,命令他討伐當地盜賊,為隋煬帝巡幸清場。
李淵高興啊,拜領了任命,立刻出發,剛到龍門(今山西河津),就趕上賊帥毋端兒帶著幾千人來攻城。李淵手下幾十個騎兵,拉弓射箭,箭無虛發,賊兵前鋒倒下一片,剩下的一哄而散。
李淵乘勝追擊,又接連打敗了敬盤陀、柴保昌等幾股賊兵,收降了幾萬人,名聲更大了。
捷報傳到行宮,隋煬帝很高興,于是改變計劃準備北巡。可他剛出雁門關,就碰上突厥始畢可汗的大隊人馬前來打劫。
隋煬帝嚇得趕緊逃回雁門關,據關死守。如此大魚,可不能放跑了。始畢可汗調集了幾十萬番兵,把雁門關圍得水泄不通,日夜猛攻。
隋煬帝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趕緊發檄文向全國求救,命令各地派兵來勤王救駕。
屯衛將軍云定興響應號召招兵買馬,準備去救援。正好有一位將門虎子、濟世英雄,跑到云定興軍營報名入伍。
您猜這小將是誰?就是慰撫大使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
李世民的母親竇氏,是位女中豪杰。她父親竇毅,在北周當過上柱國,娶了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
竇氏出生時頭發就長過脖子,三歲時頭發就和身子一樣長了。她讀《女誡》、《列女傳》這些書,過目不忘。
隋文帝楊堅篡奪北周皇位時,她氣得撲到床下,憤慨地說:“恨我不是男子漢,不能救舅舅家(北周皇室)!”竇毅趕緊捂住她的嘴,叫她別亂說,但心里暗暗吃驚。
竇毅曾對公主(妻子)說:“這女兒面相奇特,見識不凡,得給她好好挑個丈夫。”于是命人在屏風上畫了兩只孔雀,并約定:只有射中孔雀眼睛的,才能娶自己這個女兒。
一時間,王孫貴族們爭著來比試射箭,門檻都快被踏破了。可惜那些人拉弓射箭,都達不到要求,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唯獨李淵最后來,連發兩箭,一箭射中左眼,一箭射中右眼,就這樣成就了一段好姻緣。
后來竇氏給李淵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女兒(史書中沒有記載名字,即后來的平陽公主)則嫁給了臨汾人柴紹。
史書記載,李世民出生時,有兩條龍在他家上空嬉戲,三天后才離開,路人都覺得神奇。他母親也覺得這是異兆,所以特別疼愛他。
過了四年,有個書生自稱會看相,來拜見李淵。剛見面就對李淵說:“您將來必定大富大貴,而且一定會有貴子。”
李淵就把四個兒子叫出來。書生唯獨指著李世民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將來必定位居萬民之上。您記住我的話!這孩子二十歲左右,就能濟世安民。您千萬別小看他!”李淵聽了很高興。
書生說完就走了。李淵轉念一想,怕書生到處亂說惹麻煩,立刻派人去追。結果四處找也找不到,這才驚以為神。于是就采用“濟世安民”的意思,給二兒子取名“世民”。
李世民才十幾歲,就已經把古今兵法研究透了,而且天生膽識過人。他到處結交朋友,輕財重義,真是天生的英雄氣概,與眾不同。到隋煬帝被圍在雁門關時,他剛十六歲。
云定興見了李世民,問過家世履歷,知道他是名門之后,又見他相貌魁梧奇特,格外敬重。
李世民獻計說:“始畢可汗傾全國之兵來圍攻天子,肯定是以為我們倉促間來不及救援,才敢這么猖狂。我軍應該大張旗鼓,布置連綿幾十里的旌旗,晝夜不斷。晚上還要敲鑼打鼓,互相呼應。始畢可汗看到我們這么大的聲勢,肯定以為援軍全來了,必定望風而逃!”
云定興點頭說:“好一條疑兵計!現在正用得著!”于是依計行事,部隊浩浩蕩蕩開進。
果然,始畢可汗中計,以為隋朝大批援軍到了,立刻解圍撤走了。隋煬帝這才平安回到東都洛陽。
李世民在云定興軍營里待了一年多,也沒見什么獎賞。只聽到京城傳來消息,說皇帝又跑到江都(揚州)玩去了,還殺了好幾個敢提意見的大臣。
李世民不禁感嘆:“皇帝這么昏庸,我在這兒待著干嘛?”于是辭別云定興,回家去了。
這時候,趁著隋煬帝南巡,各地的草莽英雄又紛紛起事。
李淵則被正式任命為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兼太原留守、晉陽宮監,成為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李世民就跟著父親到了太原。
太原南部有個賊帥叫甄翟兒,自稱“歷山飛別將”,帶著一幫亡命之徒來攻打太原。李淵帶兵出擊,深入敵陣,結果反被賊兵包圍了。
李世民提著弓,騎著馬,只帶著幾十個精壯騎兵,沖入敵陣。賊兵上前阻攔,都被李世民射退,敵陣漸漸亂了。李淵趁機殺出重圍,又召集步兵,和世民夾擊賊兵,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甄翟兒慌忙逃走,太原這才轉危為安。
轉眼又過了一年,隋煬帝還賴在江都,沉迷酒色。而四面八方的草頭王紛紛崛起,把好端端的中原大地,搞得四分五裂。
從隋煬帝大業七年(611年)開始,到大業十三年(617年)為止,各地起兵造反的,少說有幾十股。除了已經失敗的楊玄感,還有劉武周、林士弘、竇建德、李密、杜伏威等等,他們有的稱帝,有的稱王,有的稱總管,有的號將軍,不一而足,遍布全國各地。
這幾十號草頭王,都是史書上有名有姓的。此外還有數不清的小股土匪,到處打家劫舍,騷擾百姓,實在記不過來,史學家統稱他們為“群盜”。
那個賴在江都的隋煬帝,還整天泡在迷樓里,搜羅江南美女,醉生夢死。身邊那些拍馬屁的奴才,又把各地告急的文書壓著不報。眼看楊家的江山,是朝不保夕了。
太原留守李淵,看著天下大亂,經常憂心忡忡地嘆氣。唯獨二兒子李世民,志向不同。他專門放下身段結交英雄豪杰,暗中謀劃大事。
晉陽縣令劉文靜和晉陽宮副監裴寂,跟李世民常有來往。劉文靜很器重李世民,和他深交。裴寂卻不以為然。
一次,裴寂和劉文靜一起在城樓上乘涼,遠遠望見邊境上烽火連天,不禁嘆氣道:“我本是個窮官,又碰上這亂世,怎么活下去啊?”
劉文靜反而微笑著說:“時局已經很清楚。只要咱倆同心,還怕什么不能大富大貴的?”
裴寂立刻追問:“劉大令有什么高見?快指點指點!”
劉文靜說:“亂世出英雄!你沒看見李公子世民嗎?”
裴寂搖頭:“他雖有點才能,到底是個年輕人,能成什么大事?”
劉文靜說:“你別小看人!這年輕人可是治世奇才!”
文靜眼力過人,然裴寂還是半信半疑。
過了一天,江都的使者帶著詔書來了,給李淵宣讀。詔書大意是:“李密造反,劉文靜和李密是親家,應該連坐,立刻撤職下獄!”
李淵不敢違抗,只好把劉文靜關進了監獄。
李世民聽說劉文靜下了獄,急忙去探監。獄吏一看是李公子,當然放行。
兩人見面,世民替他惋惜。劉文靜卻說:“如今天下大亂,還有什么公道王法?除非像漢高祖劉邦、光武帝劉秀那樣的真命天子出世,撥亂反正,或許還能善惡分明,不讓好人冤死。”
李世民一聽就火了,說:“您這話就不對了!難道現在就沒人才了?只怕有些人有眼不識泰山!我來看您,就是想和您共謀大事,哪像那些沒見識的人,看著親友下獄,只會哭哭啼啼,束手無策!”
劉文靜拍手叫好,說:“好!好!我果然沒看錯人!公子真是治世奇才!我來給您出主意。現在天下大亂,群盜多如牛毛。如果有真命天子出現,正好收服他們,號令天下!就說這太原城里的百姓吧,為了避亂逃進城來的,召集起來就能有十萬之多!您父親手下也有幾萬兵。我們正好趁這機會,打進關中,然后發檄文通告四方。不出半年,就能成就帝業了!”
李世民聽了,沉默了一會,慢慢地說:“您的計策確實高明。只怕家父不同意啊,您看該怎么辦?”
劉文靜說:“這也不難。”說完,湊到李世民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李世民聽完就明白了,告別出獄,立刻去邀請裴寂喝酒。
裴寂這人好酒貪杯,還喜歡賭博。李世民擺下豐盛的酒席招待他,又拿出好幾萬緡私房錢,陪他玩樗蒲,故意輸錢給裴寂。
裴寂因此非常高興,天天往李世民那兒跑。從此兩人關系變得非常密切。
眼見關系已經到位,李世民就把自己和劉文靜的密謀告訴了裴寂,讓他出面勸李淵造反。
裴寂考慮了一會,說道:“我和你父親是老朋友。但要是明著去勸他造反,恐怕反而會被拒絕。看來只能暗渡陳倉,用計賺他了。”
李世民說:“全靠您了!”
裴寂囑咐說:“現在先別明說。過幾天我給你回信。”
李世民高興地謝過,裴寂就走了。
過了一天,裴寂在晉陽宮設宴,請李淵赴宴。
原來,隋文帝楊堅最初定都長安,后來在長安東邊又建了一座新城叫大興城。隋煬帝楊廣又營建了東都洛陽。后來他四處巡游,建了很多行宮。太原的晉陽宮就是其中之一。宮里設有外監,正副各一人。李淵是太原留守,兼任晉陽宮正監,裴寂是副監。
這次裴寂請李淵赴宴,李淵覺得自己是宮監,赴宴也無妨。裴寂熱情地把他迎進去。兩人坐下,美酒佳肴不斷端上來。
兩人邊喝邊聊舊事。李淵開懷暢飲,連干了好幾大杯,已經有五六分醉意了。忽然聽見門簾響動,環佩叮當,李淵定睛一看,竟然走進來兩個絕色美人,長得像一對姐妹花。
俗話說:“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這兩個美人裊裊婷婷走到席前,向李淵行禮。李淵慌忙還禮。
裴寂招呼兩位美人,一左一右坐在李淵身邊,繼續勸酒。李淵已經醉得迷迷糊糊,也不問美人來歷,只顧著喝,喝得酩酊大醉,就被兩位美人扶著去睡了。睡了很久,才有點清醒,聞到一股特別的香氣,像蘭又像麝,不由覺得奇怪。他揉揉眼睛,左右一看,竟然有兩個美人陪著,不禁驚叫起來!
還是那兩位善解人意的美人,柔聲細語地告訴李淵:“唐公別怪!這是裴副監(裴寂)的主意。”
李淵又問她們姓氏。一個自稱姓尹,一個自稱姓張。李淵又問她們住處,兩人都說自己是宮里的眷屬。
李淵一聽,嚇得趕緊披上衣服跳起來:“宮里的貴人,怎么能跟我同床共枕?這可是殺頭的罪過啊!”
兩位美人連忙勸慰:“今皇上無道,跑到南方不回來,這天下到處都亂糟糟的。要不是唐公您保護,我們姐妹難免遭人污辱殺害。所以裴副監特意囑咐我們,早點找個依靠,也好保全性命。”
李淵連連搖頭:“這……這事怎么行得通!”一邊說,一邊快步走出臥室。剛走幾步,正好碰上裴寂。
李淵一把抓住裴寂,叫著他的字說:“玄真!玄真!你這是要坑死我啊!”
裴寂笑道:“唐公!您怎么這么膽小?收留一兩個宮人算個啥?就是這大隋江山,您也能順手拿過來呀!”
李淵急忙說:“你我都是隋朝的臣子,怎么能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想招來滅門大禍嗎?”
裴寂正色說道:“識時務者為俊杰!如今隋主無道,百姓窮困,天下到處都在爭奪江山,你不是不知道,就連咱這晉陽城外,都成戰場了!你手握重兵,兒子也在暗中積蓄人馬。為什么不趁這機會起兵,拯救百姓討伐暴君,開創帝王大業呢?”
李淵支支吾吾說道:“我家世代受國恩,不敢有異心。”
裴寂還想再說,忽然一個士兵跑進來報告說:“突厥兵打到馬邑了!請留守大人趕緊回衙門發兵,阻擊外寇!”
李淵一聽報告,匆匆忙忙回去了。只見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等人已經等著了。李淵和他們商量后,決定派高君雅帶一萬兵馬,出援馬邑。高君雅領命去了。
李淵這邊卻不好受,畢竟睡了皇帝的女人,是死罪。天下已亂,李淵的心頭也開始萌生造反的念頭。只是造反可不是小事,是要誅九族的,李淵絕不敢露出半點端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